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莲花望着星海中缓缓凝聚成形的58道残魂,掌心纹路轻闪。
那些曾与他并肩浴血的身影在星辉中渐渐清晰,有的缺了半只臂膀,有的魂体仍带着兵刃穿胸的裂痕,却在看清他时,齐齐露出了少年时的笑。
“老大,这地儿比乱葬岗亮堂多了。”断了一腿的卫凛率先开了口,魂体因激动而微微发颤。
李莲花指尖拂过虚空,一道金芒如丝带般缠上卫凛的魂体,那道贯穿百年的伤痕竟缓缓弥合。“
往后,这里便是你们的道场。”他抬手示意,悬于星海的三卷竹简化作流光坠入冥界雏形,上卷“天地秩序”化作幽冥大地的根基,中卷“人间规条”凝成穿界而过的轮回通道,下卷“未尽之序”则化作了裁决善恶的冥府正殿。
58道魂体齐齐躬身时,李莲花已在殿前立下第一块石碑:“凡入冥界者,先涤尘缘,再判功过,无分贵贱,唯论善恶。” 字迹落定的刹那,石碑腾起黑色火焰,将“贵贱”二字烧得灰飞烟灭,余下的笔画却泛着玉石般的温润光泽。
他带着兄弟们踏过忘川雏形,河水尚未有渡船,便让擅长机关术的秦欢以星辉造了艘乌篷船,船头刻下“渡厄”二字。
“凡横死怨魂,需由渡船载过忘川,饮下孟婆汤前,先听一段人间因果,若执念不消,便困于河底百年,观生前种种,直至悟透方可轮回。”
话音未落,忘川河面上竟浮起无数莲花状的灯盏,每盏灯下都映着一段人间往事——有商贾救济灾民的善举,有官吏贪墨赈灾款的恶行,正是他十年间记录的人间百态所化。
判官殿内,李莲花取来当年兄弟们的随身信物:赵盾的半截枪缨、苏文的算筹、柳玉的绣针……这些物件在他掌心化作58枚令牌,牌面分别刻着“判官”“无常”“孟婆”等职。“卫凛掌刑罚,秦欢管渡船,赵盾带黑无常缉拿恶鬼,柳玉守孟婆庄……”
当最后一枚令牌交到哑仆阿桂手中时,李莲花补了条新规矩:“哑者、幼者、善终者,过忘川时无需饮汤,可携一愿入轮回。” 阿桂捧着刻有“引路童子”的令牌,魂体上常年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
百年间,冥界渐渐有了模样。忘川河畔长出了会结果的彼岸花,花开时能显前世记忆,果熟时可消今生罪孽;判官殿的天平能称量魂体重量,善念重者如鸿毛,可投生福地,恶念沉者如磐石,需入炼狱洗罪。
这日,李莲花正为“血亲相残者需在炼狱重历被害者之痛”补注细则,忽闻轮回通道传来异响。58位兄弟齐齐赶到时,见通道口跪着个披发女子,正是三百年前毒杀亲子的岭南王妃。
“我儿……我儿轮回三世皆早夭,求大人让我代他受过。”女子魂体泣血,手中紧攥着半块长命锁。
李莲花看向执掌轮回簿的苏文,簿上果然清晰记载着那孩子三世皆未满七岁便溺亡、夭折、病亡。
他指尖点向女子眉心,一段被刻意尘封的记忆浮现——当年王妃毒杀亲子实是为保其免遭宫变屠戮,临死前以心头血立下血誓,愿以七世恶报换孩子一世平安。
“改则。”李莲花望着掌心流转的金光,缓缓道,“凡为护生者行恶,若恶念出于善根,功过相抵后,可入‘赎罪道’,以一世福报换所护者平安。 ”
话音落时,冥界所有石碑同时震颤,忘川河水竟逆流而上,在天空映出那孩子四世后的模样——彼时他已是白发老者,正抱着曾孙在暖阳下笑谈。
58位兄弟望着那道虚影,忽然明白老大为何要留着那些“未尽之序”。规则从不是死物,正如他们这些残缺的魂体,也能在星辉中重获圆满。
当第一缕晨光穿过轮回通道照进冥府时,李莲花回头看了眼各司其职的兄弟们。卫凛在刑罚殿校准锁链,秦欢的渡船正载着新魂穿过忘川,阿桂牵着个小童的手走向转生台……他掌心的纹路渐渐淡去,化作一道金芒融入冥界法则。
“此后,尔等便是冥界秩序。”他转身走向星海深处,那里有更复杂的光河在流动,藏着三界之外的规则。
身后,58道声音齐齐响起,震得忘川河水泛起金色涟漪:“恭送尊主——”
星辉流淌中,李莲花的身影渐渐融入光河,唯有那三卷竹简化作的冥府基石上,新添了一行小字:“规则的终极,是让每个灵魂都有向善的可能。”
而冥界的第一缕晨光里,有朵彼岸花正同时结出了花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