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国的中专,曾经相当牛逼。

比高中强多了。

都说军校警校牛,但是跟曾经的中专比,那还是差了好几个档次的。

警校你再牛,你毕业也得参加公铵联考才能入警啊。才算是公务员编。

虽然说,这个通过率很高,百分之**十的都能过。

但毕竟还有不到百分之二十的淘汰率。

而军校呢,虽然说,入学就有军籍,但是毕业分配也是个问题。

而且在校比较辛苦。比高中还累呢。

但是曾经的中专不一样啊。

算是取军校警校精华了。

入学就算工龄。

毕业包分配。

百分百的包分配。

哪怕你是全校倒数第一名。

只要你没干违法乱纪的事儿,都会给你安排好工作。

全部事业编。

关键是,你上了中专,就是干部身份,在校期间,不要学费不说,还能有补助。

钱虽然不多。

但是意味着,你跳出农门了。

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了。

山河学院在公告中,最后表示,今年将全面扩张。

给更多的山河四省学子一个上大学的机会。

这番官方公告发出之后,迅速被各大媒体转发!

甚至还登上了不少主流报刊的头版头条。

没办法,热度实在太高了。

报刊媒体杂志也是需要流量的。

很多电视上的评论员。

各路的专家也是纷纷对此发表自己的意见。

可以说是褒贬不一吧。

但是老百姓几乎是一致的支持山河学院。

对广大淳朴的老百姓来说,他们觉得山河学院这事儿干的没毛病。非常讲究。

李墨白这个校长,确实是非常有格局的。

说什么的都有,让学校的知名度上去了。

今年的招生成绩注定不会差。

关注度上去了呀。

不少考生家长在填志愿的时候,就会考虑山河学院。

毕竟那么多大学。

除了那些头部或者在本省影响力非常高的大学之外!

剩下的大学,哪怕你是211,可能很多人都不了解。

为什么有的父母,孩子高考分数出来之后,会花钱请专业的规划师,按照孩子的成绩,去规划报考哪所学校。

就是因为知道,自己不懂这块儿。

为了不让孩子的每一分都不浪费,所以请专人看看。

选个分数范围内,最好的大学最实用的专业。

每年高考都会出现很多高分考生,最后上了普通学校的例子。

就是对录取规则不了解。

相当令人遗憾。

甚至还有,分数够上985,结果上了个三本院校的!

明明能上东南大学,结果却报了个东南大学成贤学院。

让懂行的人惋惜不已。

这边北河省教育厅批准了山河学院今年总计5万人的招生计划。

本科生1万,专科生4万。

其中1万人的本科生名额全部留给了山河四省。

4万人的专科生名额,山河四省占3万人,剩下1万,给外地报考的学生。

这么干的原因也很简单。

性价比高啊!

山河四省能上三本了,在一些高考竞争压力比较小的地区能上二本甚至一本。

原本李墨白是想把苏江省也拉进来的。

因为他觉得苏江的高考含金量也挺高,不比山河四省差多少。

而且苏江省的考生也确实挺不容易的。

虽然苏江的大学也不少,但是苏江的大学在招生过程中,对苏江学子也不是那么的照顾。

因此苏江的家长,考生乃至老师对本省的这些好大学颇有怨言。

人家的地方大学都是尽量的照顾本省学生的利益。

我们省的大学倒好。

对本省学子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扶持。

因此苏江的高考分数含金量也很高。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张伯令事先做了一番调研,明确告诉李墨白:“您的一片真心怕是要被错付了。”

“大概率苏江的父老乡亲,不太看得上咱山河学院。”

“尤其是苏南那块儿的。”

“人家可能宁可留在本地,或者说去金陵,去中海上个大专。都不会往咱山河四省跑。”

“原因也很简单。”

“就觉得咱这儿穷乡僻壤的!”

“反正中海苏江是有鄙视链的。”

“中海人瞧不上苏江人。”

“然后呢苏江内部,苏南瞧不起苏中,苏中瞧不起苏北。”

“苏北瞧不起咱们。”

“眼下我们山河学院不会是他们的首选。”

“人心中的成见是座大山啊。”

“蛮子这个词,就是苏江人形容咱们的。”

“山河学院要想赢得这些经济较为富裕地区考生家长的青睐。还是得出更多的成绩!”

“还是要向他们展示我们的优秀之处。”

张伯令的一番话。让李墨白有些不爽。

咱山河四省有这么差劲吗?

冷静下来想一想。

好像还真是这样!

毕竟自己在地球的时候就是苏江人。

算是苏中人。

反正当地风气确实是人往苏南跑,然后看不上苏北的。

自己作为九零后,其实没有这些想法。

再穷的地方,都有富人。

再富的地方,都有穷人。

地域黑什么的,真的很没意思。

过好自己的日子,比什么都强。

凡是靠自己本事在社会立足的人,都值得尊重。

你不能因为人家是某个地方出来的,就搞歧视啊?

“别的我都赞同,但我觉得苏中还好。”

李墨白嘴硬的保持着最后的倔强。

主要是苏中真的没啥存在感。

甚至有一种言论说,苏江不存在苏中!

只有苏南苏北之分。

苏中就是苏北。

还有一种更极端的说法。

省会金陵都不算苏南。

只有苏锡常算苏南。

也就是说,金陵跟香醋市都是苏北。

当然这都不重要了。

地域黑这玩意儿。

不是李墨白一个人有能力改变的。

他要有那个本事。那就不只是当个民办大学校长了。

早就当全国道德引导大师了。

还是得靠发展来解决这些偏见!

1万人的本科录取名额都放在了山河四省。

按照考生基数,山河四省进行分配。

并不是完完全全的去平分,每个省各录取2500人这样子!

(兄弟们,关注一下我账号。感激不尽。谢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