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如何拯救德意志 >  第141章 坦能堡战役

俄军第二集团军占领比绍夫斯堡的两天后,8月17日,德意志第八集团军正式开始行动。

“也就是说,伦宁坎普的第一集团军暂时没有从贡宾嫩行动的打算?”

“是的,威廉哥......不,是的,司令阁下。”

营帐中,玛格丽特公主与卡尔·冯·黑森-卡塞尔伯爵的长子——弗里德里希·冯·黑森-卡塞尔,下意识地像平日一样回答了堂兄威廉皇储的问题,但随即意识到此刻是在众人面前,赶忙改口。

在原本的历史中,弗里德里希的命运并不顺遂。他的弟弟马克西米利安死于西线战场,而他本人则在罗马尼亚战线奋战时被刺刀斩首,令深爱子女的玛格丽特公主痛哭至极。然而,因与特斯拉的相遇,他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巨大改变。

童年时期,弗里德里希便与弟弟马克西米利安一起参与特斯拉的无线电实验,逐渐对科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并最终与弟弟一同进入工科大学深造。

但身为皇帝的侄子,竟然会选择工科进行学习,这让玛格丽特公主深感震惊,甚至一度晕厥。

不过也得益于此,在世界大战爆发时,玛格丽特公主的儿子们并未被派往危险的最前线,而是主动申请成为了通讯部队的军官,这无疑大大降低了他们战死沙场的可能性。

对玛格丽特公主而言,这或许是因祸得福。

当然,当事人并未意识到自己的命运已被改写。

“准确地说,是一军接到了命令,要驻守占领区,做好攻略柯尼斯堡的准备。”

俄军对于保密毫无概念,命令以明文形式四处传播,毫不设防。

得益于特斯拉推动的极端发达的通讯技术,德军通讯部队成功截获俄军的无线电信号,轻而易举地掌握了他们的指令内容。

“殿下,既然第一集团军不会行动,那么我们应当优先解决因强行推进而筋疲力尽的萨姆索诺夫第二集团军。”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辛苦你了,弗里德里希,你立下了大功。”

威廉皇储微笑着拍了拍堂弟的肩膀,眼中闪烁着赞许的光芒。

德军不仅依靠无线电截听,还充分利用了强大的空中侦察能力,以及那些不愿撤离家乡的东普鲁士民众提供的情报,这让他们对俄军的行动了如指掌。

据情报显示,萨姆索诺夫的第二集团军因在炎炎夏日中强行推进,已然疲惫不堪。

而德意志的猎手们,绝不会放过猎物虚弱的时机。

“朔尔茨将军,率第一、第三预备军团与主力汇合,从南部攻击俄军第二集团军。”

“遵命,殿下!”

炮兵将军博耶·弗里德里希·尼古劳斯·冯·朔尔茨(Friedrich von Scholtz)指挥的第二十军团,连同第一、第三预备军团向南推进,将对驻扎在乌斯道(Usdau今乌兹多沃)的俄军展开攻势。

“马肯森将军,与弗朗索瓦将军的第一军团汇合,从北部夹击俄军。”

“遵命!”

与此同时,由奥古斯特·冯·马肯森指挥的第十七军团,与弗朗索瓦将军的第一军团从北方包抄俄军第二集团军。

朔尔茨、弗朗索瓦、马肯森皆是极富个性的将领,若非皇位继承人威廉皇储拥有不可动摇的威望,恐怕很难完全驯服这些桀骜的统帅。但在他的号令之下,这些猛将化身为听话的羔羊——当然,在俄军面前,他们依旧是凶残的狼群。

德军以南北夹击之势,看似正面进攻俄军第二集团军,实则悄然构筑起一张庞大的包围网,试图在不引起俄军察觉的情况下完成合围。

自腓特烈大帝以来,德意志的战争艺术再次在东普鲁士大地上绽放光芒。

就这样,萨姆索诺夫依旧未察觉到危机,满心只想阻挡德军的攻势,丝毫不知一张致命的绞索正缓缓勒紧他的咽喉。

三天后的1913年8月20日。

针对俄军第二集团军的包围圈正式闭合。

与此同时,萨姆索诺夫及其麾下大军的命运也随之尘埃落定。

......

