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斯皮尔伯格这一关结束之后,还需要陈麟风出马的重要活动已经不多了,于是他便稍稍放开,将更多精力集中在大略的统筹上。
对奥斯卡发起冲刺的各大团队,将舆论鼓动的愈发激烈。
正常情况下,临近2月的下旬,距离投票截止时间已经不多,此时会呈现出波峰向波谷传递的特征。
但今年略有不同,有关“种族主义”和“言论自由”的讨论烈度正高。
好莱坞正掀起一场针对强制政治正确的反感情绪,或者说,至少看起来是掀起来了。
在《小丑》团队精心策划的舆论引导下,虽然没有形成公开的对抗浪潮,却在评委群体内部不断扩散、发酵。
某种程度上,这正是陈麟风在《她》中所写的“信息茧房”的现实应用。
不关心电影和奥斯卡的人群,可能根本都不知道这事。
但在核心影迷以及学院评委那边,这事却是极其严肃且严重的。
《为奴十二年》凭借“政治正确”所建立的道德高地优势,正在以极快的速度被削弱。
甚至让一些原本可能被其声势裹挟的中间派评委,产生了逆反心理,更倾向于回归艺术本身去审视各个提名影片。
时至今日,已经很难分清,到底是支持的多些,还是反对的更多了。
毕竟这里边,支持的声音可能是黑子反串,反对的声音才是真正为了《为奴十二年》好也说不定。
而此时,宣传机器悄然启动了第三阶段,也就是“正视各个提名电影的真实质量水平”。
在这样的军火展示环节,《小丑》无疑是占据了巨大的优势的。
知道什么叫还没下映,就已经荣登影史经典top250的含金量啊。
如今更是能与那些评委们耳熟能详的电影,并列站在一起,进行品评的。
相对来说,《为奴十二年》在这个环节,就有些相形见绌。
倒不是电影本身质量真的不行。
如今的奥斯卡还没堕落到只看政治正确,一点不看电影本身的程度。
但《为奴十二年》毕竟是去年年底才上映的一部电影,刚刚才下线不久。
而电影想要晋身经典范畴,非得有时间的积淀不可。
哪怕《小丑》也是一样,电影下线之后,录像带和线上网站的观众,也是评价体系中重要的一环。
何况《小丑》本身票房就极高,这半年以来,电影影响力极大,社会影响力也不同凡响。
这就导致电影的受众极广,就算平时不看电影的普通人,也多少会听过这部电影。
而且一听说《小丑》是一部对底层民众有所偏向的作品,那更是天然自带一丝好感。
评价高也变得自然而然了。
评委这边也差不多。
还是那句话,不用太过高看奥斯卡评委们的专业精神,或许素养合格,但他们真不一定会把所有提名电影给看完。
这个时候,参考一下大众口碑,看一看同行评价,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往届的时候,可能会由于公关要素,或者身份、感情等个别原因,对某部作品带有滤镜。
但如今在本届奥斯卡的风波闹得如此大的情况下,所有评委都加了份小心。
尽可能的将“人情”“政治正确”等场外因素给排除在外。
【这里也少不了学院主席谢丽尔艾萨克斯的鼓动,陈麟风在半年多之前落的子,到这里也派上了用场。】
当然,说是这么说,私底下肯定还是少不了人情这种东西的。
要不陈麟风还找那些好莱坞大导说什么呢。
但终归到底,2014年的奥斯卡,已经算是近年来,少有的比较干净的一届了。
毕竟最后环节都拼上电影质量了嘛。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纯粹拼口碑,拼评价,《小丑》打其他电影,那真是有点大人打小孩的意思。
在奥斯卡舆论场上正上演你来我往尔虞我诈的时候,ned的王亚伦再次找上了门。
其实之前在陈麟风还在忙碌的时候,他就给梅姐打过电话,主要目的肯定是沟通行程时间。
言语之间似乎是对上次酒会上的“初步接触”成果很满意。
此前数次电话联络,梅姐给的回复一直是“没有意外情况,届时一定到场”。
这次王亚伦又是直接联系了梅姐,措辞仍是十分热络,再次确认两天后聚会的安排,并暗示“有几位非常重要的朋友非常期待见到陈先生”。
“王顾问,实在抱歉!”
梅姐按照既定策略,表现出极大的“诚意”和“遗憾”。
“陈导的行程临时有重大调整,聚会可能去不了了。”
“啊?”王亚伦瞬间急了,都安排好了,你怎么能这时候放我鸽子?
