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一周的寒假补习终于结束,振华中学的学生们在元宵节的前一天放假,要回家去过两天的团圆节。
然后,便是真正的学期开始。
补习期间,陆泽在理科班的生活其实是有些无聊的,毕竟在他身边再没有婴儿肥的同桌,哪怕跟余周周仅有一墙之隔。
相较于文综的阔论详谈以及各种的材料分析跟事件背景推断,理综科目要更加偏向于切实的数据跟计算。
高一时可能有那种文理兼修的全才,可在等到文理分班以后,当各科学习到更深层次后,文理就是截然不同的两条路。
“文科固然不错。”
“但理科对我来说更加广阔天空。”
这同样的话术,陆泽曾在第一次文理分班的时候就跟父母说过,如今又以相同说辞调换主语名词,老爹老妈难掩幽怨。
只能说,计划就是赶不上变化。
陆泽半年前选择文科,本就为了跟余周周还有米乔这些人相识,当他察觉到米乔身体状况之后,决定亲自救治乔帮主。
于是,便直接改换成为理科。
原因并不复杂。
可惜,这些话不能直接告知给父母,陆泽只能以实打实的成绩来打破质疑,他要告知所有人:“一座山哪怕挪了地方,那依旧还是山。”
元宵节很快过去,这同时意味着今年的新年即将结束,年味在消退,时间公平地在每个人的身上刻下痕迹,成为年轮。
回到学校,一月之期正式开始,陆泽在二班很没有存在感,不同于林杨以及蒋川等人的勾肩搭背组团,陆泽独来独往。
他在平时跟同学们的交谈很少,下课的时候,不是趴在桌子上睡觉,就是在楼道里跟余周周还有米乔交流。
有时候甚至还会去指导郑彦一画画。
班长楚天阔对陆泽相当关注,常年霸榜着理科年级第一的楚天阔,他同时兼备着天赋以及努力这两**宝。
楚天阔对陆泽的表现有些失望,从文科班转到理科班的这个学霸,在对待学习这件事情上的态度,甚至连林杨都不如。
陆泽将他在文科班喜欢打盹、走神、发呆的习惯带到了二班来,这种习惯对文科生而言,还勉强能有些用。
但对理科就是百无一用。
理科需要的是碳素笔以及草稿纸,需要不断在草稿纸上进行推算,以算出并且成功检验最后得到的那个正确答案。
如果说思考是独属于文科生的浪漫,那对理科生而言就是墓地,哪怕理科生需要死记硬背的东西同样不少。
楚天阔跟潘主任一样,对陆泽有着隐隐的失望,当那天聚餐时,他知晓陆泽要弃文从理以后,心里其实有着股紧迫感。
跟凌翔茜一样,楚天阔的目标同样是学校的那个保送名额,所以他不断竞选着学生会主席位置,只为跟老师走得更近。
他没有容错率。
他必须要得到理科班的那保送名额。
楚天阔并不害怕去参加高考,但如果能够提前拿到录取通知书,提前将脚跨入到大学校园里,难道不是更好?
“陆泽...”
“希望你能成为我真正的对手。”
陆泽本人并未在意楚天阔跟林杨对于他的关注,他连女同学的关注都不放在心上,更何况还是这些男生。
理科对陆泽而言是无聊的,如果说陆泽对文科还勉强能够提起点兴趣,那他面对理科时,就有着股老夫老妻的无力感。
因为大家实在是太熟了啊!