“今天的阳光格外耀眼啊。要不是战争,我都想好好享受日光浴了。”

俄军第二集团军司令亚历山大·萨姆索诺夫一边说着不着调的话,一边仰头痛饮已经冰凉的啤酒。

就像他此刻伸展双腿坐着的这座宅邸一样,啤酒也是从某个不知名的德国容克贵族那里“征用”来的。

当然,宅邸的主人似乎早在俄军到来之前便带着家人逃之夭夭,连影子都没见着,自然也就谈不上征得同意了。

“希望德国佬今天能安静点才好。”

过去三天里,德**队拼命想把俄军赶出去——至少在萨姆索诺夫看来是这样。

但在主的庇佑之下,俄军仍旧坚守着占领区。萨姆索诺夫本来对自己军队孤军深入东普鲁士而感到不安,此刻却总算松了口气。

“话说回来,伦宁坎普那边情况如何?”

“只知道第一集团军也在与德**队交战。距离太远,加上湖泊和沼泽阻碍,传令兵的联络也不太顺利......”

更何况,本就不多的俄军侦察机一旦升空,立刻就会被德国飞机的机枪火力扫射下来,至于对方到底用了什么邪门手段,谁也说不清楚。

这导致俄军西北方面军司令雅科夫·日林斯基(Я?ковГриго?рьевичЖили?нский)担心珍贵的战机被全数击落,索性下令航空队全面停飞。

“无线电通讯呢?”

“天气太热,设备时常失灵。”

听到副官的报告,萨姆索诺夫烦躁地挠了挠头,却也不觉得奇怪。

考虑到俄军装备的糟糕状况,电报机不堪使用也在情理之中。

“催促技术人员,想办法修好它。”

“是,司令官。”

当然,直接向西北方面军司令部申请一台好用的电报机可能是更明智的做法,但日林斯基未必会批准。

毕竟,眼下的俄军连枪支和子弹都严重短缺,更遑论昂贵的电报机了。

萨姆索诺夫叹了口气,仰头又灌了一大口啤酒,试图平复对现状的焦虑。

——轰!轰隆!

“嗯?”

但还没等萨姆索诺夫放下酒杯,远方突然响起了毫无预兆的巨响。

他神色一沉,缓缓将手中的酒杯放下。

如果他的耳朵没出问题......那声音,分明是炮击!

正当萨姆索诺夫准备搞清楚情况时,一名军官猛然推门而入,脸色惨白,急匆匆地闯进司令部。

“司令官,大事不好了!”

“光看你这表情我就知道了,究竟出了什么事?”

“德**队发起了总攻!”

“啧,这么热的天,他们就不怕累着?这点事值得你这么慌张吗?”

“这、这个......”

军官的脸上浮现出犹豫之色,似乎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开口,犹豫了片刻后,他咽了口唾沫,终于说道——

“德**队的攻势与以往不同!他们......他们正从四面八方包围过来!”

“什么?四面八方?这到底是——”

“萨姆索诺夫将军!”

萨姆索诺夫尚未彻底理解军官的话,另一名军官又急匆匆地闯了进来。

“报告!德**队正对第一军团发动大规模炮击,并发起猛烈进攻!列昂尼德·阿尔塔莫诺夫(Леони?д 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ич Артамо?нов)将军请求支援!”

紧接着,更多的传令兵接连跑进来——

“第23军团正遭受攻击!基普里安·康德拉托维奇(К?прыян Кандратов?ч)将军询问应如何应对!”

“第6军团发现大股德**队逼近!”

“第13军团急需支援......”

“呃,呃啊......”