好在长期当狗腿子的经验丰富,对于情绪的把控还是十分到位的。
“梅女士,到底是什么事?我们之前不都已经说好了的吗!”
“而且我两天前都还又一次跟你确认,你当时都还说没问题的。”
话到后半截,声音还是忍不住高了起来。
“为了欢迎陈先生,我还特意邀请了几位重要人物……”
“实在是没办法,”梅姐语气愈发“歉疚”了起来。
“他刚接到通知,奥斯卡学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涉及奥斯卡奖项最终角逐的会议邀请,必须参加,时间正好和您说的聚会冲突了。”
“到底是什么事啊,非要在这个时间点,还非去不可?”
王亚伦脸色阴沉,他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被晃点了。
“是这样,最近围绕奥斯卡之间,展开的舆论战王顾问你应该听说了吧?”
“是这样,可能是因为舆论风波闹得有点太大,以至于评委们都有些举棋不定。”
“这件事已经惊动到学院高层,因此,这才不得不紧急召开集会,来商讨此事。”
“从我收到的消息来看,可能是要规范后续的宣传策略,要求和提醒众评委和提名电影制作方,奖项的最终评选要以真实质量为准。”
听听,评奖官方强调,评奖要以质量为准。
真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但身在艾美丽肯多年的王亚伦面色发苦,他还真觉得,学院有可能做出这种事。
这符合他的一贯认知。
梅姐苦口婆心道,“我也是今天上午才知道这事,正在想着该怎么跟你解释呢,你就打了过来。”
“你也知道,奥斯卡对我们陈总是个多么重要的事,要是因为缺席了这次会议,导致学院和评委们觉得陈总态度嚣张,不把他们放在眼里,那这事就严重了。”
“两权相害,只能……您说是吧……”
王亚伦一时无语。
TM的你这事重要,我的事也很关键啊。
“真就……一点挽回的余地都没有了吗?”
他从始至终没有想过自己这边调整时间的可能。
这样的盛大聚会半年一度,是不能临时更改时间的。
尤其是不能因为陈麟风一人而更改,动静太大了,根本不可能。
梅姐再次饱含歉意的说道,“陈导对此非常遗憾,特意让我向您和几位重要朋友致以最诚挚的歉意!”
俨然已经把事情敲定,至于你接受不接受歉意,那就是你的事了。
梅姐的语气恳切,理由也冠冕堂皇。
王亚伦尽管心中百般不愿,但还是只能道,“奥斯卡确实是头等大事,出现这样的情况,谁都不想。
没关系,梅女士,请转告陈导,预祝他再创辉煌!”
“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有机会把酒言欢,深入探讨共同关心的话题。”
“嗯嗯。”
眼看电话挂断,陈麟风不禁对着梅姐竖起大拇指。
“梅姐,你可真有渣男风范!”
“去,”梅姐没好气道,“说什么,我这不都还是为了你。”
“还别说,你这话更有那股范儿了。”
这段日子里,王亚伦打来电话时,陈麟风多数都在场。
他是亲眼看着梅姐怎么一步步吊着对方直到现在的。
那种言辞恳切、真诚交心的感觉,真是让他大开眼界。
他寻思如果梅姐再长漂亮点,或者干脆变性成男的,但凡施展出三成功力,肯定能成为一代“塘主”或“海王”。
“好了,不开玩笑了。”梅姐整理了一下表情,郑重道,“奥斯卡投票截止日已经近在眼前,这至关重要的时间差,算是暂时稳住了。”
她看了一眼坐在老板椅上悠闲自得的陈麟风,心中不禁暗惊。
在她看来,自家小老板才真是老谋深算,布局深远。
去年年中开始,就不断的与新一届学院主席拉近关系。
这样一位黑人女性主席,明明是黑色联盟阵营的,但在这场争端里,最终却站在了《小丑》这边。
梅姐当初也只是按照小风的指示,按部就班的做事,始终与对方保持良好关系。
如今发挥这么大作用,属实是让所有人都没想到。
须知,周末学院召集众评委和提名电影制作方开会,要正式发布的就是此前陈麟风计划推动的“压制政治正确”提案。
而时间会放在与ned组织的聚会同一天,你猜这里面有没有什么猫腻。
【不愧是小风,还是一如既往的跟神仙一样。】
梅姐不由在心中连连感叹。
尽管这样的场景,她已经见过很多次,但每次再遇到,还是忍不住感到惊讶。
陈麟风倒是没想到,梅姐心里已经开始迪化他了。
对于学院主席这事,其实一开始就是当成闲子来布的,只是到去年年末的时候,看到《为奴十二年》上映,他才突然想到奥斯卡角逐,这个可能是最大对手。
因而,他便在“沟(大)通(撒)情(币)感”上,多使了点劲。
本来只是想着,至少要让这个主席别起反作用。
如今能有这么大正面效果,也是他没想到的。
不过嘛,真起作用了,陈麟风自己心中也是挺自得的。
就是可惜,现在在身边的不是茜茜。
要是自家老婆这么崇拜的看着自己,那多是一件美事啊。
ned这边,王亚伦心中到底还是有些怀疑。
为了确定自己心中那若有若无的不安,到底是不是真的,他连忙动用自己的人脉,让其帮忙打听学院那边的事。
“周末学院真有这么一回事?”
