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大楚第一逍遥王 >  第246章 捷报入宫,皇帝的盘算

听到徐允的话,唐明点点头。

待老郎中号完脉,唐明当即问道:“郎中,南宫兄他怎么样?”

“风邪入体。”

说着,郎中摸了摸南宫志的脑袋,然后道:“还行,有些热,我来开服清热祛邪的药,服用一段时间便能恢复,不过天气已经入秋,一定要注意保暖。”

最后,郎中叮嘱一句。

“是,我们会注意的。”徐允当即回道。

老郎中则是走到放着茶壶的桌子旁,又给自己倒了杯水喝,然后这才打开随身带来的药箱,开始写方子。

片刻之后。

老郎中将方子递给两人:“你们按照方子抓药即可。”

“多谢郎中。”

两人道谢,将郎中送了出去。

唐明则是跟着郎中去拿药。

再回到客栈的时候,天色都已经黑了下来。

为南宫志服下药之后。

唐明看着徐允满是纠结的问道:“徐兄,咱们当真要拜那败家子为师吗?”

徐允闻言,顿时面带不悦的看向唐明。

连声音都有几分冰冷的道:“唐兄,请注意你的言辞,对恩师不得无礼。”

“好吧,我错了。”

唐明委屈巴巴的说了一句,然后还是有些不甘心的道:“徐兄,恩师的名声在京师如此之差,咱们会不会......”

徐允瞪向唐明,冷声道:“你若是在非议恩师,莫怪我不顾咱们的同窗情义。”

唐明闻言,顿时被吓了一跳。

忙道:“徐兄,你误会了,我不是非议恩师,我是在担忧咱们的未来。”

“我辈读书人,答应了就不能出尔反尔,此乃气结,若是如此,你当时何必答应。”徐允看向唐明。

唐明顿时满脸羞愧,然后道:“徐兄说的是,是我虚妄了。”

“行了,你也休息吧,我帮南宫擦擦,温度又升上来了。”徐允摸了摸南宫的额头,皱眉说道。

“我帮你。”

说着唐明开始帮徐允洗手巾,让徐允能够更快的帮助南宫志擦洗退热。

次日下午。

昏睡的南宫志终于是醒了过来。

见此,唐明当即兴奋地道:“南公志!你终于醒了!”

闻言,旁边休息的徐允当即起身。

南宫志目光有些迟滞。

看了看眼前的两人顿了一下才道:“徐允,唐明。”

“你可是把我们两人给吓死了,一睡就是两天。”唐明有些后怕的道。

徐允则是问道:“你感觉怎么样?还有没有不舒服。”

南宫志顿了一下,才道:“还好。”

看着南宫志的表情,徐允眉头皱。

唐明也是有些奇怪的道:“不是,南宫你怎么好像变得有些冷漠了?”

南宫志不言。

徐允则是道:“你还记得发生什么吗?”

南宫志这才道:“没有什么,我感觉还好,没有什么冷漠的感觉啊。”

唐明:“???”

徐允:“???”

两人尽是懵逼的看向南宫志。

而南宫志就好似才听到徐允的话一般,缓缓道:“我记得好像咱们遇到了一个公子哥,后面我就不知道了。”

徐允扶额。

唐明也扶额。

片刻之后。

唐明才道:“为了给你治病,咱们三人已经拜在那名公子哥名下了。”

南宫志不言。

徐允则是皱眉道:“恩师说了,南宫可以醒来后自己做决定是否拜入恩师门下,唐明你不要乱说。”

唐明摊摊手。

南宫志脸上终于是出现了一丝不一样的表情,奇怪的问道:“我们拜师了吗??”

唐明无奈,想要复述一遍徐允的话。

只是没等他开口。

南宫志则是继续道:“既然是因为我的原因,两位兄长已经拜入恩师门下,我自是不会独行。”

“好,那等你过两日恢复一些,咱们一起去行拜师礼。”徐允当即下了决定。

唐明也是道:“那咱们是不是要准备束修?”

“自然要准备。”徐允点头道。

然后两人看向南宫志。

南宫志想了一下,才道:“我都听你们的,你们说怎么办,咱们怎么办。”

三人游说了几句,便让南宫志休息了。

而唐明则是去找郎中了,虽然南宫志醒了,但是他的反应速度好像比正常人慢了一点。

需要让郎中来看看。

另一边。

竟是城外,一骑身后插着三杆旗子,在官道上飞驰。

朱雀门城门守将,远远地便看到了这疾驰的一骑。

瞬间便爆喝道:“快!开城门!百姓避让!急报入京!”

