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楚兵 >  第1041章 沧州军贺诗楚

沧州郡。

潘镇。

作为元始二年,大将周伯名动天下的战场,

如今的潘镇,早已褪去了往日的凋零。

这里地处沧州与幽州的货运路上,东来的海干、海产,过孟镇潘镇等地,前往帝都,发往天下各地。

如此得天独厚的优势,潘镇已经形成了人口十几万的城池。

“驾,驾。往南走,大伙南下,不要回头。”

“不管后方发生什么,不关我们的事。”

北狄大马的铁蹄,踩踏着沧州官道,

小石子、小土块在高大车轮的碾压下,粉碎成了路基。

贺诗楚可是浑部军师,他冷静之后,已经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

他们一家,在离开幽州二十里后,分成了两批。

大部队带着各种财物往西南走,但那是掩人耳目。

而他,则带着家眷、金银往东南逃跑。

他此行的目的只有一个,前往黄河战场,投奔梁标。

在梁将军那里,贺诗楚还有一份天大的人情,现在除了梁标,贺诗楚谁都不信。

刀光剑影,生死搏杀在他们身后发生。

各路江湖好手出现了,刘家的兵马也出现了,但他们是来阻止贺诗楚逃跑的。

双方都是武川镇的嫡系,两族兵马在陈官屯大战。

赵军对赵军,那是血肉横飞,残肢断臂,场面凶残。

战场上,怒吼声、惨叫声、哀嚎声不断。

几千兵马迅速消亡,这种战损,比起武川人过去对付任何强敌都来的惨重。

“贺大人,您先走吧。后方有刘家江湖高手追来了,小的前去抵挡。”

“李康,你带着贺大人,前往博州郡。记住了,太子的命令,拿命也要完成。”

奔腾的马车上,肥胖的贺诗楚,远远的瞧见了后方的火把。

上百名江湖好手,身覆扎甲,胯坐赵人军马,追上了他的队伍。

其中有几个人的奇门兵器,贺诗楚还见过。

此情此景,贺诗楚忍不住摇了摇头,自嘲的叹息,

做梦都没想到,盟友跟敌人的转变来的这么快!

军中兵马在开阔地形,打大规模的冲锋战,江湖高手还是差远了。

后方近千步,视野消失的前夕。

贺诗楚看见,无数江湖客被击倒,军队拼杀,人可死阵不能乱。

这种高组织化、高强度的厮杀,轻易击溃了刘家的力量。

乌云满天,

残月带着毛边,灰蒙蒙的。

沧州夜里的风,总有一股寒意,

那是一股,前途未卜、人生渺茫的冰寒。

在赵国,曾位高权重的兵部尚书贺大人,竟然沦落至灰溜溜的离开。

长路漫漫,几辆马车颠簸的厉害,

车轮‘叽叽’的发出尖锐之音,越过了一个又一个两侧的田埂道。

如此赶路,对马车的木质损耗是很大的,万一车轴故障,那就麻烦了。

贺诗楚现在只有期望,铁驼子产的武川大车质量能扛住。

南下的官道上,两侧不时有火光集中的村落出现。

此刻是夜晚,村里这个时候还有灯火,说明有人在干杀猪、杀羊的买卖。

短短几年,赵国何等辉煌。

赵人的商贸多发达啊,多好的大赵国啊,可惜了,从此之后,贺诗楚不能回幽州了。

沧州官道,正当贺诗楚长嗟短叹时,

前方黑暗里,出现了大片火光,

数百黑锦高手,拿着火把,堵住了必经之路。

“贺大人,四狱门红顶太监成霜,奉皇帝之命,请你回帝都。”

说完这句,身材精瘦的成霜转头望着李康,眼神轻蔑道,“违令者,杀无赦!”

“哼哼。哪来的阉狗?敢假传皇帝令!”

“识相的就滚开,本将军当没见过你,若再阻挠军机,休怪刀剑无情。”

数百兵马,随着李康一声令下,

甲胄齐动,长刀出鞘,戈矛平举,肃杀之气充斥原野。

到元始五年,七月三日。

既然青山族人的太子已经动手,现在李康只听太子的,也只能听太子的。

战斗爆发了,

成煜、成霜虽然是宗师高手,但他们只有锁子甲,没有扎甲。

四狱门江湖高手,并不足以抵挡李康。

更重要的是,他们根本就没有想过,李康等人竟敢视圣命于无物。

早知道是这样来,他们就挖地洞或者下铁蒺藜,搞些限制战马的手段。

乌月之下,厮杀不断。

大军的铁蹄,护卫三驾马车,冲破了锦衣高手的围堵,继续南下。

可就在李康等几百铁骑,以为前方已经没有阻碍时,

一柄手持盘虎两刃刀的猛将,打着朱红金边旗帜,带着五十雄壮的铁骑,出现在了前方。

此人身躯高大,双目如电,见李康到来后,声如洪钟道,

“小李将军,定方曾跟你并肩作战。皇帝有令,带回贺诗楚。”

“今夜你将贺大人交给本将,定方当没看见你。”

上官定方?!

如此赵军顶级大将在前面,李康知道他今晚过不去了。

但他可以死,太子的军令必须完成。

“上官将军,你虽然厉害,也不过五十骑。李康身后数百人,还不敢敌你吗?”

