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权力之巅 >  第1473章 真正的为大局考虑

“没错,就是这个意思。”

宁则到连连点头。

“好,那我一会儿就给宋思铭打电话。”

严宇恒说道。

“我看你也别打电话了,还是直接去一趟青山吧,当面和宋思铭谈,诚意更足,效果也会更好。”

宁则到建议严宇恒。

“也对。那我现在就出发去青山,晚上还能宋思铭一起吃个饭。”

严宇恒听从了宁则到的建议。

“大大方方地吃,这是公事,可以报销,宋思铭要是有其他方面的要求,只要不是太过分,都可以答应,也不能让人家白忙活。”

宁则到又说道。

“明白了,宁市长,我一定把这件事办好。”

严宇恒当即起身,出发赶往青山。

登津和青山是接壤的。

登津市区和青山市区,直线距离只有一百多公里,登津市区和澜沧县的距离,就更近了,还不到一百公里。

只用了一个多小时,严宇恒就到了王寨乡。

车停在王寨乡政府门口,严宇恒才联系宋思铭。

不多时,宋思铭就迎了出来。

“严市长,您这突然袭击,搞得我有点措手不及啊!”

宋思铭热情地和严宇恒握手。

“正好路过你这,就过来看看你。”

严宇恒并不是一个擅长撒谎的人,这番说辞,可谓漏洞百出。

王寨乡与野坡镇的王野路修通之前,王寨乡的地理位置,就如同死胡同的尽头,去哪都路过不了王寨乡,

宋思铭心知严宇恒是专程过来的,却也没有戳破。

正好是饭点,宋思铭安排食堂开小灶,炒了几个菜,而后,和严宇恒面对面坐下,边吃边聊。

严宇恒怕直入主题,过于突兀,先是铺垫了一顿,而后,才提及络宁县的事。

“严市长,您对络宁县的六株保健品公司了解多少?”

宋思铭问严宇恒。

“六株保健品公司是络宁县的支柱企业,解决了大量就业,虽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但瑕不掩瑜。”

严宇恒说出自己对六株保健品公司的评价。

当然,更准确地说,是转述了登津市长宁则到对六株保健品公司的评价。

严宇恒都没去过络宁县,自身又能对六株保健品公司有多少了解?只能是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

“瑕不掩瑜……”

“我觉得严市长有点儿双标了。”

宋思铭直言不讳地说道。

“双标?”

“我哪里双标了?”

严宇恒皱了皱眉。

这可是一个非常严重的指控。

“三年前,严市长离开青山前,对国成园林绿化工程公司,可没有这么宽容。”

宋思铭说道。

严宇恒之所以调离青山,就是因为没有按照市委书记曾学岭的要求,把市内新建的绿化工程,外包给国成园林绿化工程公司。

其他人不知道这个内情,但宋思铭作为曾学岭的专职秘书,一清二楚,甚至还是直接参与者。

“六株保健品和国成绿化不能混为一谈吧?”

“六株保健品证照齐全,但国成绿化的工程资质却存在不小的问题。”

严宇恒辩驳道。

工程无小事,严宇恒不可能把市政工程外包给一个连资质都不全的工程公司,万一出了事谁都担待不起,哪怕市委书记打了招呼也不行。

也正是因为这份执拗,才导致了他仕途上的曲折,白白浪费了三年时间。

“可我记得,曾书记跟严市长说的是,再有一周时间,国成绿化的资质就齐全了,只需要把招标时间,推后一周。”

“但严市长,并没有等这一周。”

宋思铭讲起三年前的细节。

这个细节,严宇恒自然记得,他说道:“我等一周又如何?就算一周之后,国成绿化资质齐全,也是托关系走后门办下来的,有和没有又有什么区别?”

“那严市长又怎么确定六株保健品的证照齐全,是真的证照齐全?”

宋思铭反问严宇恒。

“这……”

严宇恒一下就被问住了。

“我没猜错的话,六株保健品应该不在严市长的分管范围之内,严市长也是受人所托,才大老远跑到这,跟我聊这个话题吧?”

宋思铭接着说道。

“对。”

严宇恒承认道。

“那严市长你就需要好好的想想了,你的信息源真的可靠吗?”

“六株保健品真是瑕不掩瑜?”

宋思铭问严宇恒。

“所以,你很了解六株保健品?”

严宇恒怀疑道。

“我不敢说我很了解,但是,至少比严市长了解。”

宋思铭清楚严宇恒的为人。

当年,为了恪守原则,宁宇恒差一点儿就被曾学岭弄到市政协当副主席。

真去了市政协,严宇恒的仕途就彻底断了。

宋思铭打心眼里敬佩严宇恒,便悄悄地给严宇恒通风报信。

于是,严宇恒找到了昔日的领导,领导一番运作后,赶在曾学岭动严宇恒前,把严宇恒调去了省统计局当副局长。

虽然也是冷衙门,但至少比市政协强多了。

宋思铭不相信短短三年,严宇恒已丧失本心。

他更愿意相信,严宇恒当这个说客,是被人忽悠了。

“那你跟我说说,六株保健品到底是一个什么情况。”

严宇恒同样了解宋思铭。

宋思铭并不是一个死板的人,如果六株保健品真的瑕不掩瑜,宋思铭不太可能是现在这种态度。

“那我就说说。”

宋思铭当即就把真正的事件经过,告知严宇恒。

同时,他也讲出了络宁县最初给的那版处理方案。

简单来说,记者丁向前被栽赃陷害是真实的,六株保健品公司虚假宣传,搞传销也是真实的。

但是,络宁县不想公平公正地处理,只想息事宁人,这才导致事情越闹越大,连法治周刊这种级别的媒体,也参与进来。

“保经济,保就业,可以,但也要有一个度。”

“像六株保健品这种的公司,就算能带动一百万人就业,该处理也要处理。”

“因为在这一百万人之后,还有一千万的受害者。”

“把六株保健品处理了,才是真正的站在大局考虑。”

宋思铭认真地对严宇恒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