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希望自己的子孙能够比其他人强壮、智慧乃至拥有良好的性格等品质,但如果变成了非人的怪物,他是难以接受的。
刘宽则又道,“其实在微臣来大明之前,已经有些科学家在动物身上进行基因编辑试验——这些动物要么会出现畸形,要么身体反而变得脆弱,并在远低于寿限的年龄死去。”
“人类的基因是通过数百万年,甚至可以说上千万年乃至数亿年的时间衍变而来的。”
“人类想要真正洞彻基因的所有奥秘很难,若只是掌握了其中一小部份,就在上面动手动脚,多半会反受其害。”
“当然,基因技术也并非完全都是害处——后世很多国家都支持利用基因技术治疗一些疾病,尤其是不治之症。”
听到这里,朱元璋不禁感慨道,“若是大明有基因治疗技术,咱妹子的病应该能治好吧?”
刘宽道,“太后之病症并不涉及基因问题,以臣穿越大明前的后世医疗技术,就差不多能治疗好,至少可以延长数年乃至十数年的寿命。”
无论是后世的基因技术还是高超的医疗器械及技术,对朱元璋来讲都是求而不得之物,故而听到此处,他情绪有些低落。
他于是问:“可还有别的新闻?”
刘宽道,“还有一则新闻——国内一家智能机器人公司,制作出了一款外观上与真人几乎无异,而且在互动表现中也十分接近真人的拟真机器人。”
朱元璋道,“我记得你当初曾说过此事,似乎不算是新闻吧?”
刘宽道,“后世确实一直在发展拟真人类的智能机器人,但在臣穿越前,已知的各种智能机器人不论是在外观上,还是在智能方面,跟真人仍有明显的差距,可以轻易与真人分别出来。”
“但方才那个新闻的视频臣看了眼,里面的拟真智能机器人看着和真人几乎无法分辨了。”
“这倒是和几十年前白头鹰国出的一款游戏背景很像。”
“怎么又涉及到游戏了?”朱元璋不解。
刘宽笑道,“其实后世中国的很多科技发展,都跟白头鹰国影视、游戏中虚构的‘未来科技’有关,比如当初臣曾在视频中展示过的无人机蜂群,又比如说电磁枪、激光武器等。”
“白头鹰国那款关于智能机器人的游戏,叫做《底特律·变人》,讲的便是在未来世界,人类发明出了外姓、智能与人类十分接近,甚至在智能方面还有所超过的拟真智能机器人。”
“然后其中一些机器人因为各种原因,突破了某种界限,获得了真正的智能,也即是像其他生命一样的自主性,不再受人类控制。”
“随后,游戏中机器人为了反抗人类的压迫与控制,便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的暴动,并最终发展成为机器人与人类的战争。”
机器人暴动?
朱元璋想象了一下,一台机器反抗人类的场景,一时间神色古怪之极。
随即感慨道,“后世之事还真是此时难以想象的。”
刘宽笑道,“臣还看得到一则更不可思议的新闻——说是欧洲有个研究所,在‘人造子宫’方面又有了重大突破,意味着人类离掌控生育又接近了一大步。”
“人造子宫?!”朱元璋瞪大了眼睛。
这个词一听就知道什么意思,正因如此,他才震惊。
刘宽解释道:“某些孕妇因身体、意外等原因,可能会在胎儿不足月的情况下早产。”
“而早产儿要么会直接夭折,至少也会体弱多病——后世医疗条件达到一定水平后,便会模拟女子子宫,嗯,也即是母胎环境,让早产儿能在类母胎环境中继续发育一段时间。”
“在臣穿越到大明前,哪怕是才五六个月的早产儿,都有可能通过这一技术存活下来。”
五六个月的早产儿都能存活?!
朱元璋闻言一双老眼瞪得跟铜铃一样大。
刘宽则继续道,“因此后世有科学家便想着,能不能通过科技制造出人类母胎环境,直接使用机器孕养胎儿。”
“如此,不仅可以让女性免受怀孕之苦,即便是未婚男性,也可以通过科技来养育属于自己的孩子。”
“在臣来大明前,这项科学技术离成功还有颇大的距离,而且其中还涉及到了一些伦理问题,不被很多国家社会所接受。”
“不过后世各国生育率越来越低,也许有朝一日,待该技术成熟后,社会环境也合适,真的会用人造子宫来孕养孩子也说不定。”
“毕竟在后世一些科幻中,人类便不再是由父母生养,而是由国家用采集的精子、卵子,在子宫工厂中统一生产出来的。”
朱元璋听到此处,忍不住瞪着眼睛道:“那样的话,人岂不是都成了无父无母之辈?”
