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气得咬牙切齿,汉王那边春风得意,他顺利拿到了城防图和印章。
“小狼崽子,到底是年轻,太嫩了点!”
汉王暗嘲一声,大侄子虽然鸡贼狡诈,但也没有防范到他有后手。
至于新的天子,汉王嗤之以鼻,他从来不把朱高炽放在眼里。
他一直觉得大哥性格窝囊,优柔寡断。
甚至还有点妇人之仁,这可不是当皇帝的料儿,早该退位让贤了。
一想到老大风光地坐在皇位上,汉王心里就不服气,胸口的火气噌噌上窜。
如果不是他晚一步出生,太子的位置怎么可能会轮到老大那个窝囊废来坐?
他才有帝王的杀伐果断,朱高炽根本比不得自己。
汉王这番愤愤不平,也不是自己臆想出来的。
朱棣在世前曾经也说,老二才是最像他的儿子。
看着像自己、又很优秀的次子,朱棣其实心生过废储再立的念头。
但碍于大臣的阻拦、对大孙子的看重和疼爱,朱棣没有宣之于口。
手心手背都是肉,老大虽然性格窝囊了点,但到底是他的嫡长子。
正因如此,汉王各种意难平,他和皇位其实离得很近,但一直摸不到。
一想到朱瞻基伙同杨士奇、于谦和樊忠等人,故意隐瞒老头子的死讯。
汉王的双眼瞬间充血,仿佛要喷出火来,对那些人更是恨之入骨。
他和赵王至今难以置信,朱高炽登基这么快,打得他们措手不及。
其中必定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内情,定是杨士奇与朱瞻基暗中捣鬼所致。
“二哥,咱们的动作要快点,不然再失去先机,就要彻底被困在京中。”
赵王看到印章和边防图,不自觉地咧开了嘴,心里也不那么慌乱了。
他这些年一直跟着二哥,孟不离焦,二人早一条船上的蚂蚱。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临近宗亲贵胄,朝廷大员为先帝守灵的最后一日。
肃穆的灵前,呜咽之声如泣如诉,不绝于耳。
哭得最为凄惨的当属朱棣的嫔妃们,年纪大的如四五十岁的贵妃,年纪小的有十**岁的婕妤和美人。
她们的眼圈红肿,泪水不止,身形摇摇欲坠,差点哭晕过去。
其中有大半是朝鲜的贡女。
她们温顺美貌,绝大多数都是年轻的美人,却早失去了灵性。
这些妃嫔倒不是有多舍不得朱棣,而是得知妃嫔殉葬的消息。
没人不怕死,何况是还没红颜老去、对未来有所希冀的女子。
琳琅身为太子妃,穿着素衣孝服,带着焦红玉和刘婉茹跪在张妍身后。
听着灵前老内侍用悲怆的语调宣读着一大段祭文,已经有点昏昏欲睡。
直到最后一句霍然响起:“请先帝娘娘们上路!”
最后一声晦暗尖利,余音回旋,震在每一位即将殉葬妃嫔的心尖上。
焦红玉和刘婉茹迷茫地看着先帝的妃嫔压抑不住的颤抖,表情茫然。
直到看到宫人拿来一根根白色绳索,脑子打结的人都明白要做什么。
请娘娘们上路的意思,就是令她们陪着先帝殉葬,在地下继续服侍。
不知是哪个妃嫔惊惧地尖叫一声,似乎咕哝了什么,很快被堵住嘴。
陆陆续续地,灵前众人垂眉低眼,鸦雀无声。
焦红玉艰难地咽了咽喉咙,只觉得如坠冰窖,浑身发冷。
腿肚子像筛糠似的打颤,紧紧挨着琳琅,才稍微有了一丝安全感。
刘婉茹差点被吓得晕死过去,她也是在这一刻恍然大悟。
原来妃嫔们是需要给天子殉葬的。
然而,文武百官乃至藩王却都面不改色,仿佛这是天经地义之事。
毕竟这可是朱棣遗诏里的内容,是高皇帝立下的规矩,必须实行!
其实不止妃嫔需要陪葬,也有藩王妃被强行殉葬的例子。
虽然是极少数,但却存在,只是知晓的人不是特别多罢了。
琳琅最后是带着满脸苍白的焦红玉和刘婉茹回去的。
张妍其实也看出来了,不少女眷受了惊吓,尤其是儿子的妾室。
年轻鲜嫩的花朵,第一次直面这种令人窒息的死亡,着实残忍。
但这是祖宗规矩,她也不敢置啄。
刚回到太子宫,焦红玉再也没忍住,一个腿脚发软,猝不及防跌坐在地。
她的声音还在发颤,看向琳琅,咬唇道:“姐姐,将来我是不是也要殉葬?”
刘婉茹没有焦红玉那么直白地问,但眼神里求生的渴望不比焦红玉的少。
“太子妃姐姐...”
刘婉茹虽然年纪比琳琅大一岁,但按照礼数,唤琳琅姐姐也正常。
她的话想问又问不出口,太子殿下如今风华正茂,问出来太晦气。
“你们都回去好好沐浴休息,太子活得好好的,你们可别犯忌讳。”
琳琅没有回答任何人的话,对焦红玉和刘婉茹摆摆手,郑重叮嘱。
这话在她跟前说,琳琅不会介意,但如果落在其他人的耳中,尤其是皇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如果被张妍知道她们开始惦记害怕朱瞻基什么时候死,估计吃不了兜着走。
焦红玉和刘婉茹虽然害怕,但反应过来,也知自己说错了话,纷纷受教地点点头,不敢继续多问,二人双腿发软,浑浑噩噩地被宫人扶了出去。
此次殉葬,除了背景强硬、年事已高的张贵妃,还有提前病逝的王贵妃和朝鲜贤妃李氏。
其余妃嫔几乎无一幸免,多达二三十人。
其中朝鲜妃嫔更是占据大半,灵前突然发出尖叫被强行堵住嘴的妃嫔,便是来自朝鲜的贡女安贵妃。
琳琅后来才知晓,这位安贵妃由于奋力挣扎,不愿意顺从地上吊,最后被几个内侍强行圈住脖子,最终上吊而亡。
安贵妃作为朝鲜贡女,虽然生得妩媚风情,早年被进贡到大明皇宫侍奉朱棣。
虽然得了贵妃的名分,但不太得宠,后来朝鲜再进贡贵女,以示他们的诚意。
安贵妃同父异母、正值妙龄的妹妹朴妃进宫。
据说这位朴妃年轻俏丽,性格还挺桀骜,性子不是特别温柔。
但朴妃也没因此得宠,如安贵妃一般,很快被朱棣忘到了角落里沉寂了。
早年的朱棣也许还会宠一宠朝鲜美人,但老年的朱棣只热衷于征伐疆土。
这一日在庄严肃穆的灵堂前,无数生命就这样被收割,给后宫的其他妃嫔们留下不小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