陆泽的理科天赋直接拉满,尤其是在经历过诸多世界洗礼加持以后,再回头看高中阶段的这些理科知识,他索然无味。
如同让重点中学的高中生,去做小学生的加减乘除题一样,没有丝毫**,只有深深的疲倦席卷在心头,还难以驱散。
如果不是因为陆泽想要亲自替米乔做手术,他指定是不会选择到理科班来的,实在是太折磨人。
陆泽的意兴阑珊被余周周敏锐捕捉,她在中午吃饭的时候,忍俊不禁道:“看来你在理科班的生活是有些不太理想。”
米乔揶揄道:“那肯定啊,毕竟不能再跟日思夜想的人成为同桌,陆泽,我是真的没有想到,你会为我选择去学理。”
“小女子真的是无以为报啊。”
陆泽百无聊赖的打着哈欠:“所以你得安稳等到那一天,否则就是最大遗憾,我是不会原谅你的。”
“那我尽量吧。”
在男女之间一般不会有纯洁友谊,但三班却会有,如陆泽跟米乔,如郑彦一跟余周周,难得的友谊在青春时弥足珍贵。
食堂里总是会碰见不想碰见的人,如现在的林杨就不想碰到余周周,每次见到余周周,他的心仿佛就会更痛一分。
林杨在今天自习课的时候,找到潘主任,再度表达不愿参加到日本的回访,想让潘主任将这个名额更换成为别人。
老潘被气得不行:“给我滚犊子!”
而不想看到余周周的还有周沈然,这个个头不高的小眼睛男生,心里对于余周周的敌视并未化解,反而变得更加浓郁。
余周周除夕夜当天,跟周书国见面的事情,不出意外的被沈慧得知,周书国支付的那笔抚养费,令妻子沈慧难掩羞怒。
因为这件事情,丈夫并未告知给她,余周周当初在办公室里说的话应验,这个女人不敢迁怒丈夫,只能选择怨恨周周。
爱屋及乌,恨屋同样及乌。
周沈然并未在父母那边学到宽恕,而是被上一辈的恩恩怨怨影响到,以至于连米乔都察觉到周沈然对余周周的敌视。
“周周。”
“你跟那小个头,有什么渊源吗?”
“那家伙的眼神有问题。”
米乔只知晓发生在学校内的冲突,但对于冲突的根源却并不知晓,余周周只选择跟陆泽坦诚了她的过去。
不跟米乔说,并非不信任米乔,而是这些事情并非是什么好事,告知米乔,后者大概是要气愤不已,对她的身体不好。
余周周摇了摇头:“没什么事情。”
......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哪怕出了正月,可天气依旧没有转暖的迹象,气温依旧寒冷,高二年级在下半学期的第一场月考即将到来。
这个学期,学习进度有着明显加快,这半年时间要将高中阶段全部课程教完,等到高三,整一年时间就全部用来复习。
文科班跟理科班的竞争悄然间变得激烈起来,学生们都没有上个学期的闲散,皆开始奋发图强的对更高成绩发起冲击。
文科班在陆泽离开之后,陷入到群雄争霸的阶段,以凌翔茜、余周周以及辛锐三个人为首,开启新一轮的女生争霸赛。
过去陆泽在三班的时候,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制的人们喘不过气来,如今拨开云雾见光明,辛锐跟凌翔茜皆想夺得第一。
米乔乐呵呵的对局势做着精准分析:“吕布死后,人人皆称有吕布之勇啊!”
余周周倒是依旧风轻云淡,在跟父亲周书国心平气和谈完以后,她已不再想着要以学习成绩证明自己比周沈然优秀。
不过,周周依旧爱学习,文科本就是她的心之所向,在陆泽去到隔壁后,余周周更能够静下来来,好好学习。
这一次即将到来的月考,最受关注的并非是文科班的新吕布会是谁,而是那个跑到理科班去的老吕布——陆泽。
陆泽跟老潘的一月之期,不知道从哪里走漏风声,被高二年级的同学们知晓,一度在理科班引起人们各种热议跟讨论。
理科班的尖子生们,对这件事情的评价出奇一致:真是欺人太甚!
“从隔壁文科班转来的年级第一,如果一个月的时间就能跻身进入理科前五,只能证明咱们理科班的成绩太过拉跨。”
“这次是荣誉之战,是尊严之战!”
理科班的学习氛围,一度因为陆泽而变得更加良好,陷入到良性竞争当中,使得始作俑者潘元胜脸上露出奸诈的笑容。
这恰恰就是他想要看到的局面。
武文陆对此颇有怨言:“老潘,你这么瞎搞,是拿我学生的前途开玩笑,到时候的陆泽岂不是要被同学们嘲笑?”
