会议室的大门缓缓合上,那细微而沉重的“吱呀”声,如同一声悠长的叹息。
石将军,猎豹野战军的司令员兼军事副主持人,往日行事风风火火、雷厉风行,仿佛一阵疾风,所到之处干脆利落解决问题。
可此刻,他的步伐虽然依旧沉稳,却难掩沉重之感。
每一步落下,都像是承载着千钧重量,鞋底与地面接触,发出沉闷的声响。
他没有急于赶回部队,而是默默地跟在总主持人身后,宛如一位忠诚的卫士,却又带着一丝心事重重。
两人的脚步声在空旷的走廊上清晰地回荡,“嗒,嗒,嗒”,每一步都踏得坚实有力,仿佛要将内心的决心印刻在这漫长的走廊上。
在明亮如白昼的灯光映照下,他们的身影在地面和墙壁上交替移动,如同皮影戏中的角色,演绎着此刻无声的故事。
这灯光将整个走廊照得纤毫毕现,每一处角落都被清晰地展现出来,连墙上细微的纹路都像是被放大了一般,清晰可见,仿佛在诉说着这里历经的无数过往。
总主持人微微侧头,用眼角的余光瞥了一眼身旁这位平日里果断干练的战友。
只见石将军此刻的神情有些凝重,往日那炯炯有神、透着英气的双眸中,多了几分思索的意味,眉头微微皱起,似乎在权衡着什么重大的事情。
总主持人那双深邃的眼眸里似乎蕴含着无尽的言语,犹如深邃的夜空,繁星闪烁却又难以捉摸。
他只是轻轻摇了摇头,没有发出一点声音,仿佛在无声地安慰着对方,又像是在告诉自己有些事情还需再斟酌。
他们沿着明亮的走廊前行,一道道灯光将他们的路途照得通明,仿佛在指引着他们走向未知的方向。
灯光洒在他们身上,拉出长长的影子,随着步伐的移动,影子也在不断变幻着形状。
终于,在一扇看似普通的门前停了下来。
这扇门外观平常,没有任何特别的装饰,若不是仔细观察,很容易将它与周围的墙壁混为一体。
可谁能想到,这扇门背后却是决策者们商讨机密的密室所在,隐藏着无数不为人知的秘密。
随着一声轻微的“吱呀”,密室的门缓缓打开,那声音在寂静的走廊里显得格外突兀。
穿过三道门之后,来到一处密闭空间。
房间里,灯光同样明亮而耀眼,没有丝毫的昏暗与朦胧,将室内的每一处细节都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
光滑的地面反射着灯光,晃得人眼睛有些发花;
墙壁上挂着的一幅幅战略地图,此刻也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清晰,上面标注的各种符号和线条,仿佛是一场宏大战争的神秘密码。
总主持人径直走向房间中央,身姿挺拔得如同苍松,背影坚毅而沉稳,透着一种与生俱来的领袖气质。
他缓缓转过身,明亮的灯光照在他脸上,勾勒出他轮廓分明的脸庞,使他的目光显得更加锐利如炬,直直地看向面前的石将军。
他开口了,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温和,却又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那声音在空旷的房间里回荡:
“是关于李云龙的事情吗?”
石将军听到这话,眼中瞬间闪过一丝惊讶,那眼神仿佛自己内心深处最隐秘的想法被一下子看穿,如同平静的湖面突然被投入一颗石子,泛起层层涟漪。
但这丝惊讶很快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嘴角勾起的一抹弧度,带着敬佩的微笑。
“神了!你怎么知道?你这眼睛,简直比无侦机还厉害!”