“没错,看规模和性质,应该还挺重要的,反正听说提名的几个重点剧组都会来参加。”
“哦,是这样……”
王亚伦稍稍放心了些。
想了想,在组织内部一贯谨慎的他又继续问道,“这次集会是谁发起的,通知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听说是学院高层集体出的通知,大概是今天才开始陆续通知吧。
其实王哥你从通知的这么急促,就也能看出来,学院那边估计也是临时决定,事情搞大了不得不为罢了。”
这样一说,王亚伦就更放心了。
集体下的决定,又是在舆论逼迫下临时做决定。
这应该不至于是陈麟风在背后推动的,他也没这么大本事啊。
看来真是我多想了。
王亚伦这边彻底放下了戒心,一边愁容满面的准备向领导汇报“陈届时会缺席”的坏消息。
一边又踌躇满志,准备在奥斯卡之后,继续采取措施,把陈麟风给拉拢过来。
到时候可能要给的好处都在心里计划好了。
“就是少了聚会这么一场展示实力的环节,到时候估计还要多费些力气,可惜了。”
“没事,母国实力雄厚,这点好处根本不值一提。”
王亚伦干劲满满。
嗯,更有那股被渣男骗了感情,还要把身子献上的感觉了。
————————————
又一天,学院主导召开的集会已经结束。
结果无惊无喜,正如他们所预测的那样,学院对于本届的原则进行了着重强调:
奖项的投票一定要以质量为主!
虽然不知道有多大用,但这已经是陈麟风能做到的极限了。
他也不多纠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就看老天让不让他进步了。
此外,学院到底也不是什么事都不干。
最近围绕《为奴十二年》所展开的庞大舆论,很明显是对手干的。
从谁得利谁嫌疑最大的原则来推断,幕后的推手,无疑最有可能是《小丑》剧组。
但就像当初陈麟风不好猜是不是《为奴十二年》在背后搞他一样。
学院和《为奴十二年》剧组,也不得不多考虑一层。
涉及到陈麟风这样一个国际名人,还有莱昂纳多,背后的华纳,不得不多想。
绝对不能“冤枉”人不是。
万一是他两家之外的第三者呢。
推动着两部最强对手两败俱伤,鹬蚌相争渔人得利,不是没有可能。
就如《漂亮国骗局》,别看穿越的陈麟风知道它一个奖都没拿,不把它当回事。
别人可不这么看,毕竟是拿到10项提名的优秀作品。
况且,《达拉斯买家俱乐部》那个浓眉大眼的嫌疑也很大啊。
总之,学院高层在会开完之后,私底下把他们找了过去。
不断的强调,就差耳提面命了。
【绝对不能再有奥斯卡不公的相关舆论爆出来了。】
不停的强调奥斯卡搞政治正确,伤的都是他们的公信力啊,这不是砸盘子嘛。
如果谁不听,那没的说,以后的奥斯卡不会再将他们视为朋友。
不是一家,而是但凡再有这类情况,你们一块给我出局。
这个后果还是很严重的。
在场众人都很老实的答应了。
陈麟风倒是有些跃跃欲试,反正他已经打算好,这一届结束,就不陪奥斯卡玩了。
拉几家下水,不也挺有趣的吗。
但想想还是算了,没必要结死仇是一方面。
涉及的人太多,而且里面还有自己的盟友,坑到盟友总是不好的。
他虽说会减少在好莱坞这边的经营,但又不是说完全放弃了。
此外,保持一个好的人设,还是很重要的。
他现在能一直顺利发展,未尝没有一直对人设精心维护的原因。
“谢丽尔女士,您放心,我方一向笃信以和为贵,守信为本,从头到尾都在坚守奥斯卡和好莱坞所倡导的精神!”
陈麟风义正言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