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入京,皇上对他十分信任,特意为他准备了一场盛大的庆功宴,邀请了众多皇亲国戚前来参加。
宴席之上,众人纷纷向安禄山敬酒,祝贺他的战功。而杨国忠则心怀鬼胎,他提议为安禄山的大儿子安庆宗结一门皇亲,希望借此将安禄山留在京城,以便削弱他的实力。
与此同时,在寿宴的另一角,沈珍珠正暗自观察着宫中众人腰间佩戴的令牌,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线索。然而,她看了半天,却一无所获,心中不禁有些焦急。
突然,沈珍珠灵机一动,她觉得或许可以去尚宫局看看,说不定能在那里找到她想要的东西。于是,她趁着众人不注意,悄悄地离开了宴席,朝着尚宫局的方向走去。
然而,就在沈珍珠快要到达尚宫局的时候,她却意外地遇到了安禄山。安禄山看到沈珍珠,露出了一丝惊讶的表情,他说自己在宴席上一直没有看到她,还以为她没来呢。
沈珍珠心中一紧,她不知道安禄山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但她还是强作镇定地与他寒暄了几句。安禄山似乎看穿了沈珍珠的心思,他提醒沈珍珠,此时贸然闯进尚宫局绝非明智之举,很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沈珍珠听了安禄山的话,心中有些犹豫。她知道安禄山说得有道理,但她实在不想错过这个机会。于是,她向安禄山请教,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她顺利进入尚宫局。
安禄山看着沈珍珠,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个狡黠的笑容。他说,自己可以帮沈珍珠这个忙,但不是白白帮忙。只有当沈珍珠当上了广平王妃,对她有利,对自己也有利的时候,他才会与她谈判。
沈珍珠顿时明白了安禄山的意思,她意识到安禄山从来都不是一个会白白帮忙的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安庆绪命人偷偷给沈珍珠递了一张纸条,约她见面。纸条被红蕊发现后,她迅速将其烧掉,以免被他人发现。然而,这一举动却被崔彩屏安插在珍珠身边的人看到了。
崔彩屏得知此事后,心生一计。她让紫涵去引李俶前往约定地点,而不是使用自己的人,以免引起李俶的怀疑,虽然自己不喜欢李俶,但是给李俶和沈珍珠添乱她还是乐意看到的。
安庆绪在约定地点等待着沈珍珠的到来。当他看到沈珍珠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他告诉沈珍珠,目前还没有找到沈安的下落,这让沈珍珠十分担心,泪水不禁夺眶而出。
安庆绪见状,连忙安慰她,告诉她不要过于担心,自己一定会尽全力寻找沈安的下落。
就在这时,李俶恰好赶到了约定地点。他看到珍珠和安庆绪在一起,而且沈珍珠的脸上还挂着泪痕,心中顿时升起一股怒火。
李俶二话不说,拉起沈珍珠的手就要离开。安庆绪见状,急忙阻拦,想要解释一下。
然而,沈珍珠深知李俶已经生气了,她连忙对李俶说道:“这是我们夫妻之间的事情,我会向你解释清楚的。”
回到王府后,沈珍珠向李俶解释道,自己自幼便与安二哥相识,他的母亲和自己的母亲是好朋友。
然而,李俶听到沈珍珠一口一个“安二哥”,心中的怒火反而更加旺盛了。
太子的女儿李诺,本是一个性格直爽、风风火火的女子,她整日沉迷于习武,对琴棋书画等女子应学之事毫无兴趣。然而,命运却将她与杨国忠的外甥郑巽联系在了一起。
尽管李诺对这门亲事百般不情愿,但太子却无可奈何。因为杨国忠在朝中权势滔天,太子为了维护与杨国忠的关系,不得不将女儿许配给他的外甥。
而郑巽呢,他是一个典型的纨绔子弟,整日游手好闲,一事无成。太子对郑巽的为人可谓是心知肚明,但为了顾全大局,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天,李诺如往常一样在练马场练习武艺。突然,她听到了郑巽那轻浮的言语,心中顿时燃起了怒火。她决定给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一点颜色看看。
于是,李诺心生一计,巧妙地将郑巽引入了树林中。郑巽见四周无人,更加肆无忌惮地对李诺出言不逊。李诺忍无可忍,终于出手,将郑巽狠狠地吊打了一顿。
与此同时,另一边的安禄山得知了自己的儿子安庆绪因为沈珍珠和广平王发生了争执,不禁怒火万丈。他认为安庆绪的行为简直就是在给自己找麻烦,于是对安庆绪一顿痛骂。
毕竟,如今的安禄山一心想要和太子拉近关系,而安庆绪与太子的争吵无疑会打乱他的计划。然而,安庆绪心中也是满腹委屈,他深爱着沈珍珠,实在担心她回到广平王身边会受到委屈。
郑巽满脸青紫,像个猪头一样,一瘸一拐地去找他的表叔杨国忠哭诉告状。
杨国忠看着郑巽这副惨样,心疼不已,心中暗骂李婼实在是欺人太甚!毕竟打狗还得看主人呢,这李婼居然如此不把他杨国忠放在眼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杨国忠强压着怒火,问郑巽:“巽儿,你可还愿意娶那李婼?”
郑巽连忙点头,他心里其实早就对李婼恨之入骨了,之所以还愿意娶她,就是想等李婼嫁过来之后,再好好地折磨她、欺负她,以报今日之仇。
杨国忠见状,心中稍安,点头道:“好,既然你愿意,那表叔我定要为你讨回这个公道!”
说罢,杨国忠便带着一群家丁,浩浩荡荡地往太子府而去,他要让太子给个说法!
太子得知杨国忠前来兴师问罪,心知不好,连忙出来迎接。
杨国忠一见太子,便怒气冲冲地指责道:“太子殿下,郡主也太无法无天了!竟然将我的侄子打成这副模样,您说,这事儿该怎么解决?”
太子心中暗暗叫苦,他知道杨国忠在朝中势力庞大,自己得罪不起,于是连忙赔笑道:“杨大人息怒,此事确实是婼儿的不对,我定会给您一个满意的交代。”
杨国忠冷哼一声,道:“好,那我就等着太子殿下的交代!”
太子无奈,只得答应杨国忠,会尽快推进李婼和郑巽的婚事。
李婼得知此事后,自然是一百个不情愿,她找到父亲,哭闹着不肯嫁给郑巽。
李俶也赶来劝解父亲,他说:“父亲,东泽布已经被回纥可汗默延啜抓捕,不日就会押回京城,东则布手上有杨国忠叛国的证据,我们何不以此要挟杨国忠,让他不再逼迫婼儿呢?”
太子却摇头道:“儿啊,为父这样做,并非只是为了让杨国忠消气,而是你妹妹的所作所为已经引起了杨国忠的怀疑。如果我们不尽快让杨国忠打消戒心,早作准备,到时候我们可就被动了啊!”
李俶闻言,也不禁感到一阵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