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我的娱乐时代 >  第564章 1984年4月26日

1984年4月26日,在**广场举行仪式欢迎南希及里根一行。罗纳德来华并不能影响王浩电影的拍摄,通过一天一宿的布置,京科大片场已经布置完毕。

拍摄的外围已经被隔离开,还有警察在巡逻。燕影厂给联系了大量的群演,其中各种肤色的都有,还得是燕影厂啊。

这边的热闹也是吸引了不少人,可惜他们都被拦在了外面。王浩没有举行什么开机仪式,直接就开始了拍摄。

王浩对于演员的语言要求很简单,各自说各自的母语,之后再配音。

“濮存熙和阿部宽你们两人一会儿就用你们的母语交流就好。拍摄的时候台词记不住不要紧,你们两个的台词对不上也不要紧,一切要表现的自然,反正最后也是要配音的。

所有的表情动作按照我刚才告诉你们的拍摄,拍摄过程中我没喊停你们是不许停的。台词记不住就说大概的意思,大概意思记不住你们就看着聊天,听不懂不要紧,加一个语气助词哇,这样你的对手演员就知道该自己接话了。

旁边有负责提词的,忘记台词的时候偷看下再接着拍,你们不用担心拍摄的问题,大的问题我会切换空镜头或,打电话的时候也可以切换到电话另一方的演员。你们只要记住我没喊停谁都不许停!”

“好的王导!”嗨,监督!”

王浩坐到监视器前面,剧组人员各就各位。

“开始!”

濮存熙在打电话,阿部宽在一旁打电话,濮存熙表现的很自然,穿着一身阿玛尼的他还烫了个发型,看起来特别的帅气。阿部宽演戏经验还是差,不过他是个小跟班,他紧张的样子倒也和他的角色相匹配。

摄影机外面两侧都有人举着提词板随时给两人提示,在自己的地盘就是人多,按照顺序排列根本不怕他们记不住台词。

阿部宽第一个忘词的,不过他也挺机灵,挠了一下头发就看到提词板上的台词继续说。这一段的长镜头对两人考验很大,濮存熙也忘词了,一边打电话一边扭下脖子就接着说台词。

随着时间的拍摄,两人记住的台词越来越少,本身就是鸡同鸭讲,两人谁也听不懂对方说什么。现在就开始自编自演阶段了,动作表情够用,台词王浩能听懂,两人都聊跑偏了,只能通过发出语气来接话了。

冯晓刚再拍少儿节目,除了少儿节目拍摄时间被王浩抓包了。他在旁边佩服的不行,在那自言自语的说道:“王导太牛了,两个演员都不知道对方在说什么还能拍成这样,真是又学到了一招。”

赵秋雨虽然学的是法律,可是她的外语可是非常好的而且会好几门外语,毕竟父母都是外交的,所以她在修法时候也有一个优势能给同事们翻译外国法律参考。这也是王浩之前把他塞进专利法小组的一个最大优点。

她是能听懂两人说什么的,正拍摄呢,提词器扫一眼也没法记住多少台词,两个演员现在就根据台词长度和大意在说台词。

很多都对不上了,还在尽力表演呢,看得她想笑又不敢,憋的肚子难受,这会的多有时候也不是好事儿。

陈飞燕今天也挺克制,搂着赵秋雨小声咯咯咯的笑着,把头埋在赵秋雨的肩膀上,显然是笑的不行了。

陈淑英这边由于出访人员增多,所以还得等两天出发,作为电影的制片人今天当然也到场了。她看着儿子淡定的在那里看着监视器,对于这个不省心的儿子也是非常的佩服,这要是自己拍摄早就不淡定了。

一条拍摄结束之后,王浩走了过去拍了拍濮存熙和阿部宽的胳膊:“挺好,拍摄的不错,一条坚持下来了。

时间紧任务重,台词没有背下来不怨你们。我看了一下子你们两个人,虽然台词有些没对上,但是说话的语气和长度够用。

本身这部电影最后都得用配音,影响不大,阿部宽你有些紧张去补下妆。补完妆之后,咱们接着拍。

等阿部宽补完妆之后,刚才的场景重新拍摄,拍了4遍确认能用之后,王浩就开始进入下一部分。

王胜利问陈淑英:“咱儿子拍的什么乱七八糟的呀,他不会拿这玩意儿忽悠他老子吧?这台词明显都有不一样的地方这能行吗?”

