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为人师者之赤篇 >  第281章 喝油茶的大学生。

好的,现在作者下了这个ZBrush的软件,迫不及待的上手操作一下……说的没错,比3t max难度不止高了一个层级。

毕竟这个东西是雕刻软件,更多时候他从一开始就是三维结构让你操作,但是3d max是通过点线面的组合来进行二维转三维的操作的。

不同的笔刷,不同的画笔,不能说完全看不懂吧?只能说一头雾水,看来是没办法,零基础上手了,只能去一个个学习这个软件怎么用,实际上我觉得这个东西也是需要靠一点美感的感觉,你如果对人体一窍不通,那么估计画出来想觉也不会好。

但是对于有经验的人来说,这个东西应该算是宝贝了,因为只要操作足够,可以非常的精细。不建议手残党操作。总而言之,把我难哭了。粗略估计了我想画的那个图……估计是要大神水平才能画了吧。

学呗,不然我现在去研究我的天正建筑,去看我的老本行……嗯,也许给个作业给我,我会更加的有积极性。

……

晚上啊,也没办法单开一锅了,以前嘛我这个脚痛不想走过的多的路,于是呢可以给我一个大碗来结束晚餐,也比较符合我的习惯啊。有效率,而且也快足够饱腹。

他这个观念实际上是与我家乡冠阳的观念是完全相斥的,我们这个习惯就是喝油茶。啊,这一天呢就是要喝油茶,无论几顿,反正就是要喝一餐油茶。

而油茶呢又俗称做油茶,是需要你慢慢去熬,慢慢去煮的。他有着更多的形式以及更多的流程,这算是我们这里的习俗吧,你要是说我们这有多勤奋嘛,倒也说不上。主要还是看情况的。

举个例子,就拿做饺子馅来说,正常来说,你想要他勉强达到比较好吃的程度,你这个馅料是需要用粉粉,是需要加盐,甚至有时候会加素菜。又或者说你想要吃这条鱼,你不能直接煮,你要蒸了以后再炸……像这些超过两个步骤的在我们这的人估计都会来一句,哎,做这个东西流程好复杂,好麻烦。

但唯独我们这个油茶它的形式和步骤虽然说有那么一丢丢小多,但是我们灌阳是绝对不会说喝他很复杂,很累的。反正如果你一餐不想喝油茶,或者说你不喜欢喝油茶,那么你说出去别人都不敢相信你是个灌阳人,当然对于本地人更是如此。

建议是不要说任何有关于油茶的坏话。

哈哈哈,我怎么敢好意思说我对这东西不感兴趣呢。估计父母得露出一张苦瓜脸,周围的人听到也非得瞬间冷场。那别问我怎么知道的,都是些人生活的一些小现察,你往往会听到一句,“晚上不喝油茶了,你喝什么?”

那也该坐过去跟他们一起喝油茶了。我妈表示叫我好好的跟着一起喝,灌阳人就应该喜欢喝这个东西。哈哈哈,我无力反驳。

“同样是大米饭,放的都是同样的汤,那喝油茶到底怎么了?”我妈好像是这么说的。

“……”,是什么呢?也许是效率的问题。就也许是因为我不太喜欢喝那些汤水,但是油茶的要求就是也得喝汤水。啊,我倒是可以说理由,但是我绝对不敢在现实里说出来。今天要说其中的观点就是我主张的汤粉呢,他重在米粉,重在效率。比如说我就是一般喝不完汤水的,那实际上会倒掉。

而我们这边父母主张的汤粉,也就是油茶,他重在这个汤水,用“油茶”这种茶叶榨出来的汤水,你是要喝进去的。

制作的流程,还有这个品尝的过程大概也是要半个小时左右。就是一家子坐在一起,一边做一边喝。他其实算是一种乡村的人物为情怀吧。

中国人的餐桌他是讲人情的,是讲感情的。大到那种领导的应酬,小到家里人的聚餐。所以我说每个地方的中国人都有自己对于事物的一种追求。跟一家人热热闹闹围在一起,在跟朋友一起聚餐,在某个酒店里享受着美食,亦或者是在家里。

慢慢的都会开始聊天。以餐桌上的友情,餐桌上的亲情来拉近距离,不一定要是什么银色的话题,可能就是聊聊家常啊,聊聊你过的怎么样啊,简单来说就是谈资嘛,聊天嘛。或许是中国餐桌上看到的特有而且常见的一种习惯。

我们大多粗犷,而且自然。尤其是在现在这个时代啊,实际上普通的家庭之间的餐桌是没有什么太多的礼仪和讲究的,不像古代谁谁谁要坐哪边吃饭。或者说西方那样啊,说吃什么肉,用什么叉子之类的。