一声爆喝,守门士卒赶紧将正门打开。

接着便看到一骑飞驰而来。

马背上的骑士一边狂奔,一边爆喝道:“宣府捷报!北蛮大军退走,北蛮可汗中箭!”

喊声响彻四面八方。

所过之处,皆是响起议论声。

“胜了!竟然胜了!多少年了啊!”

“自从先皇御驾亲征失败之后,咱们大楚就被北蛮压着打,这次终于是扬眉吐气了!”

“爽啊!不行!我人都听兴奋了,生意不做了,我要回家找婆娘好好庆祝一下!”

......

听到消息的百姓,各个精神抖擞。

皇宫内。

早朝后,楚雄没有去御书房,而是让人将折子送到了养心殿。

楚雄正在批阅奏章。

忽然听到外面一阵急促的声音响起。

楚雄不由皱眉问道:“怎么回事?”

王保赶紧出去查看。

片刻之后,便满是喜色的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宣府大捷!”

“什么!”

楚雄赫然起身,再没了批阅奏折的心思。

很快报捷的甲士便被带了上来。

楚雄打开奏报就开始看了起来。

片刻之后便是满脸喜色的道:“好!打得好!哈哈!”

大笑之后。

楚雄当即道:“抄录一份给御史台送去。”

“是!”王保当即领命。

“去给朕将方阳叫来,让陆飞亲自去!还有太子也叫来。”楚雄满是喜色的补充道。

“是!”

王保心头一凛赶紧去安排。

不多时。

御史台内。

左都御史黄征便拿到了司礼监送来的捷报。

看了一眼上面的内容。

黄征满是惊叹。

“这方阳,当真是不得了啊,没想到一个互市,竟然就将北蛮给内部分化。”

赵相如也在此。

仔细查看了捷报之后,眉头微锁。

看向旁边的官员,问道:“可有兵部和吏部的报捷文书?”

官员闻言,当即道:“目前还没有,应该还在路上。”

“知道了。”赵相如挥挥手。

然后看向黄征道:“黄大人,此事重大,关乎到后续的互市事宜,一定要多方核验。”

“赵相放心,我会向兵部和吏部核实此事。”黄征点点头。

赵相如见此,也没再多说,迈步便出了御史台。

只是眼中闪过一道厉芒。

很快一个互市导致北蛮兵败的消息迅速在京师流传开。

崔府。

听着下人的回报。

正在练习书法的崔皓,手臂猛然一抖。

一副佳作瞬间毁于一旦。

“一个互市就让北蛮内部分崩离析吗?”崔皓眉头紧锁。

这些天,他已经足够低调了,在翰林院更是勤勤恳恳,想要做出一番成绩来。

内心里也开始尽量不去想方阳。

只是没想到,对方竟是又一次以这种方式将他的名头送到自己耳朵里。

崔皓再无心练字,整个人都开始有些魂不守舍。

宋府。

正在做女红的宋怡然,忍不住惊呼一声。

手指竟是被针扎破了。

旁边的丫鬟忙是将一个锦帕递了过来。

宋怡然摁住伤口。

看着旁边魂不守舍的父亲,无奈道:“父亲,又怎么了?”

“怡然,那败家子的互市,瓦解了北蛮内部,北蛮大军兵败,北蛮大汗中箭生死不知。”宋立有些恍惚的说道。

他为官这么多年,北蛮可是压在大楚头上的一座山。

没想到,今天这座山就这么崩塌了。

而且还是因为他最瞧不起的那个败家子而崩塌的。

最主要的是,那败家子,还曾经差点成为自己的女婿。

宋怡然也是面色一呆。

在父亲出现的那一刻,他就知道父亲找自己有事情。

本以为是父亲想要升礼部尚书的事情,没想到竟是因为方阳。

那个曾经的舔狗,让她根本不敢相信,他和现在的方阳竟然是同一个人。

宋怡然没说话。

现场的气氛直接就冷了下来。

良久之后。

宋立才幽幽道:“如今礼部尚书一职,朝廷悬而未决,我去找了崔家,崔家并没有给我答复,你说,若是去找方阳,是不是......”