总主持人微微一笑,笑容里蕴含着几分深意,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他的眼神中透着智慧与从容,轻轻开口:
“呵呵,需要对各位主持人们保密的事情,恐怕也只剩下李云龙那关于系统的事了。”
那笑容和话语,如同解开谜题的钥匙,将两人之间原本有些隐晦的话题瞬间明朗化。
石将军笑容更浓,那笑容仿佛能驱散眼前所有的阴霾。
他的眼中闪烁着坚定与期待的光芒,犹如燃烧的火焰,炽热而明亮,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他向前走了一步,身姿挺拔,神情认真,浑身上下散发着军人的果敢与坚毅。
“我们野战军有三个炮兵旅,但是需要留下两个以防姜无发和倭寇从其他方向突袭,那出征时就只能带一个炮兵旅。”
他微微皱眉,语气中带着一丝忧虑,
“这样一来,炮兵力量就太薄弱了。
在战场上,炮兵可是至关重要的火力支援,薄弱的炮兵力量无疑会给作战带来巨大困难。”
稍作停顿,他眼神中透出一丝期待,接着说道:
“所以,我想向您申请,能不能调动炮兵学校的学生们随军出征,并且让李云龙也一起。”
提及李云龙,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兴奋,
“他有系统傍身,关键时刻,他就能像变戏法一样,变出几个炮兵旅来。
有了李云龙和学生们的加入,我们的炮兵力量就能得到极大的补充,在战场上也能拥有更多的主动权。”
总主持人的眼神愈发明亮,眼中的光芒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星辰,熠熠生辉。
显然,他被这个大胆且富有创意的提议深深吸引。
他目光炯炯,专注地看着石将军,仿佛在透过他的身体看到更远的地方,看到这场战争胜利的未来。
随后,他用力地点头说道:
“这样可以打敌人一个出其不意,确实是个妙招!”
他的声音充满了赞赏与肯定,
“我同意了。
让学校的年轻人们经历实战的洗礼,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锻炼。
实战能让他们真正理解战争,快速成长。”
他微微停顿,眼中闪过一丝思索,继续说道:
“至于李云龙,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无法估量的战略资源。
他总能凭借独特的战术和那神秘的系统创造出意想不到的奇迹。”
说到这儿,他眼中闪过一丝光芒,仿佛已经看到李云龙在战场上大放异彩的画面,
“我看你还可以带上些国防科技大学、航空航天大学的学生,让他们也一起去历练历练。
打完这场战役,哪怕空中突击旅还不能组建,至少也能积累不少直升机作战的宝贵经验。
这些年轻的力量,将是我们未来军事发展的希望。”
“还是总主持人高瞻远瞩,想得周到!”
石将军满脸钦佩,赞不绝口。
他的脸上洋溢着真诚的敬佩之情,目光中充满了对总主持人的尊崇。
“现在我军利用运输直升机进行兵力投送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功。中宁之战,一战成名!”
他微微皱眉,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但是在用武装直升机与地面部队协同作战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正好借这个机会,让他们好好锻炼一下,边打边学,积累宝贵的实战经验,为未来的军事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这明亮的灯光下,灯光如同白昼般照亮每一个角落,两人的身影被照得清清楚楚,仿佛被定格在这历史的瞬间。
他们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都清晰可见。
此刻,他们商讨的每一个决策,都仿佛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为即将到来的战争描绘出充满希望的蓝图。
这些决策如同点点星光,汇聚成璀璨的星河,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随着决定的尘埃落定,密室内的气氛似乎也随之变得轻松起来。
原本紧张压抑的空气,此刻仿佛被注入了一股清新的力量,变得舒缓而自在。
总主持人和石将军一起,坐到桌旁,对作战的细节进行了更加细致入微的研究和讨论。