“你可真行啊老潘。”
潘元胜嗤笑道:“那是我大侄子,我不比你这个班主任了解他?要是他连这点坎坷都冲不过去,那就不该弃文从理。”
其实,老潘在过年那几天就跟陆泽谈论过这个问题,这个方案并非潘主任提出来的,而是陆泽本人主动建议的老潘。
“姑父啊。”
“我认为我是有点寂寞的,我希望我的存在能够让振华的同学们鼓起劲来,所以要狠狠的激励他们才行。”
现在,局势闹得有些大,以至于潘元胜心里也有点没底:“陆泽啊陆泽,你小子千万别让我失望。”
......
这一次的月考,终于是如期而至。
这是陆泽第一次参加理科的月考,跟他那熟悉的文科第一考场告别,陆泽的心里还是有些舍不得:“再见我的文科。”
余周周跟凌翔茜都有些不适应,因为她们俩人的顺位都自动往前延伸一位,文科班的同学们都在赞美陆泽。
所有人的名次自动提升一位。
理科考场。
男生的面孔数量要远超过女生,但在第一考场的男女数量差不多一样,优秀的理科女并不在少数。
陆泽这次的考场被安排到倒一考场,原因很简单,他没有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考场排序,就只能顺延到倒一考场。
“倒一也挺好。”
很多人都在关注着这次月考,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都颇具话题性,一切的推动者正在倒一考场里优哉游哉翘二郎腿。
上午的语文科目很快结束,余周周跟米乔她们正在教学楼外空地等待陆泽,见到陆泽后,跟他挥手示意:“这边!”
“吕布,理科考场的体验感如何?”米乔一见面就称呼陆泽外号,将他唤成从文科投奔理科的吕布,让陆泽很是不满。
“这外号谁起的?难听啊。”
众所周知的事,吕布的名声不太好。
余周周忍俊不禁道:“那个人啊,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陆泽幽幽望向米乔。
后者当即尴尬起来,摆手道:“不是我,是你走以后,班里的同学们都在猜测新的文科第一是谁。”
“我感慨一声,吕布死后,人人皆称自己能斩吕布,原本畏惧你的人,在你死后会选择虚构战绩、以此来抬高威望。”
“我可不是在骂你呦。”
两女询问陆泽理科考试体验如何,陆泽如实道:“还行吧,至少语文题目的难度感觉比文科还要简单一些。”
余周周点头:“理科更难的是数学,理综的难度也是要分人的,语文跟英语的差别并不算大。”
持续两天的月考很快结束。
陆泽回到二班,蒋川第一时间就凑了过来,对着陆泽挤眉弄眼:“陆泽,你感觉理科题目的难度怎么样?”
陆泽点头:“我觉得还挺简单的,感觉跟高一的难度差不多,所幸没有忘记过去的理科知识,问题不大。”
蒋川愣住:“你牛。”
他以为陆泽是说考入前五很轻松,但实际上,蒋川误会陆泽的意思,陆泽的意思是能继续维持像在文科班时的统治力。
吕布哪怕换班,那也还是吕布。
而且。
陆泽的理科成绩只会比文科更强,理科试卷上纯粹的数字跟公式,其正确率肯定是要比文科单纯的文字答案要高。
几天之后。
成绩单新鲜出炉。
年级主任办公室内,潘元胜手上的香烟掉在玻璃桌上,拾起来抽的时候,差点就将点燃的那头放在嘴里,烫的不行。
老潘却没有在意这点失误,他的眼睛死死盯着面前这份成绩单,其目光不断在第一行的位置看了又看。
潘元胜抽了几支烟,他都想不明白,甚至怀疑是否汇总的时候算错成绩,否则陆泽的名字又怎么会高高悬挂在第一行?
“年级第一...”
“这不科学。”
很快。
随着成绩单发放下去。
理科班地震。
陆泽喝着富士杯里的热水,迎接着众人难掩惊异的目光,他摇了摇头:“就是会考第一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