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致院的学士在理科方面有着痴迷的研究。
从拜占庭而来的外部学说,与华夏的古籍相互印证,让格致院的学士触摸到了科学的薄膜。
西方的四元素和华夏的五行,是部分理科学士重点研究对象。
无论是陶有道还是刘升,也或是李言闻,都不约而同朝着同一个方向研究。
相比四元素,华夏的五行学说更为详细,四元素无法解释五行,可五行可以解释元素,似乎有什么东西,介于两者之间。
对于格致院的学士来说,剥开两者的神秘学,回归本质才是关键。
摆放在朱祁钰面前的是李言闻的猜想。
【元素与五行应当是某些不同任何其他物质所构成,且为原始的、简单的物质或完全纯净的物质。】
【所谓真金不怕火炼,火能使金为液,却无法使其分解,但金可与其他金属相合,而通过晋时狐丘《出金矿图录》中的研究,先使黄金成液态汞齐、再与盐末共研,黄金分散后附于盐末表面,再蒸去水银,洗其盐末,即得极细的金粉。】……
李言闻通过一个个实践实验,其中包括了金的还原、玻璃制造、酒精提取等等,无不论证了化学元素的基础。
这不管是对于大明还是整个世界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跨步。
朱祁钰也没想到,化学基础会是由一位医生所提出。
当然,在此之前也是有迹可循的。
这些人自从拿到显微镜和学会蒸馏提纯之后,什么东西都要经过这两样步骤,久而久之,发现问题就不奇怪了。
更主要的是,以不同的心态去翻阅古籍,探索古人对于神秘学的研究,这也大大减少了他们可能走错的路。
无论是化学还是物理,若是没有基础,就算朱祁钰直接抛出元素周期表,那么看的人也只会是一头雾水。
“言闻的猜想很有意义,不过,他现在的研究也有点太杂了。”
朱祁钰苦笑着朝兴安说道。
身旁的兴安对此也是不懂,只能回应道:“诸学士多是如此,臣也不通此道,若是陛下觉得李学士研究驳杂,不如为其多加些人手。”
兴安的想法很简单,只要给的人手足够,那么长官就能空出更多的时间。
闻言,朱祁钰眼睛一亮,目光炯炯看着兴安,道:“确实如此,我怎就把这模式给忘了。”
“陛下圣明。”
虽不知道圣人要干什么,但关于学术这一类的,圣人肯定比自己擅长,兴安知道,人才就应该放在应该存在的位置,他不懂,但圣人一定懂。
“朕都还没说什么,怎么就圣明了?”
朱祁钰白了兴安一眼,收敛了些情绪,道:“安排一下行程,让言闻入宫见朕吧。”
现在的朱祁钰,可不是说突发奇想,想要见谁就见谁,毕竟行程安排的有些满,所以就要身边的大秘书兴安来帮忙安排。
“是,陛下。”
兴安领命,掏出怀中的小册子,翻开来看了看,便道:“三日朝会之后,下午时分,陛下有空闲,不如就在那个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