他们时而皱眉思考,时而激烈争论,时而又会心一笑,每一个动作都展现出对这场战争的重视和必胜的决心。
“事不宜迟,我马上整军出发,同时派飞机把李云龙接过来。”
石将军猛地站起身,眼神坚定,话语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和紧迫感。
他的声音斩钉截铁,仿佛已经迫不及待地要奔赴战场,为胜利而战。
“嗯,西北战事就拜托你了。”
总主持人郑重其事地说道,他的眼神中充满了信任与嘱托,
“紧急情况下由你临机决断,不用请示。
你拥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和卓越的指挥才能,我相信你一定能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说完,他伸出右手,与石将军紧紧相握。
两人的手紧握在一起,仿佛传递着无穷的力量。
他们的眼神中都闪烁着对胜利的坚定信念和对彼此的深深信任,这份信任如同钢铁般坚固,将支撑他们共同面对即将到来的战争风暴。
在鲁南山区,温暖的阳光宛如一层轻柔的薄纱,温柔地倾洒在大地上。
微风裹挟着丝丝凉爽,宛如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拂过山林。
树叶在微风的轻抚下,沙沙作响。
然而,这轻柔宜人的微风,却丝毫吹不散李云龙心中那股炽热如焰的劲儿。
此刻,他身姿笔挺地屹立在高地上,犹如一座巍峨的山峰。
他目光如炬,炯炯有神地凝视着眼前这支充满青春朝气,却又略显稚嫩的队伍——由他亲自率领的铁流野战军。
在短短不到半年的时光里,铁流野战军恰似初夏时节蓬勃生长的万物,以一种近乎惊人的速度迅速发展壮大。
起初,这支队伍仅有两万余人,可如今,已然壮大到接近六万人的规模。
战士们整齐划一地排列着,一张张年轻的脸庞上,洋溢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满腔热血。
但李云龙心里比谁都清楚,队伍人数的急剧增加,带来的并非全是喜讯。
这些新兵,就如同未经雕琢的璞玉,虽蕴含着无限潜力,却对新式武器充满了陌生与不适应。
莫说是新兵,就连那些一直在鲁南山区打游击的老兵,面对这些新装备,也难免有些手足无措。
以前,他们作战时用的不过是火铳、鸟枪,要是能拥有一支汉阳造,那简直能让人兴奋得好几晚都睡不着觉。
而且,那时大家身上携带的子弹,从来都没有超过十颗。
当时的训练内容,主要就是如何与敌人近身拼刺刀。
可如今呢,李云龙这个“败家爷们”,规定每人每天仅仅射击练习,就要消耗掉一百发子弹!
随着塑料弹壳子弹的逐渐普及,子弹重量有所下降,每名战士的带弹量更是从二百发提高到了四百五十发。
这就好比一个长期连饭都吃不饱的乞丐,突然得到一笔巨额财富,天天享受山珍海味,又怎么能迅速适应这种巨大的改变呢?
在一些小规模战斗中,就多次出现过战士们明明携带了四百余发子弹,却依旧冲上去和敌人拼刺刀的场景。
没办法,习惯使然啊!
李云龙和这些老游击队员之间,并不是上下级关系,而是并肩作战的同事关系。
正因如此,李云龙无法直接对他们发号施令。
要是在他自己真正能完全掌控的部队里出现这种情况,指挥官是绝对要被拉出去枪毙的!
但对于别的部队,情况就复杂多了。
有好几次,李云龙实在忍不住心中的怒火,将那些部队的指挥官狠狠骂了一顿,甚至还拔出手枪,怒目圆睁,要把这家伙给毙了,好在最终被赵刚及时拉住。
既然管不了别人,李云龙便决定将精力放在自身部队的加速发展上。
只要把周边的鬼子全部消灭干净,看这些老同志们还找谁去拼刺刀!
然而,让他头疼的是,自己部下也没那么争气。
在训练场上,时常能看到新兵们操作武器时那笨拙的身影。
如此一来,整支队伍的整体战斗力非但没有因为人数的增加而得到提升,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
李云龙眉头紧锁,宛如一座凝聚着愁绪的山峰。
他深知,这兵可不是简单地拉起来就能送上战场拼杀的,必须得经过严格且系统的训练!
于是,他果断做出决定,将工作的重心由征兵转移到练兵之上。
毕竟在他心里,单兵素质提不上去,人再多也不过是乌合之众,毫无用处!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悄然洒落在山谷之间,那此起彼伏的枪炮声便如同激昂的战歌,准时响彻整个山谷。
无论是枪械射击训练,还是无坐力炮、反坦克导弹的训练,用的都是实弹;
甚至就连远程火箭炮的训练,也毫不含糊地使用实弹。
聊城一带据点的鬼子,整日战战兢兢,如惊弓之鸟,生怕下一个被当作训练目标的“倒霉蛋”就是自己!
毕竟,火炮训练总要有个目标吧?
