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结束,李纤云大着肚子,从江阴赶了回来,因为太上皇要入皇陵了。
皇陵从皇帝登基那天就开始修了,萧由用一个冬天的时间只是收个尾而已。
如今已经修完,择日就把太上皇安葬入陵寝。
至于太皇太后,其实不用等,因为先皇在安葬的时候,给她留了位置。
只需要安葬在先皇的陵寝边上就行了。
等太上皇和太皇太后都安葬了,太后才真正的松了口气,这件事终于过去了。
一开春,辽东就迎来了源源不断的移民。
全国各地,佛门的清理已经如火如荼,全国大的寺庙都在被清理。
该死的等到秋后,无罪的强迫还俗回家种地,有罪还不至于死的,全都流放辽东。
辽东真的缺人。
无论是铁矿还是炼铁厂,或者是金矿,尤其是屯田最为缺人。
而这次发配到辽东的,大部分都是青壮。而在辽东的地图上也多出许多奇怪的名字。
比如和尚屯、和尚集、方丈沟,还有尼姑山。全都是用这些人命名的新的屯田地点。
当然跟他们毗邻的,可能就是佐佐木营、渡边营、犬生营,等等有瀛洲特色的名字。
因为这里就是瀛洲奴隶的屯田所,有的名字是以前他们的领主,有的是他们中某个人。
而且还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
这些瀛洲奴隶,非常听话,干活也任劳任怨,根本没有逃跑的人。
而那些发配过来的和尚和尼姑,却需要用保甲法控制,五人一伍相互监视。
但是仍然阻挡不了有些人逃跑。
跑了其实也没人管,因为他们根本不懂辽东的地广人稀,尤其是屯田的地方。
离开聚居地,最大的可能就是喂了野兽。
安排完刚来的流放者,沈慕归带人顺势巡视了春耕情况,顾道不在,他主要负责。
辽东的土地肥沃,前两年屯的田已经变成了良田,可以预见秋天的丰收。
巡视完春耕,他又去了兵工厂。
瀛洲来的奴隶果然好用,学会制作枪管的手艺之后,干活兢兢业业,而且干得越来越熟练。
有了枪管,新的燧发枪开始呈批出产,辽东军部分军队已经开始换装。
“辽东的家底越来越厚了,辽东军横扫天下的本钱,已经越来越丰厚了。”
沈慕归满意的说道。
从外面回来,沈慕归却要送别楚矛。
大量的铜钱还有火药被装上船,除此之外,还装了大量以前辽东军淘汰的甲胄、以及长矛等兵器。
这些东西,现在的辽东军不屑一顾,但是拿到瀛洲,非常受城主的喜爱。
一样可以换来大量的金银和奴隶。
“瀛洲的奴隶很好用,这次去可以用铜钱和兵器,挑拨他们的城主相互掠卖人口。”
沈慕归跟楚矛说道。
“你这招有点缺德啊,这掠卖奴隶一旦开始,怕是再也无法停止了。”
楚矛说道。
“呵呵,你看那些奴隶给口吃的就玩命干活,可见原来过的是什么日子?”
“这是在帮他们脱离苦海,积德行善那!给辽东当奴隶,是他们的荣幸。”
沈慕归笑着说道。
楚矛琢磨了一下,点了点头。
“你说得很对,在瀛洲,一个武士可以随意用村民试刀,村民还要感觉荣幸。”
“来咱们这种地,他们算是过上好日子了。”
楚矛拜托沈慕归,把怀孕的老婆润香,送到镇守府陪伴两位夫人,他则扬帆出海。
巨大的船队后面,跟着的是各家商队的船只,这次出去的比回来的多出一倍。
商人逐利,只要海外的利益够高,那他们就会主动增加投入。
以后场面会越来越大。
送走了楚矛,刚回到镇守府,白隆的使者就到了。
当初顾道答应白隆,在北方筑城,现在的城已经建造好了,取名兴安城。
白隆派出使者,是想要邀请顾道过去,一起庆祝他的王帐搬进兴安城。
顾道不在,使者想要邀请沈慕归去。
“好,我一定去恭祝王爷王庭搬迁。”沈慕归直接答应了。
有了固定的王庭好啊。
好好的游牧民族,不去游牧了,反而想要安定下来,这是好事儿。
想要安定就不闹事了,再想要闹事,直接打你王庭,到时候你就知道疼了。
无论游牧民族也好,还是大乾这种国家也好,首都都是重要的政治中心。
一旦被攻陷,那就是巨大的士气打击,白狄现在还不明白的道理。
等他们习惯了固定王庭,就明白其中的重要性了。
以前打北狄,都是满草原的追着打,如果不是上次把他们关在陇州,根本灭不掉他们。
“王爷说,王庭空虚,百物短缺,希望大人能带着商队一起前往。”
使者又提出要求。
“没问题,我这就通知辽东的商人,让他们先行过去,等王爷搬迁之日,定然满城热闹。”
沈慕归笑着说道。
使者满意而走没多久,箕子七州镇抚使吕幢来了,这次来还是借贷款的。
上次借了三十万两,全都变成了农具、种子和各种其他的物资。
去年秋天箕子七州用矿石、粮食、还有其他的物资,偿还抵消了欠款。
除此之外,还能给朝廷送十万两税收。
吕幢也是没办法,提拔他的李重死在了江南,现在朝廷的太后和小皇帝,对他是什么态度不敢想。
他吕家可是把所有人和精力,都投入到了箕子七州,如果朝廷把他调走,对整个吕家都是灭顶之灾。
虽然他的女婿是陆端,刚当了礼部尚书,但是依旧觉得不把握。
所以箕子七州没有完全恢复之前,依旧不得不勒紧裤腰带,给朝廷送去十万两银子的税收。
然后今年的投入又没钱了。
他不敢跟朝廷要,只能再次来辽东借钱。同时也是跟顾道表达,他是顾道这条船上的。
沈慕归自然热情接待。
当场就给他批了四十万两银子的贷款,这些钱吕幢是带不走的,全都会花在辽东变成物资。
现在的辽东,经过顾道的布局,和沈慕归等人的不懈努力,实际掌控的地方非常多。
北控白狄,牛羊战马源源不断进入辽东。
东镇箕子七州,七州的粮食、矿产、全都流入辽东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
南面山东的李家叔侄也早就臣服,辽东商队和银行在山东遍地开花,经济上已经逐渐被控制。
海外还有瀛洲这个大后方。
“辽东的王霸之地已经成了,辽东军也磨刀霍霍,就等着顾公横扫天下了。”
每次看完家底,沈慕归都会生出这样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