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袁燕 >  第677章 干支营报告书:西康

报告人:丁卯四

报告地点:花剌子模地区

报告时间:绍康三年元月一日

报告内容:

过年的头一天,魏王袁谅(四皇子)与萨珊波斯新任的东部总督达成协议,双方正式停战。

也确实不能再打了,整整两年,双方投入的兵力已经超过五十万人了。

我从来没在西部见到过这么多部队,而且都是双方的精锐部队。

麴家把凉州和兰州的所有家底都压了上来,新任家主麴林几乎疯了似的在花剌子模地区作战。

每次冲锋都是身先士卒。

西康远征府也是多次派出府兵支援,镇西将军毋丘俭也是多次披挂上阵,这已经超过了邺都兵马司那边的部署,毋丘俭将军,很有可能面临被换掉的压力。

我不认为这是好事。

边军除了更为艰苦以外,最为渴望的就是战功。

毋丘将军用自己的方式给边军们挣得功劳,如果被换掉,会让西康远征府的府兵们失望,这会产生很严重的后果。

西域这边是个很神奇的地方。

如果西域成为中原地区的一部分,则会成为大燕帝国与西部势力的勾连点。

而这个勾连点往往也能刺激出一些强大的国家。

大月氏就是这么一点点建立起贵霜帝国的。

如果不是北匈奴人西迁,再加上萨珊波斯崛起,又跟我大燕帝国发生了矛盾。

贵霜帝国应该不会这么快走向灭亡。

魏王的想法似乎很是超前,他先让韩王袁询(原七皇子)南下攻打贵霜帝国的残余势力,再趁着萨珊波斯东部总督派兵救援的时候进攻花剌子模地区。

最终,萨珊波斯作为贵霜帝国的宗主国,既没能救到朝贡国,也没能保住自己在东部地区的桥头堡(花剌子模地区)。

如今的和谈,在我看来,是魏王休养生息的表现。

花剌子模地区加上韩王打下的吐火罗地区,已经与整个西域差不多大小了。

虽说人口的密集度,这边并没有西域那边的高。

但是人员的复杂程度很大。

这里不仅有大月氏人、波斯人、匈奴人,还有一些迁徙过来的西域诸国的贵族,另外,安息帝国的一些余孽也有迁移过来的。

魏王为了增兵,这两年连北方的白匈奴都接受了。他手下甚至有一支由丁零人和鲜卑人联合组成的突骑。

如此复杂的局势,很容易出现内部的分裂。

魏王和韩王初步解决与当地人融合问题的方法就是与当地豪强暂时联姻。

魏王娶了花剌子模地区波斯人中一个大姓家的女儿;韩王则是直接接手了几个大月氏部落领导者家里的寡妇。

(至于这些大月氏部落领导者是怎么死的,我只能说,懂得都懂!)

事实上,我觉得,这也只是初步稳定了两个地区的局势,后边的挑战应该更加严峻。

波斯人和大月氏人绝对不会善罢甘休,匈奴人也在蠢蠢欲动。

————————————

报告人:庚午七

报告地点:旁遮普地区

报告时间:绍康三年五月一日

报告内容:

自打发生了吐火罗的叛乱,大月氏人就一直在南部搞事情。

甄家的几位爷也不惯着他们,果断选择派兵南下。

本就因为帝国衰落的贵霜,现在就是一盘散沙,根本无力抵抗韩王的远征军。

不,应该是“罗南帝国”的大军。

是的,韩王袁询他建国了,应该是这次远征军中的第一个。

他甚至都没跟魏王袁谅商量。

整个甄家的那帮老爷们,都心急火燎地把袁询推成了皇帝。

如今我们所在的旁遮普地区就是“罗南帝国”皇帝袁询建都的地方。

这个地方的地理位置实在优越。

北边有山坳作为遮挡,南部有大河作为天险,又有着一大片平原地区可以耕种。

最为关键的是人口众多,完全不像吐火罗和花剌子模那样人口稀薄还环境恶劣。

因此,甄家的老爷们和部队里那些想要安定下来的将领,就推举韩王袁询在此登基了。

按照当地的风俗,进行了建国仪式。

如今“罗南帝国”已经在置百官和制度了。

我个人觉得,韩王没有被逼迫的感觉。

但是,正是这种感觉,让我担心北边魏王他们的反应。

因为当今大燕帝国陛下跟远征的诸位王爷有约在先,允许他们建国,但是如果建国,就必须断掉远征军后勤补给和兵源,这会是整个西康远征军被停掉所有的后勤补给和兵源,魏王的也在内。

如果魏王因为被断掉后勤补给和兵源,输掉跟萨珊波斯的战争,我想他一定会对韩王采取行动的。

虽然没搞清楚为什么甄家急着建国,但是如今已然发生,我等阳曲七队的人员会继续追踪。

以上。

————————————

报告人:庚午七

报告地点:旁遮普地区北部边境

报告时间:绍康三年五月十九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报告内容:

阳曲四队的丁卯四找过我,正常情况下, 干支营内部没有重大问题时,各队之间不得联络,除非有“天”、“地”令的允许。

可是偏偏西康远征军里出现了“地”字令,持令人还是魏王远征军里的人,此人要求我们二人尽快把阳曲四队和阳曲七队的人集合,说是要在西康远征军这边干件大事。

我不太理解,如今魏王和韩王的部队剑拔弩张,我们双方各为其主,如果掺和到一起,就会全部暴露,除非,西康远征军这边重新合并成一个部队。

在我看来,这根本不可能,双方没有要合作的意思。

魏王的信件大多被韩王扔进了火堆里,甄家也在极限压榨着旁遮普地区的当地人,希望在魏王大军打过来之前提高这边部队的战斗力。

再加上旁遮普地区北部的山脉,韩王这边的人似乎以为他们很有机会打赢这场所谓的“罗南帝国”保卫战。

我不太相信。

而且,这也不是我需要担心的事情了,因为这次的大行动,让我有不好的预感,上次有这种情况的时候,前任的七队长就挂了,这次不知道会是谁!

以上。

————————————

报告人:丁卯四

报告地点:旁遮普地区罗南城(罗南帝国国都)

报告时间:绍康三年五月二十二日

报告内容:

这次的暗杀行动很成功。

由于是“地”字令持有者直接传达的,七队这边也出了人帮忙,他们主要负责掩护。

大概率他们会死不少人,具体情况,我不太清楚,只知道之前联络的那位不幸去世了。

说句实话,我最初参与西康远征军的时候,就想过会不会有一天死在这里,但是,没想到这么快就见证了同僚的去世。

说句实话,西康远征军的行动,要比我们干支营阳曲的行动要轻松很多,虽然他们在战场上也在拼命,但是不需要遮遮掩掩的。

我在这边的活动已经很久了,魏王也很信任我。

继续追踪应该也没问题,但是,我向队长申请了调动。

队长已经同意了。

这应该是我作为西康远征军一员的最后一次报告了,剩下的时间我只是一个旁观者。

说说最后的感受,无关乎情报。

这次的远征,充分体现了大燕帝国的强大,几乎就是在碾压对手。

魏王虽然一直打打停停,其实不是实力不够,反而是太强,魏王担心激起对面的反抗性,需要吊着对手前进。

关于韩王突然称帝的原因,我觉得就是这个缘故。

明明实力强大,一举攻破了旁遮普地区的北部山脉防线,魏王却让韩王步步为营,慢慢南下。

这无疑会让韩王这边跟着一起的其他人起逆反心理,最终一直相亲相爱的兄弟两个拔刀相向,除掉那些让魏王、韩王兄弟阋墙的人,无可厚非。

当然,我们这帮追踪者,本不该发表意见,但是如此关键的时刻,让阳曲的兄弟介入,就是在帮助魏王彻底掌控西康远征军,手段过于明显。

请太上皇爱惜自己羽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