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毅不知道冯去疾是看到了什么,所以能想到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简直莫名其妙,
蒙毅的看法与冯去疾完全相反,他想嬴政更希望乐安对于朝政的好奇更多一些。
想到之前讨论时,乐安嘴里精准地爆出,各国大致人口数量以及现状的自信从容,蒙毅就觉得心头火热。
消息实在是太精确了,这敌情探查的太详细了,他们行军打仗就需要这样的详细情报,才能每次带回更多的儿郎来。
“冯去疾临走之前看吾的眼神怪怪的,他是不是发现吾走神儿的事儿,不高兴了”
一想到冯去疾离开时那复杂难懂的眼神,乐安就控制不住的鸡皮疙瘩冒起。
“不是,他是发现吾看见你走神儿后却没把你叫醒,产生了些想法。”
嬴政到现在还记得,当时那小子先是震惊然后恍然大悟再到担忧的情绪转化,想想就觉得好笑。
然后乐安的重点在于,冯去疾确实发现了自己走神儿这件事儿,而不是对产生了什么想法有好奇,
当即不好意思的摸摸脸颊,很好不烫,肯定脸没红,
默默的在心里给自己点赞,可喜可贺,脸皮的厚度又增加了。
“吾下回再也不跟着你一块去朝会了,有什么事儿想知道了直接问你就好了。”
这次还真不是乐安想走神儿的,实在是各位大佬思维转换的过于速度,她乐安掉队了!
这个问题乐安还没从那儿想明白呢,下一个问题他们就已经讨论上了,
忙到最后,乐安什么都听了个一知半解,现在让她说说朝会上都讲了些什么,她压根就一个都说不出来。
有一种学渣,本想上课认真听讲,奈何实力不允许,莫名其妙脱离队伍不知不觉睡着了的尴尬。
韩王惊怒的站了起来,不敢置信的又问了一遍。“消息可靠吗?”
前来报信的人,头死死的地在地面。声音颤抖的将刚刚的话又重复了一遍。
“秦调动大批军队,向南阳而来”
听到了肯定的答复,刚刚还惊怒交加的韩王,突然间就像换了个人般,心平气和的坐下了。
“王上?”
“无事,你宣朝臣前来进谏吧”
“是!”
自从赵国被灭了以后,韩王就没再睡过一个好觉,
在梦中都在担心,秦国会对他发起进攻,现在秦真的发起了进攻,他反而踏实了。
先是自嘲般的笑了笑,随后韩王握紧双拳。
他韩国可不是秦想要就能要的,这可没有一个奸相可以和他们里应外合。
郭开在赵灭亡后,不仅没有受到凌辱,反而成了邯郸郡守。
其余的人就明白,这人是在不知不觉间被秦偷偷的策反了。
众人虽然对郭开这样的行为不齿,却又没有人真的过公开指责,
毕竟策反、拉拢、离间,是用在他们看好的人才身上,最有效的手段,没有一个人少用了。
“太子三思而后行呀,咱们万万不可参与其中呀!”
自从秦韩两国开战以来,燕太子就一直致力于劝说燕王派兵驻韩,可却没想到再一次遭到了阻拦。
开口的人见太子丹一副,你怎么也如此不明白的眼神,苦涩的摸了摸胡须。
他何尝不知燕太子此时的决定是对的,可是现实不允许呀。
“不知太子您是否看过关于秦军的战报?”太子丹面露不解,他自然是看过的,正因为看过了,才一直在游说父王出兵。
因为秦此时出征的只有30万人,韩王已然来信。
此次韩国可以抽掉20万人马,他们燕国若在出兵驻10万,魏国再来10万,忍术岂不是远远超过了秦兵,这一仗他们必胜呀。
听到燕太子的话,那人毫不意外,摇着头指了指自己的肚子,又指了指在场的诸位大臣。
“太子殿下并非只有您一人为国为民,吾等同样如此。
为了留住庶民,为了让他们安心,吾等也都竭尽所能的捐钱捐物,这肚子从事发到现在就没吃饱过”
这么说那人脸有些微的红晕,不是羞愧的,是心虚的,
这话中难免带了几分夸大,可这时候他也只能这么举例了。
“吾等都如此,太子殿下,你应该能想到军中的儿郎们,会是何等光景吧。
饿着肚子哪来的力气去打仗?可若让他们填饱肚子,又哪来的那么多的粮”
太子丹已经隐约地猜到,那人接下来要说什么,身体晃了晃却也无力阻止。
“可那大秦呢?先不说迁过去的流民种出来的田地还没有收成,单说之前收的粮,就足够填饱每一个战士的肚子了”
一群吃不饱饭的,对上一群吃的膘肥体壮的,哪怕人数上占优势,又怎么可能打得赢。
“必输的战争,又何苦让咱们的儿郎白白丧命呢!
是!韩燕魏三国向来守望相助,可那是在自身有余力的情况下,此时咱们没有呀”
听着最新战报,嬴政皱眉,韩王这次真的是孤注一掷了,
居然派出了30万兵马,燕魏两国就像说好了般,各出了5万,这一下子人数就超过他派出的30万了。
李斯率先站出来,他认为此次既然已经出兵,万没有半路撤回的,
若这样做,以后再派兵出征时,其他国家有样学样,他们何时才能一统天下?
此言一出,众臣纷纷响应,姚贾这位掌管全国财粮的更是直言。
“军队的钱粮,拨款的时候从未削减过,咱们的战士与那三国派出的乌合之众,不可同日而语,
此战就算人数不占优势,也是必胜之局”
嬴政见在场的诸位大臣,都迫不及待劝说的模样,只觉得好笑,
他皱眉是因为没想到此等恶劣情况下,其他两国还能出兵相助,而不是在犹豫这场仗是否继续。
“合纵抗秦守望相助,这确实是好计策,可是吾要让天下知道,在绝对的实力面前 ,再好的良计策也是无用的”
他从未因为公务太多,而疏忽于武艺锻炼,更是经常与各儿郎们在军营里共同训练,对于军队的战力如何,心中有数的很。
最重要的是,就算他的30万大军真的不敌那三国的40万,他还有兵可派,可那三国还有能力增加吗?
事实确实未也不出秦之所料,秦军所到之处,所向披靡,眼见韩国国都要被打穿,韩王高举王印,主动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