对着空地练习,实在有些浪费弹药,那就只能“辛苦”一下周边的鬼子,让他们给铁流野战军当个活靶子了。
可后来,狡猾的鬼子抓来许多无辜的老百姓,将他们和自己混在一起。
铁流野战军投鼠忌器,担心伤到无辜百姓,无奈之下,只好停止了用据点当靶子的练军方法。
重武器练不了,可不妨碍轻武器的训练。
李云龙亲自带着新兵们投入一场场小战斗,以战代练。
战场上,硝烟弥漫,新兵们在枪林弹雨中穿梭,虽面露紧张,但眼神中却透着坚定。
每一次冲锋、每一次卧倒、每一次射击,都是对他们意志的磨练,也是提升战斗技能的契机。
这些规模不大的战斗,如同一个个严苛的考场,成为新兵们成长的必经之路。
练兵由李云龙主抓,根据地建设的任务则交给了赵刚。
赵刚知道,一支现代化部队,除了要有过硬的军事素质,还必须有相应的文化基础作为支撑。
尤其是铁流野战军,装备有大量高科技武器,这些武器没有文化可驾驭不了!
然而,现实却是鲁南一带的民众文化程度较低,与晋省那浓厚的文化氛围形成了鲜明对比。
晋省即便没有李云龙系统的加持,民众的文化水平也位居全国前茅,这和严土皇执政期间重视教育的传统,以及我军在晋省的经营息息相关。
然而在这鲁南山区,虽说韩某人执政期间,同样很注重教育,但此人1938年就嘎了;而且这里是山区,韩某人推行教育的举措难以覆盖到这里。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赵刚将文化教育放在了首要位置。
他组织起了夜校、扫盲班,利用训练之余的时间,让战士们围坐在简易的教室里,借着昏黄的灯光,学习文化知识。
教室里,战士们认真听讲的模样让人动容,他们手中的铅笔在粗糙的纸张上沙沙作响,努力汲取着知识的养分。
在学习战斗技能的同时,他们的文化水平也在悄然提升。
除了文化教育,赵刚还着眼于根据地的建设。
他四处勘察,选了一处地形平坦、交通便利的地方,建设了一座简易机场。
他知道,未来的战争,制空权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拥有自己的机场,就意味着能够更快地调动空中力量,为地面部队提供有力的支援。
5 月 31 日凌晨,鲁南山区仿佛被一层神秘的薄纱所笼罩,沉浸在一片静谧之中。
轻柔的月光如流水般洒在连绵起伏的山峦上,给那高耸的山峰镀上了一层银边;
错落有致的村落也在月光的轻抚下,像是被施了魔法,宁静而祥和,仿佛时间都在此刻静止。
山间的树林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摇曳,树叶相互摩挲,发出沙沙的声响,这声音在寂静的夜里,仿佛是大自然在低声吟唱着一首温柔的摇篮曲,安抚着这片土地上的一切生灵。
这时,一封紧急命令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打破了这份宁静。
睡梦中的李云龙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他像是被触发了某种本能,猛地从床上坐起身来。
现在李云龙已经不能每天晚上钻进系统空间搞研究了。
因为随着李云龙在系统空间内待的时间越来越长,时间势差呈现减小的趋势。
这个时间势差是在变化的,如果有一段时间不进入系统空间,势差就会增大。
据小爱说,当这种势差达到一定程度时,将由量变发展为质变。
到时候,会有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
至于是什么惊喜,小爱怎么也不肯说。
总之李云龙自从研制机器狼失败后,一直克制着冲动,不再进入系统空间。
此刻,李云龙的眼中还带着未散尽的睡意,眼神略显朦胧,但神色间却透着军人特有的警觉。
他迅速反应过来,一把掀开被子,光着脚快步走到门口,伸手打开了门。