陈淑英一身干练的工作装,抱着肩膀对王胜利说道:“你也知道电影是剪辑的艺术,他这部电影里面演员就有3种语言,拍摄完之后肯定是要配音的。你儿子那么闲在这拍电影糊弄你。”

“他之前拍电影我也不是没看过,你拍电视剧我也不是没看过,那对于台词要求还是很严格的。

我看他现在拍摄只看演员的动作、表情、台词的长短。还真是像你说的,之后全得重配。”

陈淑英小声的和王胜利说:“他拍的这部电影本身就是一个借口,演员昨天才拿到台词上哪背去?

今天的拍摄也没有背台词的时间,现在这个镜头工作人员布置完毕之后就开始拍摄。演员只有那么短短的几分钟时间也就能背个大概。

这里也不需要转场,他现在拍摄都是顺拍。主要演员的演技和台词长度过关就可以。

你看他拍摄这里是长镜头,周边还有几台摄影机呢?通过剪辑之后,效果就不一样了。

而且咱们儿子有个优点,就是这部电影就像印在了他的脑袋当一样。你看他拍摄电影,虽然一个镜头拍好几遍,他只是为了留够剪辑的素材,但是他没有拍摄多余的浪费胶片。

很多导演拍摄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想法一多,就会多拍一些镜头。而咱们儿子的目的非常明确。这次的拍摄只要摄影机一开,中途不会改变想法。你看这个镜头的拍摄,其实就是上一个镜头的查漏补缺。

如果他觉得素材够了,这个镜头就过了。大部分导演是没有他这个能力的。

你发现没,咱们也陪着他拍过几部电影。但是他基本没有过补拍。零星的补拍他也是为了追求更好的效果。

他拍摄电影的目的非常明确,商业片就是为了赚钱,艺术片就是为了冲奖或者捧人,从来不会这个追求那个追求的。

你看着吧,这部电影一定有很多的穿帮镜头。但是你看他现在的样子,根本就不在乎,这部电影对于他来说就是遮事儿和赚钱的。

有些观众可能会对他这种不负责的态度不喜欢,但这也是其中的一部分观众,而且是少部分。大部分人喜欢看他商业片的观众也不会在意这一点。

你看他选择的那个电话亭的位置是在阴影部分,所以他拍摄的时候很少受日光的影响。按照他现在拍摄的速度,我估计7天都用不上。”

这还真让陈淑英猜对了。空镜头以及不重要的镜头,比如狙击手在楼上狙击的时候这些镜头,王浩会提出要求让金岩和冯晓刚他们去拍摄。到时候只要洗出来好好看效果可以用就OK了。

燕影厂场冲洗的随时待命,这边拍摄完的胶片,就会送过去那边就会立即冲洗出来。

而且王浩给女主角和女配角都加了戏,松板庆子专业的室内船戏,男主角与何情在酒吧**的戏份。

两段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加起来也有10分钟的戏份。这部分的戏份将由相米慎二晚间来拍摄,这方面他还是比较拿手的。

而王浩拍电影可没有什么8小时工作制,只有摩根弗里曼和一些群演是美利坚人,他们还没有那个胆量和王浩要求8小时。

考虑现在的日照因素,所以白天要拍摄9个多小时,夜戏的演员都是国内和本子的演员,以及群演更没有这些臭毛病。

为了剪辑方便王浩拍摄这部电影,也没有大小屏同时播放的剪辑。那么另一端接电话,也会减少室外拍摄部分的时间。

电影的继续拍摄,王浩用远景拍摄打电话的过渡阶段。送餐员,女盲流等镜头,也多采用侧面对话。这样即使濮存熙说错了台词也不要紧,因为根本看不到口型。

之后拍摄特写镜头,这让他拍摄起来更节省时间,对演员要求也不是那么高。反而是王家的亲属有些影响拍摄进度,毕竟他们从来没有出镜过,还好磕磕绊绊的也过去了。

这部电影王浩准备拍摄85分钟左右。王浩计算了一下,他今天一天拍摄的大概能剪辑出20分钟,晚上他们将会拍摄那10分钟室内戏份。

一天晚上拍不完,可以拍两天晚上,这个不用着急。因为毕竟这部电影大部分时间都是白天发生的,拍太晚影响演员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