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弟弟的身影,妮儿心中不禁感叹时光飞逝,弟弟真的长大了。
她开始想象弟弟未来的身高会是多少,要是能长得像师父那样高大就好了。
想到这里,妮儿决定等回去后给弟弟配制一些有助于长高的药物。
这个阶段正是弟弟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吃一些合适的药物能够帮助他更好地成长。
反正自己有医术还有药材,也不费什么事儿。
而且弟弟的长相现在看来还是有点小帅的,身高再高一些,努努力考个功名出来,以后给他说亲也可以看看更好的人家。
牛力向前走着,突然,他看到对面有三个人朝他走来。
他的眼神瞬间变得警觉起来。
这三个人来者不善。
果然,对面的人率先开了口,其中一个人用一种嘲讽的语气说道:“呦,这不是牛力吗?”
“你这个乡巴佬,居然还能认识这么漂亮的姑娘,真是艳福不浅啊!快给我们哥儿几个介绍介绍呗。”
听到这话,牛力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
他气得浑身发抖。
“那是我姐姐。”
撸起袖子,恨不得立刻冲上去。
然而,就在他准备迈步上前的时候,妮儿连忙赶过来一把拉住了他,示意他不要冲动。
妮儿冷静地看着那三个人,然后往前走了几步。
她的目光犀利,毫不畏惧地与对方对视着,说道:“看你们的样子,应该也是书院的学生吧?怎么读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连最基本的礼义廉耻都不知道了吗?”
“竟然在书院的大门口说出这种话来,难道就不怕玷污了圣贤的耳朵?你们到底是哪家的小孩儿?报上名来!”
妮儿的话语掷地有声,让那三个人有些措手不及。
其中一个男孩儿显然有些不服气,他梗着脖子说道:“哼,你这小丫头片子,年纪不大,倒是挺会说话的。”
“不过,我们的名讳可不是你能随便问的,说出来怕吓死你!”
妮儿嘴角泛起一抹不屑的冷笑,声音中透露出丝丝寒意:“哦?是吗?那你倒是快说呀,我倒要瞧瞧是哪位大人的名讳如此厉害,能把我给吓死!”
只见那为首的小屁孩儿满脸得意地说道:“我小叔叔可是京城一霸,人送外号翟小爷,那可是连官府都要让他三分的人物!”
妮儿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亮光,心中暗道:“嘿,这还真有点意思。”
然而,还未等妮儿开口,另一个小屁孩儿紧接着喊道:“我表哥的舅舅可是当今厉王爷,那可是威震天下、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大人物,你怕了吧!”
妮儿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嘲讽的笑容,下巴一抬,目光径直看向最后一个小屁孩儿,挑衅地问道:“那你呢?你又有什么厉害的后台?”
那小屁孩儿被妮儿的气势所慑,结结巴巴地说道:“我……我三哥可是兵马司的第一猛将,人送外号黑面罗刹,厉害着呢!”
妮儿听后,不以为然地撇了撇嘴,轻蔑地睨了他们三个一眼,然后转头对身旁的弟弟说道:“就这?弟弟,咱们走,别理这几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他们可是快要挨揍喽~”
说罢,妮儿拉着弟弟转身便走,留下那三个小屁孩儿在原地气得直跺脚。
他们平日里仗着自己有人撑腰,就耀武扬威,从来只有别人在他们面前吃瘪,哪里受过这样的气。
其中一个小屁孩儿更是怒不可遏,对着妮儿和牛力的背影高声喊道:“你们给我等着,看我怎么收拾你们!”
“哼,你可别太嚣张了啊!别以为你有个姐姐就有多了不起似的,你家里又没有什么权势,跟我们比起来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就你这样的,还敢在我们面前说大话?告诉你吧,你就是个小可怜虫,只有挨揍的份儿!”
“等你姐姐回去,看我们怎么收拾你,到时候有你好受的!”
牛力满脸怒容,他的胸膛因为愤怒而剧烈起伏着,义愤填膺地说道:“姐,虽然他们家里都是有权有势的,但我才不怕他们!你完全不用担心,我不会被他们吓倒的!”
妮儿看着弟弟,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弟弟,你不用这么激动。”
“相信姐姐,用不了多久,他们就再也不敢来招惹你了,说不定还得低声下气地来求你原谅呢。”
牛力瞪大了眼睛,仿佛听到了天底下最不可思议的事情,他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惊愕地问道:“什么?姐,你说的是真的吗?”
“到时候你就知道了,我什么时候骗过你?”
妮儿语重心长地说道:“弟弟,你好好努力学习,等考取功名,将来必定会有一番作为。”
“到那时,你就是咱们家的顶梁柱、大靠山了。”
“所以,你可千万不能像刚才那些人一样,仗势欺人,更不能看不起那些不如你的人,要时刻保持谦逊和善良,切不可骄傲自满。”
牛力听了姐姐的这番话,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说道:“姐,我记住了,你放心吧,我一定会努力学习的!”
妮儿微笑着点了点头,然后问起了牛力刚才那三个欺负他的人的名字。
牛力如实相告后,妮儿心想正好可以趁着弟弟送东西回宿舍的这段时间,去拜访一下山长。
妮儿来到山长的书房,叩门后,得到应允便走了进去。
她见到张山长正端坐在书桌前,手中握着一卷书,见到妮儿进来,缓缓放下书本,捋了捋他那花白的胡子,笑眯眯地看着对方。
和蔼地说道:“哦,是你啊,快过来坐。”
“见着弟弟了吗?”山长语气亲切地问道。
妮儿赶忙躬身施礼,一脸关切地询问道:“多谢您惦记,刚才已经见到了,不知道我弟弟这些天表现如何?”
山长笑着点了点头,说道:“你弟弟很不错,学习用功,没想到他这么快就能跟上其他同窗的进度,确实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