当他接过命令的那一刻,原本还带着几分惺忪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而坚定,仿佛一把出鞘的利刃,散发着无畏的光芒。
没有丝毫犹豫,他转身迅速开始收拾随身物品,动作干净利落,每一个举动都彰显着他作为军人的果断与干练。
让人跟赵刚打了声招呼,连赵刚的面都来不及见,就踏上了征途。
在不远处的简易机场那边,六架 J - 41b 双座战斗机早已严阵以待。
在微弱的灯光下,它们庞大的机身闪烁着金属的光泽,犹如蛰伏在黑暗中的雄鹰,散发着冷峻而强大的气息。
机翼在月光下伸展,仿佛一对巨大的翅膀,随时准备搏击长空,冲破这黎明前的黑暗。
此时,J - 41 系列战机的飞行员们,身着整齐的飞行服,个个精神抖擞。
他们身姿挺拔,眼神专注而自信,显然对夜间飞行早已胜券在握。
他们早已熟练掌握了夜间航行技术,凭借着过硬的专业素养和先进的导航设备,在地面引导的精确指挥下,完全有信心应对各种复杂情况。
曾经类似石门天空的迷路之事,在他们面前再也不会发生了。
解放区防空体系也在不断完善,犹如一张坚实的大网,从地面延伸到天空,为每一次飞行保驾护航。
这张网由无数先进的设备和训练有素的人员组成,时刻警惕着任何潜在的威胁,确保每一架飞机都能在安全的环境中翱翔。
补充完燃料后,李云龙大步走向飞机。
他抬头望着眼前这个庞然大物,心中虽有些忐忑,但军人的使命感让他毫不犹豫地迈出了脚步。
鲜为人知的是,这位在战场上勇往直前、令敌人闻风丧胆的猛将,其实有着比较严重的恐高症。
然而,此刻面对紧急的任务,他将恐惧深埋心底,毅然决然地登上了飞机。
飞机发动,引擎的轰鸣声如同一声震天的怒吼,瞬间打破了寂静的夜空。
随着机身缓缓升起,李云龙的心跳陡然加快,仿佛要跳出嗓子眼。
他紧闭双眼,双手死死地抓着座位扶手,指关节都因用力而泛白,仿佛只有这样才能抓住一丝安全感。
飞机攀升过程中每一次轻微的晃动,都像一把重锤,狠狠地撞击着他的心脏,让他的心猛地一紧,胃里也开始翻江倒海,难受至极。
他在心里默默祈祷着这趟旅程能够快点结束,额头上渐渐冒出了细密的汗珠,在微弱的光线中闪烁着晶莹的光。
一路上,李云龙强忍着内心的恐惧,咬着牙,一句话也没说。
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战场上的画面,那些激烈的战斗场景、战友们坚毅的脸庞,试图以此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让自己从恐惧的深渊中挣脱出来。
飞机在夜空中平稳飞行,像是一只展翅高飞的鸟儿,穿越云层,向着太原的方向疾驰而去。
云层在月光的映照下,如同一团团,从机身旁掠过。
终于,经过漫长的飞行,飞机缓缓降落在太原的机场。
机身接触地面的那一刻,伴随着一阵轻微的震动,李云龙紧绷的神经才稍稍放松了一些。
他哆哆嗦嗦地解开安全带,双腿发软,几乎是从飞机上爬了下来。
此时的他,小脸煞白如纸,毫无血色,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浸湿了衣领,模样狼狈不堪。
早已等候在一旁的战友们看到李云龙这副模样,忍不住笑了起来。
爽朗的笑声回荡在机场,冲淡了原本紧张的气氛,让这片严肃的场地多了几分轻松和欢快。
李云龙也无奈地苦笑了一下,他用手抹了抹脸上的汗水,心中五味杂陈。
他知道自己这次算是克服了心理上的一大障碍,生平第一次坐了飞机。
但回想起刚才在空中的煎熬,那种恐惧的感觉依然历历在目,他还是忍不住在心里暗暗发誓,以后能不走空路,就尽量不走。
不过,战情紧急,容不得他有过多的时间去回味这段经历。
李云龙迅速调整好了状态,他挺直腰杆,眼神中重新燃起了战斗的火焰,那火焰中充满了坚定和无畏。
“你们几个,给老子保密!谁敢乱说,老子撕烂他的嘴!”
战友们憋着笑,用力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