“父亲不可!”宋怡然赶紧道。

“为何?”宋立奇怪地问道。

“父亲,那方阳虽然有些本事,但是他在朝堂上得罪了多少人啊,去找他,不就是告诉所有人,我们宋家倒向方阳了吗?”

“那时,父亲觉得,朝堂上的众臣还能容得下你吗?”

“那方阳有陛下的恩宠,不怕得罪人,出了事,陛下也会帮他,但是父亲你一无恩宠,二无背景,若是靠过去,只怕会成为众矢之的!”

宋怡然快速将其中利弊给宋立剖析了一遍。

宋立闻言,顿时眉头紧皱。

片刻之后。

宋立才缓缓道:“不错,是为父考虑不周了。”

“父亲,皇庄一案,现如今牵扯甚广,朝廷官员更是给牵连大半,所以这个尚书之位,父亲完全不用着急。”宋怡然安慰道。

宋立闻言,不由道:“怎么能不急啊,为父在这个侍郎的为主上呆了数年了,好不容易有个机会,若不是不抓住,以后为父怕是都没机会了。”

宋怡然眉头紧锁。

好一会儿才道:“我记得父亲之前说过,礼部尚书周谦在皇庄案之后,经常去找赵相。”

“不错。”宋立点头。

“那若父亲实在不放心的话,可以去找赵相。”宋怡然缓缓道。

“赵相?”宋立脸上露出一丝疑惑。

“不错,不过父亲要想清楚,一旦去找了赵相,那就相当于投向了赵相,至此之后或许和崔家都要反目。”宋怡然思索道。

“这......”宋立也明白其中关窍,不过对于尚书之位又着实放不下。

但自己若是真去找了丞相赵相如,那便说明自己是脱离了崔家。

而当初因为女儿退婚的缘故,自己从成国公府的关系中直接脱离而出,从而转投崔家。

如今不到半年,自己又转投丞相,或许现在丞相会对自己青睐有加,但是以后,自己肯定是要坐冷板凳。

毕竟如此频繁的变换队伍,今日转头他赵相,明日可能就会转投他人。

届时自己只怕不光会引来一众大佬对自己的不满,甚至是同僚都会看不起自己,会对自己产生反感。

于是宋立满是无奈地道:“罢了,听天由命吧,为父只希望怡然能够嫁个好人家。”

说完,宋立便满是惋惜地离开了。

......

另一边。

皇宫御书房。

因为宣府传来捷报的事情。

楚雄只觉得神清气爽,从养心殿到御书房,楚雄是一停没停。

而且连龙撵都没坐。

等方阳抵达御书房的时候。

楚雄依然面色红润。

“臣!方阳,参见陛下!”方阳恭敬行礼。

楚雄则是满脸喜色的道:“不必多礼,赐座!”

当即便有小太监伴着一个绣墩过来。

“谢陛下。”方阳也不客气,直接一屁股坐在了上面。

楚雄看着方阳,笑道:“这次的互市办得非常好,竟是让北蛮各部族和耶律洪基出现分裂,这就是你说的经济之战吗?”

“不错,陛下,一旦他们的利益不相同之后,那么冲突就来了。”方阳缓缓道。

楚雄则是目光灼灼的看着方阳。

直到方阳感觉全身汗毛都竖起来的时候。

楚雄这才道:“方阳,你上次说的顺摘桂冠之局,下一步要怎么做?”

方阳瞬间懂了。

这是皇帝尝到经济战的甜头了,想要对新罗发动了。

“陛下,如今正是秋收之际,此时也该给新罗加点料了,而且北蛮大败,估计新罗使臣现在正在往新罗写信,甚至是有可能,新罗那边已经开始派遣别的使臣来咱们楚国了。”

“因此现在咱们不宜有太多动作,陛下不妨等些时日,待新罗人来道歉的时候,陛下可以颁布一道圣旨,就说新罗和大楚有一样的敌人,那便是北蛮。”

“大楚和新罗之间应当保持友谊,共同抗击北蛮,为表示大楚诚意,大楚鼓励百姓人人穿新罗绢。”

“届时新罗绢交易量和价格绝对会大幅度增加,一旦有平稳趋向,陛下只管发布利好政策。”

楚雄微微点头,对于方阳的话很是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