但是呢还是有一些有趣的传统流传了下来,这是中华长久以来的传统孝道,还有道德的体现吧。嗯,比如说一定要长辈先筷筷,吃饭时这个不要发出咀嚼声口水声。

不过前者的话偶尔会出现尴尬的情况,因为老人家叫小辈们行吃。这个时候呢小孩们就看着父母。然后呢父母呢,也装作没看到,反而去看别的人家打算怎么做。等别人心开始了,那么我们就可以开始了。

偶尔会出现这种你看我,我看你的场面……啊,你不动我不动,是吧?那最终还得老人家自己先动,然后呢才开始聚餐。嗯,不过如果是一家人,直系亲属的话,那么大概率是没有这种讲究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说实话,小时候不懂事,遇到这种情况主要还是感觉到很烦躁,理解不了大人到底在想什么。现在或许知道什么所谓的礼仪了吧。

总而言之,像是乡土中国这种事情其实还是很难说明的,我也不是专家,说实话,乡土中国这本书我也没看完,不是写的不好,而是我单纯的觉得旁边那本小说好像更吸引我。

呃,不过或许我也可以自己总结一下大学生理解的所谓乡土中国,嗯,就比如说今天这事吧。其实也是一个很小的模块,本来这东西就比较抽象嘛,而我也只不过是从大抽象里面抽出了一点小抽象:

中国人的餐桌讲究的是餐桌上的烟火气息,我们吃饭的时候是要讲究享受,是要讲究聊天的。事实证明有的时候这样的吃饭时聊天,的确是可以增进双方的感情。

当然我也是很喜欢这种啊,就和我为什么这么专注于跟老黄以及舍友搞那个同学聚会一样。图什么呢?图的或许就是一种美好的记录,还有羁绊吧。因为人是很脆弱的,人是需要安慰和陪伴的,他们渴望聊天,渴望诉说。

总而言之我们灌阳的油茶式晚餐,他就非常符合这个乡土中国的定义。据我观察,他的确是刻在我们这个地方大部分人的心里了。人们享受做油茶的过程,享受一边等待一边喝茶的这个过程,更享受的或许是这种家庭式的聊天。

这是一种很神奇的地方特色食物吧,非常的朴素,非常的多样。在恭城你可以吃到比较有名的苦茶,甚至是会将茶叶磨成粉,有的地方也会放“金盖”之类的其他茶叶,再高级一点的话就是加入各种豆类,谷类增加风味。

他可以放入各种复杂并且稍微贵一点的材料,可以是很单纯的茶叶汤……无论是上限还是下限都非常高。无论是有钱人还是比较贫穷的人他都喝得起,不仅如此,以我这位当了多年鉴赏家的大学生的舌头如此的评价:

在油腻中寻找清香,在清香中品尝油爽。在中国的话它讲究阴阳调和,讲究荤素搭配,像这种文化以及智慧也是深刻的印在食物里的,然后呢我们再通过舌头去品尝它,实际上在有形和无形当中就体会到了这种智慧吧。

在我们的印象当中,茶叶他代表的是清香,常常用于解腻,就和你吃甜点要配茶一样。他油的话,它是一种增加风味,一种爽感,增加一种肉的饱腹感。由此一荤一素,一清香,一油腻。

而油茶这种食物或许正是将两种特质融合在了一起吧,就让你在品尝到茶叶的清香的同时,能够体会到饱腹的感觉,也能再让你感觉到油腻之前,通过茶叶的微微苦涩以及清香来解腻。这么看来也是蛮符合阴阳之道的。很神奇的一种食物。

我对此的评价也是比较高。但是一码归一码。我也是喝了10多年了,那不感冒的也的确是不感冒。味道并不符合我现在的心情啊。

由此可见作者是那种公事公办的人。

啊,虽然说是让我过去跟着一起喝油茶吧,不过最后还是同意了我的任性,直接给我来了一大杯这样解决了。

后面我的母亲还炸了这个薯条,我觉得味道还是不错的,不过刚刚喝了那么一大杯茶,也是有点饱了,我不敢吃多了,毕竟不久前痛到早上6点,差点没把我往死里整的胃痛还是记忆犹新啊。现在我都是吃着点到为止,哪怕这个食物我再喜欢吃,也不敢多撑了。顺带一提,上次的事我还是觉得是药的问题。

……

偶尔我爸会问我一些问题,啊,比较突然的那种,然后呢会赶上一些我不太适合回答的时候。

“阿疯?”

“阿疯?”

“阿疯?”

啊,听到了,听到了。不要问了,直接说要干啥吧。像这种事情经常发生啊,不过要么就是我嘴里在吃的什么东西,要么在吃药,要么在吃水果。那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出声回答。或者就是我没有反应过来。

后面也是被说了。“不要养成这种不好的习惯,别人问你什么你就一定要应。”

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