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之后沈小夏就回过一次沈家,那次还是因为要去深市进货,中途的时候顺便回了一趟家,在家待了几天。
那几天,除了陪伴家人,还出了一批空间里的存货,进账不少。
这次带江砚回来,是想商量下结婚的事情。
从最初的相识到现在,已经过了不少年头,两人早已认定了彼此。
江砚表面上说随沈小夏的意愿,他愿意等,心里早就急了,婚求了几次,这次好不容易等到沈小夏态度松动,立马就想把事情办了,生怕她哪天变卦。
初夏,南方的空气里已经带着潮湿的热意。
沈小夏站在家门口的石板路上,手心微微出汗,她身旁的江砚拎着大包小包的礼物,白衬衫的后背已经洇出一片汗渍。
“别紧张,”沈小夏捏了捏江砚的手腕,“我爸妈很好说话的。”
江砚深吸一口气,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他自诩也见过不少人物,很少有紧张的心情,此刻却觉得心跳快得像是要蹦出胸腔。
这是他第一次正式拜访沈家,说不紧张那是假的。
“我就是…”,江砚清了清嗓子,“就是怕你爸妈不喜欢我。”
看着江砚紧绷的样子,沈小夏噗嗤一笑,“他们又不会吃了你…”
她上前敲了敲门。
院门吱呀一声开了,沈母系着围裙站在门口,脸上绽开笑容,“哎哟,可算到了!火车晚点了吧?快进来快进来!”
江砚赶紧上前一步,规规矩矩地鞠了一躬,“阿姨好,我是江砚。”
“知道知道,小夏在信里都说了!”沈母上下打量着这个清秀俊逸的年轻人,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比照片上还精神!快进屋,你叔刚泡了茶。”
沈家的宅子是典型的南方民居,白墙黑瓦,院子里种着几株桂花树。
江砚跟在沈母身后,闻到厨房飘来的红烧肉香气,紧张的情绪稍稍缓解了些。
堂屋里,沈父正坐在藤椅上听收音机里的评弹。
这收音机还是沈小夏上次回来给他们带的。
见他们进来,沈父放下茶杯,目光如炬地打量着江砚。
“爸,这是江砚,”沈小夏拉着男友上前。
江砚又鞠了一躬,“叔叔好,这是我从京市带来的碧螺春,听说您喜欢喝茶。”
沈父接过茶叶,脸上的严肃表情松动了几分,“坐吧,路上辛苦了。”
大姐沈志红从里屋出来,身后跟着她丈夫李建国。
“这就是小妹的对象啊?”沈志红热情地招呼,“果然一表人才!”
李建国上前和江砚握了握手。
沈小夏看向他们,“今天不是要上班么?你们怎么过来了?”
沈志红拿食指点了她一下,“你带对象回来这么大的事,我们肯定是要到场的呀!”
沈小夏又问,“小虎呢?没带过来?”
提到儿子,沈志红笑着吐槽,“那皮猴子,现在能翻天,今天让他奶奶帮忙看着了,下次再带他过来。”
正说着,院子里传来一阵脚步声。
沈家大哥沈卫东和大嫂孙玉芬拎着菜篮子回来了,身后还跟着沈南南。
“哟,贵客到了!”沈卫东嗓门洪亮,把菜篮子往地上一放就过来拍江砚的肩膀,“小伙子挺结实啊!”
孙玉芬笑眯眯的上前打了声招呼,与沈小夏寒暄了几句,随后系上围裙往厨房走,“你们聊,我去厨房看看。”
沈南南站在一旁,打量着这个即将成为他姐夫的高个子。
江砚从包里掏出一份礼物,“南南是吧?这是给你的礼物。”
沈南南接过礼物道了声谢,“谢谢,…哥!”
姐夫什么的,他现在是不会叫的。
茶过三巡,江砚渐渐放松下来。
他发现沈父虽然话不多,但每次谈到国家建设时眼睛都会发亮。
“现在国家正需要你们这样的年轻人啊,”沈父抿了口茶,“我在厂子里的时候,最佩服的就是那些有文化的人。”
江砚谦虚地笑笑,“叔叔过奖了。”
快吃饭的时间,江砚主动去厨房帮忙,被孙玉芬笑着赶了出来,“你是客人,坐着等吃就行。”
“大嫂,我哪里算是客人,”看到案板上需要切的菜,江砚挽起袖子,“我帮您打打下手。”
孙玉芬惊讶地看着这个斯文的年轻人熟练地切起菜来,转头对沈小夏说,“小妹找了个好对象啊!”
菜烧好后,被端上桌,桌上摆满了南方特色菜:红烧肉、清蒸鱼、油焖笋、腌笃鲜……
江砚每样都尝了下,赞不绝口。
“小江啊,能吃辣不?”沈卫东夹了块辣椒放到江砚碗里,“试试我们这的特产。”
江砚面不改色地吃下去,额头立刻冒出汗珠,“好、好吃!”
沈小夏赶紧给他倒了杯水,“大哥你别欺负人!”
众人哈哈大笑,气氛更加融洽。
江砚虽然辣得眼泪都快出来了,心里却暖融融的。
饭后,李建国拉着江砚下象棋。
两人一边下棋一边聊些趣事,很快就熟络起来。
沈小夏在一旁看着,沈志红也坐在旁边织毛衣,时不时插几句话。
“你们打算什么时候办酒席啊?”沈志红突然问道。
江砚的棋子停在半空,脸微微发红,“这个…要看叔叔阿姨的意思,这次过来也是想要商量这个事情的。”
沈志红笑着点点头,“这事不急,你们先在家玩两天。”
晚上,江砚是和沈南南睡的。
第二天一早,江砚早早地就起床了。
到堂屋的时候,发现沈母已经在厨房忙碌。
“阿姨,我来帮您生火,”江砚蹲在灶台前,熟练地引火塞柴。
沈母和蔼地看着他,“小夏说你很勤快,果然不假。”
早饭是稀饭、咸菜和沈母亲手做的肉包子。
江砚喝了两碗稀饭,还吃了四个肉包子,边吃边夸,夸得沈母眉开眼笑。
饭后,沈父叫住了江砚,说想和他聊聊。
沈小夏想跟着听听,被沈母拉住了,“让你爸和他单独谈谈。”
房间里,沈父问他,“听小夏说,你现在自己搞运输?”
江砚点点头,有点不知所措,“叔叔,现在国家的政策…”
他话还没说完,沈父就打断了他,“你别担心,我没有觉得这事不好,你们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是好事,但是也要脚踏实地。”
江砚立马点头,“叔叔,我知道的。”
沈父又问,“以后打算在哪发展?京市?还是回你们老家?”
江砚思考了会儿,认真答道,“目前的打算是京市,以后的话,看夏夏想在哪,我都行。”
“彩礼方面有什么打算?”沈父直截了当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