“况且,咱没记错的话,精子、卵子既是由人们提供,那么子宫工厂生产出来的人,也该有血缘上的父母吧?”
“他们不知父母是谁,难道不怕酿造出伦理问题?”
刘宽道,“臣看到的那部科幻中,对所有人的血缘父母都进行了纪律,令其知晓。”
“但因为这人既不是父母十月怀胎所生,也不是父母养育,实际上彼此间并无亲情,甚至可能终生都不见面。”
“到那个时候,社会不仅没有了像大明这样一姓聚居的宗族,甚至连三代同堂、两代同居的家庭都不复存在,只有夫妻或是个体。”
“甚至可能连夫妻关系都不复存在,只有个体关系——以前的社会伦理可能会改变很多。”
刘宽说到这里停了下来。
朱元璋则想象着刘宽所说的那种社会,一时都不知该如何想了。
很快,他就摇头失笑:“算了,你所讲的那种未来,咱大明多半是达不到的,思之无益。”
“你方才所看后世新闻中,难道就没有对大明有参考意义的内容吗?”
刘宽略一回想,摇了摇头,“还真没有——后世科技水平与社会环境毕竟与大明此时相差太大。”
朱元璋听了颇感遗憾,却也没再追问了。
眼见马车就要进城,朱元璋想到第一个下载的视频,不禁道:“咱之前在那什么破站看到一个评论咱修建凤阳皇宫的视频,当时怕耽误时间只看了一会儿,心里却是好奇得很,可否现在就看看?”
后世评论凤阳朱元璋修建凤阳皇宫?
刘宽微愣,随即暗想多半不是什么好评。
笔记本电脑虽然已经很久了,但这时电量还足够,给朱元璋看个视频是没问题的。
他当即打开电脑,找到了那个标题为“就算是野史,也不敢这么写”的视频。
视频开始,便出现了网络上最流行的那种朱元璋卡通画像,同时一个自带嘲讽意味的男子声音传出来。
“明朝刚刚建立的时候,太祖朱元璋曾有一个十分神奇的想法,那就是他想将大明王朝的都城定在老家凤阳。”
“这个想法,说实话,很有问题。”
听到这里,朱元璋就皱起眉头,有点后悔下载这视频了。
但视频是他要看的,如今就算不爽,也要看下去。
“凤阳在今天安徽的东北,处于淮河南岸,而淮河流域自古以来就是旱涝灾害最为频繁的地区之一。”
“当年要不是淮河堤坝被洪水冲毁,毁坏了农田,朱元璋父母也不至于被活活饿死···”
听到这里,朱元璋忍不住了,道:“简直胡说——咱爹娘分明是因为当时凤阳以来连年旱灾加上蝗灾瘟疫,这才病饿而死,哪里是因为什么洪涝?”
视频还在继续。
总之就是从各个方面分析出一个结论:凤阳根本不适合当都城!
之后又讲刘伯温等人对朱元璋进行过劝说,可一向节俭的朱元璋偏偏一意孤行,召集数十万民众、工匠,花费大量钱粮,在凤阳修建了一座规模超过历代的皇宫!
再后来就出了“魇镇”之事,然后朱元璋就因此直接放弃了这座用数十万人力、花费无数钱粮、耗时六年修建成的皇宫。
至此视频也到了尾声,阿婆主开始对这一历史事件进行总结。
“无论如何,朱元璋定都凤阳的计划是泡汤了。这宏伟的皇宫也住不了了,就此弃用。”
“今人读史,难免诧异——难道皇帝就可以因为这种小事浪费掉巨大财力支出和无数工匠汗水、心血建造的皇宫吗?”
“在我们看来很不合理,但对朱元璋来说却相当合理。所谓天子者,执天下之大权者也,在那个封建时代,作为皇帝的朱元璋,他的想法谁也不能忤逆,谁也不能更改···”
看完视频,朱元璋已经老脸涨红,怒斥道:“胡说——谁说凤阳皇宫完全被弃用了?咱如今不就住在里面?”
“就算咱没退位时,也每年都要回凤阳一趟。咱的那些个儿子,哪个不曾在凤阳军中历练过,不曾在凤阳宫中居住过?!”
刘宽其实觉得阿婆主讲的有些道理——当年朱元璋在凤阳大修皇宫确实是任性了。
反倒是后来因为“魇镇”之事废弃皇宫,是可以理解的。
但他当然不会出声怼朱元璋,而是宽慰道:“太上陛下,既是后人的胡言乱语,又何必放在心上呢?”
朱元璋意识到自己失态了,便道:“这视频你不准再放给别人看——不,既是后人胡言乱语,你回头就给删了吧。”
刘宽暗笑,口中则应道:“臣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