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照灯的光柱已经扫了过来,胡天佑和老渔夫对视一眼,同时翻身入水。
胡天佑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只听“砰”的一声枪响,接着是小木船被撞碎的声音。
他在水下拼命游动,肺部像是要炸开一般疼痛。
终于忍不住浮出水面换气时,发现已经离沉船地点很远了。
巡逻艇正在沉船周围打转,探照灯扫过水面。
胡天佑再次潜入水中,向对岸游去。
不知过了多久,他的脚终于触到了河底的泥沙。
筋疲力尽的胡天佑爬上岸,瘫倒在草丛中大口喘气。
怀中的情报还在!
他摸了摸胸口,油纸包虽然湿了,但里面的情报应该没事。
胡天佑挣扎着站起来,环顾四周,发现自己在一片陌生的河滩上。
胡天佑拖着疲惫的身躯向远处隐约可见的灯光走去。
那是一个小渔村,几户人家还亮着灯。
胡天佑敲开最近一户的门,开门的是一位老妇人。
“大娘,我渡船落水了,能借个地方烤烤火吗?”胡天佑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可信。
老妇人警惕地打量着他,最终还是让开了门:“进来吧,先把衣服烘干。”
胡天佑感激不尽。
在火塘边,他小心地取出情报检查,幸好油纸包得严实,只有最外层有些浸湿。
他把情报放在火塘边慢慢烘干。
“年轻人,你不是本地人吧?”老妇人递给他一碗热腾腾的姜汤。
“我从南京来,要去……张集镇找亲戚,张集镇离这里还远吗?”胡天佑接过姜汤,热气熏得他眼睛发酸。
老妇人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倒是不远,这一带最近不太平,日本人在抓‘奸细’。”她特意加重了最后两个字。
胡天佑心头一紧,但老妇人接下来的话让他放下心来:“你安心在这睡一晚,明早再赶路。我们村子日本人刚来搜查过,短时间内不会再来了。”
胡天佑不知该说什么,只能默默喝完姜汤。
老妇人给他安排了一个简陋的床铺,他几乎是头一沾枕头就睡着了。
第二天天刚亮,胡天佑就醒了。
他告别老妇人继续赶路。
老妇人塞给他几个饭团:“路上吃,往北走十里有个三岔口,走左边那条路能到张集镇。”
胡天佑掏出三块大洋放在桌子上,深深鞠了一躬:“谢谢大娘!”
“你这是干嘛?快把大洋收回去,穷家富路,你留着用。”
胡天佑没说什么,转身上了路。
“真是个好孩子!”大娘拿起三块大洋,热泪盈眶。
按照老妇人的指引,胡天佑来到了张集镇。
这是一个热闹的小镇,街上人来人往,似乎暂时远离了战火。
他在镇上来回走了两遍,寻找那个烟摊,却一无所获。
正犹豫间,一个卖烟的小贩凑过来:“先生,买包烟吧?‘飞马’牌,新四……新到的货。”
胡天佑敏锐地捕捉到了那个差点说漏嘴的词。
他看了看小贩,对方眼神中有一丝紧张和期待。
“有‘大前门’吗?”胡天佑试探地问道。
小贩眼睛一亮:“有,不过得去后面拿,先生跟我来?”
胡天佑跟着小贩穿过几条小巷,来到一间普通的民宅前。
小贩敲了三下门,停顿,又敲两下。
门开了,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子出现在门口。
“这位同志要找‘大前门’。”小贩介绍道。
眼镜男子上下打量胡天佑:“明月几时有?”
胡天佑松了口气,接上暗号:“对影成三人。”
眼镜男子立刻热情地握住胡天佑的手:“可算等到你了!我是苏北根据地联络处的老王。”
胡天佑如释重负,终于找到了组织!
他迫不及待地从怀中取出情报:“这是从南京带出来的重要情报,必须尽快交给首长!”
老王郑重地接过情报:“你辛苦了!首长正好在镇上开会,我这就带你去见他!”
在镇子边缘的一间不起眼的农舍里,胡天佑见到了苏北根据地的首长——一个四十多岁、面容坚毅的中年人。
首长仔细阅读了情报,脸色越来越凝重。
“这些情报太重要了!”首长拍案而起,“日军计划在下个月对苏北根据地发动大规模扫荡,兵力部署和进攻路线都在这里!胡天佑同志,你立了大功啊!”
胡天佑却没有丝毫喜悦,他想起了李文明:“首长,这情报是李文明同志用生命换来的,而我……我误杀了他……”他的声音哽咽了。
首长拍拍他的肩膀:“李文明同志的事我听说了。他是真正的英雄,深入虎穴,忍辱负重,你也不要自责,在那种情况下,谁也无法判断真假。”
胡天佑一脸凝重地看着首长,缓声问道:“李文明同志家里还有什么人吗?我想尽一点自己的责任。”
首长的眼眶渐渐湿润,他强忍着悲痛,声音略微有些颤抖地回答道:“李文明同志是一个孤儿,他十一岁就参加了革命……”
说到这里,首长突然停了下来,似乎难以继续说下去。
他的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般,发不出声音。
胡天佑静静地听着,心中愈发沉重。
当他听到“孤儿”二字时,一股强烈的同情涌上心头。
他能够想象得到,一个十一岁的孩子,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是如何独自面对生活的艰辛和困苦。
首长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自己的情绪,但泪水还是不听话地从眼角滑落。
他接着说道:“李文明同志从小就吃了很多苦,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对革命的信仰和追求。他在战场上英勇无畏,为国家和人民立下了赫赫战功……”
首长的话语再次被哽咽打断。
胡天佑看着首长那通红的眼圈,心中的悲伤也如潮水般袭来。
他不禁想起了李文明同志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场景,想起了他为了国家和人民所付出的一切。
终于,首长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悲痛,泪水像决堤的洪水一般涌出。
胡天佑也早已泪流满面,他为李文明同志的遭遇感到痛心,同时也对他的英勇事迹充满了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