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平帝面上难辨喜怒,薛寒却从这第一个问题里听出了这位帝王的心思。
若关心他和阿蘅的生死,不会上来就质问为何才回京。
“回禀陛下,为了摆脱西姜追兵,臣与随云县主一同跳下悬崖,侥幸未死但身负重伤,一养好身体就片刻不敢耽误赶回来了……”
“你可知,你们惹了多大祸事?”靖平帝语气更冷了。
“臣不知。”
“不知?”靖平帝扬声,“你们杀了西姜公主也就罢了,还杀了一位王子,导致赤焱王子的父王率兵进犯大夏,挑起两国战事,令大夏内忧外患,雪上加霜……”
薛寒眼神冷了冷,垂下眼眸:“回禀陛下,赤焱王子是被朵雅公主所杀,想来是朵雅公主一方为了避免得罪赤焱王子部族,推到了我们身上。”
靖平帝听了,表情几乎没有变化:“赤焱王子在追杀你们的时候死了,不是你们杀的也成了你们杀的,难道他们会相信大夏的解释?”
面对靖平帝的质问,薛寒很想说,不相信又如何呢?
但他与阿蘅不是能飞天遁地的神仙,这话自然不能说,只是淡淡悲哀涌上心头,让他只有沉默。
靖平帝看向秋蘅,没有叫随云县主,而是喊她的名字:“秋蘅。”
“臣女在。”
“朕一直以为你只是比寻常女子多些灵活力气,竟没想到你有这么大的本事。”
秋蘅冷静道:“人到绝境,都是被逼出来的。”
她与薛寒做了什么,靖平帝得来的消息都是出自西姜,对其真实性本就存疑,她自不会上赶着承认她比靖平帝想得还能打能杀。
“那杀西姜王呢?”靖平帝微挑眉梢,紧盯着秋蘅,“你鼓动容宁这么做的?”
秋蘅抿了抿唇。
这话中恶意太过明显,是要让她背上杀死西姜王的主谋之名。
可是,杀西姜王是什么十恶不赦的罪过吗?
秋蘅只觉可笑。
先生你看,是你错了呢。如此昏君多活上几年十几年,恐怕不会如你所想使江山平稳传递给你匡扶的新君,而是让大夏更快灭亡。
江山社稷被这样的昏君多糟蹋几年,也许连南逃又撑了几十年的机会都没有。
果然要好好留着薛全,等他给昏君喂药。
这么想着,秋蘅看了薛全一眼。
此时殿中所有人注意力都在秋蘅与薛寒身上,薛全自不例外,被秋蘅突然看了一眼,人都愣了。
怎么,要他帮着求情?
异想天开!痴心妄想!白日做梦!
没有这死丫头,薛寒就不会去西姜,更没有后来这么多祸事,他恨不得弄死这害人精。
薛全闭紧嘴,回给秋蘅一记眼刀。
秋蘅收起思绪,回答靖平帝的问题:“杀西姜王是容宁公主所愿,亦是臣女之所愿。”
靖平帝微微摇头。
这丫头还真是伶牙俐齿,滴水不漏。
可惜这件事不是靠嘴巴说能过去的,除非西姜对大夏的进犯停了。
“来人,暂把薛寒与秋蘅押去大理寺狱,等议过后再作定论。”
薛寒与秋蘅对视一眼,齐声道:“叩谢圣恩。”
很快二人被押往大理寺,靖平帝急召众臣来议事殿商议。
接到口谕的大臣无不大吃一惊。
薛寒和秋蘅竟然活着回来了!
等到众臣齐聚殿中,靖平帝便道:“都说说吧。”
很快有人提议:“陛下,西姜进犯皆因薛寒、秋蘅而起,或能以这二人安抚西姜,平息战乱。”
这些日子关于西姜的议事就没停过,已经有大臣试探提出把容宁郡主送去西姜赔罪了,只是被靖平帝驳了。
薛寒和秋蘅活着好啊,活着才有用。
薛全默默听着,心中一凉。
他就说这香火随时要断。
站出来求情?至少这种场合不能。
靖平帝深深看了提议的大臣一眼,暗暗点头。
想要平息战乱,要么打,要么谈。东南和北齐那边还打着呢,西姜这边自是能谈则谈。
谈的话,大夏就要有所表示了。把容宁送去赔罪,不到万不得已他不想这么做,也许送薛寒、秋蘅过去就差不多了。
“陛下,臣以为不可。”严御史站出来。
靖平帝示意他说下去。
“如今百姓都在议论西姜之事,对西姜毁约愤愤不平,对薛寒等人杀西姜王、杀西姜王子拍手称快。若把薛寒、秋蘅二人送去西姜换取西姜停战,恐怕难平民意啊。”
靖平帝一听,迟疑了。
见靖平帝犹豫,赞同者与反对者纷纷各抒己见,拉扯不停。
薛寒与秋蘅到了大理寺,因男女有别,押往不同牢房。
薛寒走着走着,脚步一顿。
铁栅栏内的永清伯也看到了薛寒,窜过来扶着铁栏震惊问:“薛寒,你还活着!”
薛寒在宫中见到薛全时还以为靖平帝没理会他们的亲友,发现永清伯在牢里也觉意外。
“秋蘅呢,她活着吗?”
“阿蘅没事。”
永清伯听了这消息完全不觉高兴,反而有种天塌了的感觉。
蹲了这些日子大牢,他有点琢磨明白了,六丫头要是死了,今上把他关一关,除爵应该就差不多了。可六丫头要是活着,那就难说了。
被西姜千军万马包围都负伤跳下悬崖了,怎么就还活着呢!
“她在哪儿?”
“去另一边牢房了。”薛寒虽看不上永清伯,眼下只能问他,“伯爷是因为我们在这里?可还有其他人?”
永清伯登时哭了:“只有我!”
“走了,走了。”狱卒催促。
薛寒往前走去,留下独自一间牢房的永清伯伤心欲绝。
秋蘅与薛寒是上午面圣的,等到下午,他们活着回来被打入大理寺狱的消息差不多就传遍了。
老夫人收到消息时抚掌大笑:“我就知道六丫头没事的!”
老太太连日来的担忧一扫而空,笑声大得把停在窗台外的家雀儿都吓跑了。
秋三老爷高兴得呜呜哭,不停用衣袖擦眼泪:“母亲大人英明!”
“就说让你不要无头苍蝇乱撞。”
“是是是,母亲说得对。”
老夫人当即道:“老三,趁天还没黑,你多带些东西去大理寺,看能不能见到蘅儿。”
? ?感谢书友成为本书的舵主,感谢订阅、投票、打赏的书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