接踵而至的噩耗令萨姆索诺夫几乎喘不过气来。

第一军团、第二十三军团......再加上第六军团、第十三军团,甚至还有第十五军团!

“这......这不等于整个第二集团军都在遭受攻击吗?!”

萨姆索诺夫并不愚蠢,他立刻意识到了这一切意味着什么。

“......我们被包围了!德**队不是无力将我们击退,而是一直在故意示弱,以便构筑包围网!”

“立即向日林斯基司令官报告,请求增援!同时通知伦宁坎普,让第一集团军立刻派兵支援!”

“可......可无线电......”

“想办法修好!不行的话就派信鸽,派传令兵!用任何手段,务必让伦宁坎普赶紧带兵过来!”

“Да!(是!)”

若是坐以待毙,第二集团军将全军覆没。

而如果第二集团军覆灭,接下来就轮到第一集团军。

“如果第一集团军也完了......”

萨姆索诺夫闭上了双眼,不敢再继续往下想。

他只能祈祷,自己的求援能够及时送达,伦宁坎普能迅速派出援军......

......

轰!轰隆!

“谁去拿电话!快把电话机拿来!”

“刚才的炮击把线路炸断了!”

“那信鸽呢?”

嘎啊啊——!!

“呃、刚刚被德军的猎隼抓走吃了。”

“该死,不知道信使能不能及时送到,我看到四周到处都是德国狙击手。”

但事与愿违,德国第八集团军正竭尽全力阻止俄军第二集团军与其他部队的联络。

德国的炮火犁开大地,炸断了俄军的电话线,俄军的信鸽刚一飞上天空就被猎隼猎杀,传令兵信使们更是频频被埋伏的狙击手一枪爆头。

因此,俄军不仅无法与外部联络,甚至连附近的友军部队也无法及时互通命令。而德**队则像猎杀惊慌失措的鹿群的狼群一样,毫不留情地撕咬着陷入混乱的俄军,逐步收紧包围圈。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呃啊啊!”

“该死的!我在远东见过这种东西!快散开!被粘上就完蛋了!”

在坦能堡的森林里,德**队手持冲锋枪,将这些胆敢踏足他们祖国土地的俄军士兵逐一射成筛子。

德国炮兵的105毫米榴弹炮不断倾泻火雨,德意志帝国的空军像他们在西线作战的战友一样,从天空中朝俄军扫射子弹和火箭弹。

嗡嗡嗡──突突突突突!

【喂,福斯小子!我承认你技术不错,但别飞得太靠前!】

“啧,我知道啦,恩斯特大叔。”

而在这些德国飞行员中,年仅16岁、原本在克雷费尔德军事学校接受士官候补训练,但大战爆发后便毅然自愿加入自己一直向往的空军的维尔纳·福斯(Werner Vo?)便身处其中。

当然,此时的他还只是个刚刚学会驾驶侦察机的新人,远未达到后来那赫赫有名的高度。

但在原本的历史上,他曾是最年轻的飞行教官之一,如今,他过人的飞行天赋也在帮助他迅速追赶着那些已在西线驰骋的雄鹰前辈们。

“司令官!我们根本无法阻挡德军!再这样下去,我们会全军覆没的!”

“混账......!该死的伦宁坎普到底什么时候才到!!”

萨姆索诺夫几乎是带着绝望的怒吼咆哮着,可是,第一军仍然毫无音讯。

而在这期间,俄军第二军要么被德军毫无抵抗地歼灭,要么丢下武器,吓得瑟瑟发抖地举手投降。

请君入瓮,瓮中捉鳖(Kesselschlacht)。

正所谓: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这种将敌军引困于孤立区域后,正面牵制,奇兵合围,彻底围歼的战术,在日后二战时期被德军屡次用来对付苏联红军,如今却已经提前几十年在东普鲁士的森林与湖泊间展现出了它的威力。

“伦宁坎普——!!!!”

然而,伦宁坎普依旧杳无音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