沧州夜路,凶险万分。

上官定方被李康带着精锐缠住了。

太子亲军分出一百骑兵,护送着贺诗楚南下。

马车离去之前,贺诗楚眼里全是哀伤。

李康!多好的基层将官啊,极有可能死在今夜了。

马蹄轰鸣,车队飞驰。

前方,兵部尚书已经能看见孟镇的火光了。

过了孟镇,再有十几里,出了沧州应该就没有兵马了。

‘喻!!!’

就在贺诗楚以为走了时,马车忽然又停了,

此情此景,贺诗楚苦着脸,眉头紧皱的摇了摇头。

皇帝周云的手段还是太多了。

‘呲呀’一声,

贺诗楚打开了马车门,场面太残暴了。

映入眼帘的是一百多死去的骑兵,跟大量无主乱跑的战马。

一柄盘虎斩将刀,在橘黄色的火光中,闪烁着夺命的幽芒。

影卫左将李昂,率领三百精锐,将太子最后的一百铁骑消灭在了孟镇前方。

见贺诗楚缓缓走来,浓眉大眼,面相敦厚的赤虎,爽朗的笑道,

“贺先生,受惊吓了吧。李昂带你回帝都,见了皇帝就好了。”

这一路真是够麻烦的,李昂杀掉的各种高手不计其数。

青山勋贵里,不少人都有江湖门派投靠,

今夜一战,都是江湖上的顶端战力出场。

只是,李昂没想到,波折还没有结束。

有些泥泞的官道上,火把摇曳中,

贺胖子竟然泪流满面,噗通一声,跪在了李昂面前,

“李昂!贺某有一事相求。”

“你就看在这些年同生共死的份上,把老贺放了吧。”

黑夜中,李昂懵了。

任凭他如何劝说,贺诗楚不愿意回去,甚至拔出了短剑,抵在脖颈上。

幽州已经没有他的容身地了。

刘氏见他不愿意用命来害太子,已经算是反目。

这会太子的话他不听,又等于得罪太子一族。

赵国将来,必然是这两族其中一支胜出,不管是谁,他贺诗楚永远不能回幽州。

“陛下保你啊,贺大人有什么好怕的。”李昂疑惑不解,怒斥了贺诗楚。

“陛下年轻还是太子年轻?就算太子倒了,江山也是二皇子的。”

“李昂,我求求你了,你放了我吧。”

“要是成煜、成霜,或者上官定方来了,我就走不了了。”

-----------------

帝都幽州,

皇城北宫。

随着几只翅膀扑扑的信鸽,进入紫微宫内。

金碧辉煌,珠光宝气的大殿里,响起了一阵自嘲又无奈的笑声。

“哈哈哈!武川人的小雄狮,已经长成新狮王了。”

“厉害厉害。信儿,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不是儿臣长大了,而是江山在变化。”龙台下方,李信目光如炬,对周云行赵礼道,

“从前,父皇是威震天下的大将,武川族人跟着父亲南征北战,夺取天下。”

“今天,父皇富有四海,成为天下共主了。儿臣是武川族人的大将,他们当然就跟着儿臣了。”

“至于贺诗楚,儿臣一直认为,仁是没用的,威在仁之上!”

李信的话说的很隐晦,但皇帝周云却听的明白。

这就是一方势力在发展过程的必然选择。

既然皇帝已经不再将青山族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他们自然会选择新的领袖。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英雄人物看着强大,最终却不得不被身后势力裹挟的原因。

“此番幽州之事,若儿臣能活,父皇居于朝堂,儿臣率精兵灭楚、灭梁一统天下。”

“当然,父皇也可以要儿臣死。方今天下,战场朝堂,儿臣谁也不惧,唯独不是陛下的对手。”

“你这样,会让赵国成为下一个楚国。你会让赵人重新走上过去的老路子!”龙台上,周云怒了。

他没有听李信说这些乱七八糟的事,

武川内部矛盾爆发到这里,作为皇帝是最难受的。

“老路子?父皇,你醒醒吧。从先秦到大楚,一千多年了,谁不是在走老路子。历史不就一个轮回吗?”

“去做,去做才有希望!你是皇族,你受天下供奉。大赵国几千万子民的责任压在你身上,你就选择内斗吗?”

“父皇,您是儿臣的英雄啊。您战场无敌,怎么就变得跟项济一样了。”

“因为项济的理想是对的,对就对,错就错!不能因为难,就认为错的事是对。”

争吵!

剧烈的争吵,在赵人的皇帝与太子之间发生,

龙台上下,两父子争锋相对,皆认为对方的想法有巨大缺陷。

紫微宫里,

李勇、李卒全程不敢乱动,但比刚才放松了一些。

有李皇后在,太子就算被废,应该也是明天的事。

但大殿里,李勇跟李卒知道,此刻最痛苦的人,应该就是大娘子。

因为,没有任何事情,比夫君跟儿子不睦,来的更让母亲痛苦。

“行了,多说无益。”龙台上,赵帝周云长叹一声,负手而立,口含天宪道,

“既然你什么都决定了。那你就记住,愿赌服输!大丈夫,拿得起就要放得下。”

“哈哈哈……”龙台下,回应周云的是一双狰狞的眼睛,李信身躯高大,拱手行礼道,

“行军打仗,岂有主帅畏惧之理?儿臣之命,早已压上。”

“这些年,父皇一直左右为难,举棋不定。不如这次,就让儿臣来为父皇排忧解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