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李墨白对山河制造的关注度来说,山河四省其实更加上心的。

他们嘴上支持李墨白。

但是心里巴不得,粤东叶家把山河制造往死里整。

只有这样。

山河制造才会想办法迁移出来。

他们才会有机会。

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且不说山河制造不会迁移。

就算,叶家真的不讲规矩,冒天下之大不韪,往死里整李墨白。

那山河制造要迁出粤东的话,也只会考虑折江跟苏江。

折江的温洲,苏江的姑苏。

这两个城市才是首选啊。

但即便是这两个城市,也缺啥深川那样的完整配套。

如果搬厂子的话。

就要重新的整合工业链。

甚至于,还要重新在当地组建配套工厂。

且不说要浪费多少时间。

单单是资金成本就无法估计了。

因为完全违背了市场规律。

可以算作是现代版的大三线建设。

龙国历史上,曾经就有过一次声势浩大的大三线建设。

大量的军工企业,还有重工业,从沿海城市,从东三省,搬迁到了内陆省份!

声势浩大。

前后持续了将近二十年的时间。

因为这场大三线建设,还诞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

简称叫三线子弟。

这些成长在三线工厂的孩子,成了最迷失的一群人。

他们在厂区长大。

但是呢,跟当地人的孩子又没什么共同语言。

他们的归属感,只局限于厂区内。

在特殊的历史情况下,大三线建设的初衷,是保护国家的火种。

保证在沿海城市,还有边陲工业城市被摧毁之后,内陆还能有工业产能。

依然能源源不断的输出各类装备。

支持国家的反抗战争。

在这样生死存亡的时刻,哪怕知道大三线建设是亏钱运营。

但依然是要咬牙坚持的。

毕竟,没有哪个人敢拿国家安全当赌注,就为了省钱。

现在,大三线建设的时代过去了。

市场经济的趋势下,一切都是要向利润看齐的。

同样产品,粤东生产成本是10元!卖30元,就有20元的利润。

但是如果把厂子搬到山河四省的话,那成本就是20元,卖30元,你就只有10元的利润了。

甚至于,成本还会更高。

再加上,社会风气,官场风气的影响。

粤东毕竟是改开前沿阵地。

大家见的世面多了。

对公家单位就没那么的惧怕。

有什么问题啥的,你也可以去投诉解决什么的。

但是内地省份可就不一样了。

你想投诉,不好意思。

投诉的地方你都找不到的。

就算找到了。

大概率也不会有人搭理你的。

投资市场上有句口头禅,叫投资不过山海关!投资只投江浙沪等等的。

这些话,虽然说是有点极端的。

但是,却也正是市场行情的写照。

可能会有些例外。

但大部分基本如此。

粤东需要山河制造。

可山河制造也更加需要粤东啊。

李墨白再有钱,也不能逆天而行。

主政山河四省的大佬们也不是想不到这个深度。

可对他们来说,先把李墨白给忽悠过来投资建厂再说。

毕竟。

你山河集团盈利多少不重要。

可我能为当地拉来一个这么大的企业,那是实打实的政绩啊。

至于李墨白要凭空多付出多少成本,那都是后话!

燕京这边。一月二十五日。

温馨被母亲喊回家吃饭了。

这年是北方小年。

距离除夕还有六天。

企事业机关单位,都要到年根底下才会放假的。

温国民要忙到大年三十上午!

然后休息到大年初三,就得去政务院上班。

不出意外的话,这也是他陪妻女过的最后一个除夕了。

当然,不是那个意思。

而是因为,一旦他成为政务院一把手之后,每年除夕都要出京与民同乐的。

到人民群众当中去。

跟老百姓一起过除夕。

这是高层的一个传统。

不光是他,至尊也是一样的。

所以。

这一家人再想一起守岁的话,得是十年后,温国民两届任期后的事儿了。

虽然说,五年之后会换届。

但基本上,不会出现只干一届的情况的。

温馨这几天一直觉得有些疲倦。

整个人的精神状态跟之前没法比了。

憔悴。

胃也不舒服。

她计划忙完手上的活儿之后,就去医院检查一下。

年后,她要申请去北河邯山市工作!

计划是邯山市副市长。

主管工业的。

妥妥的为爱奔赴了。

在跟李墨白之前,温馨在仕途上没有太大的野心。

按部就班的走!

跟寒门子弟入仕不一样。

温馨他们这个圈子里的,真就是一个按部就班的成长环境。

普通人一辈子卡在科级。

但是温馨他们,该四年一升就四年一升,该五年一升就五年一升。

不会特别显眼。

比如什么三十岁的厅级,四十五岁的辅部啥的。

都太高调了一些。

他们可能三十五岁厅级。

五十岁辅部。

五十五岁再进一步!

前期不会太亮眼,但是后期进步空间大。

保证你只要不出错,就肯定能达到那个位置,就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人生不是百米赛跑,而是一场马拉松。笑到最后的才是人生赢家。

这句话,在他们这个群体身上,显示的淋漓尽致。

可现在,温馨觉醒了。

她意识到,自己如果这么混的话,那别人真敢骑在墨白头上拉屎撒尿!

她不能忍这事儿。

只有燕京中枢的工作经历是不行的。

宰相起于州部!

猛将发于卒伍!

提拔官员看的是其的学历,还有工作履历。

不接地气儿的领导,在组织部门眼里,是缺乏锻炼的。

“给你爸打电话,几点回来啊。小蔡,五红粥怎么样了?馨馨,先喝点粥啊?你这脸色比之前差远了。”

蔡桂华开始张罗了。

五红粥,红米,红枣,红皮花生,红豆,红糖炖煮出来的滋补粥。

蔡桂华专门为女儿准备的。

给女儿补身子的。

(喜欢的兄弟可以多提意见看法。跟我互动一下!大家好的意见我都会采纳的。这书没啥推荐,每天就三四十元的收入。但不知道为啥,我写的很带劲儿。有点代入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