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殿内灯光璀璨,亮若白昼。
众臣工见此一幕,轰然一片。
就连庆皇,也大为惊异。
“不需要有人去掌灯吗?怎么突然间就这么亮了?”
许达左右看去,瞪着灯光瞅了半天,只看的眼睛花花的,方才止住了直视光源的愚蠢行为。
而这么干的,远远不止许达一人,很多人都想搞明白了,这究竟是个怎么回事儿!
无论是传统的宫灯,亦或者还是辽地的死气风灯,都需要有人调动引火,才能获得光源。
可如今。
秦风只是说了一句话,整个大殿,兴许有上百盏灯光,竟然一刹那间全部亮起!
这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建筑如若神技!
秦风脸带笑容,略有得意。
“有电话,自然就有电灯。”
“这电灯也是辽地工业最新的成果,实验室中刚刚完善成功,正好用上了。”秦风指着了指头顶。
“我原本以为能有钨丝灯就很不错了,也没料到竟然直接搞出了白炽灯。”
虽说白炽灯这种东西,其实还是相对原始的电灯结构。
但这毫无疑问应用效果相当的好。
至于电源,不过在宫里弄了处小型火电站,这对广宁城的技术储备来说,还没有多么复杂。
如今辽地出现的许多技术储备,就连秦风也有些始料未及。
许多秦风本以为十年二十年,才能发展出来的东西,被辽地短短几年时间就搞出来了。
辽地甚至已经出现了汽车电动化的构想,问题是连电池技术都还没解决个明白。
秦风都不清楚这些技术,都是从哪里来的。
兴许。
只要打好了工业基础,给予其最适合生长的环境,就能慢慢长成参天大树。
总归的,这是好事儿。
秦风倒也无需感慨多少,用就完了!
如今的他,掌握着整个天下,也无法做到事无巨细,只希望广宁城的技术储备相对的成熟些。
然后好做全方位的大庆城市改造。
至少水电这两项东西,是迟早要普及的。
奉天殿内的一切,在披着制式建筑的外观之下,实际上拥有着无比舒适的环境。
最为关键的,是有了这些科学技术的辅助,所需要侍奉的宫人,远比以往少太多太多!
庆皇的视线,则完全被高处的御座吸引了注意力。
那是一幅巨大且高耸的高台,御座之后,则为彩色的万里江山图,一时间难以辨清那幅巨图的材质。
庆皇有些忍不住,想要坐上去尝试一番。
秦风则忍不住向御座周围的灯光看去,嘴角略微挑起。
御座周围的灯光设计的相当巧妙,人坐在上面,能产生压迫感十足的压迫效果。
“对光影的利用,竟然到了这种地步。”
秦风内心也不免赞叹,他离开广宁城有一段时间了。
在广宁城的基础打好了之后,如今的广宁城更是在飞速发展,许多传递到秦风这里的信息,秦风有时候都有些不太敢相信。
许多技术,出现的速度,比秦风预料中还要快上太多。
但也有许多东西,受限于原材料的限制。
工业到后期想要有所提升,则需要全方面的增强。
无论是工业原材料的使用,还是工厂的加工能力,还有需求、创新能力等等诸多个维度合在一起。
才能塑造出强大无比的工业力!
而汽车制造上,毫无疑问就体现了工业上的整合能力。
辽地已经拥有了两条汽车制造的生产线。
只不过。
这两条生产线,一条研制的运输车辆,方便物资调度,就算拉人,一车也能拉走几十人。
另外一条,则就是农机了。
毕竟大庆对粮食的需求是永无止境的,农机的发展必须率先提上日程,大大提升种地能力。
至于家用车辆,这种只为了满足个人享受的东西,除了皇家在享受手工定制的车辆外。
目前还没有任何发展。
至少需要等大庆建设的差不多了,各种工程车辆都已饱和,甚至溢出了,生产线才会转化为家用车辆的建设。
当然,这些也都说远了。
辽地的电力系统,虽然处于相对原始的状态,但基本已经成熟。
至少京师的建造,就已经将水电暖气,全都考虑了进去。
而且还要考虑到京师的美观整洁程度。
毕竟是天子脚下,怎许出现乱糟糟的城池?
庆皇终究没忍住,还是坐了上去。
“这龙椅,是软的?”
庆皇瞬间瞪大了眼睛,觉得这龙椅坐得未免有些过于舒服了!
以往的龙椅,那就是一把象征皇帝权利的椅子。
还需要坐直了身体,以展现帝皇的姿态。
可如今的龙椅,表面上看去依旧充满了威严,可坐在上面后,又会略微下陷,显得无比柔软,后背处也有隐蔽的靠垫,长时间坐着怕也不会过于疲惫。
“跟座驾里的座椅,感觉很像。”
庆皇不免想到自己的座驾,那几辆车他很喜欢,坐在里面很舒服。
特别他上了年岁,这种相对柔软的座椅,当真很友好。
秦风按了按龙椅的坐垫。
“确实是软的,应当是工部联合辽地工匠们搞的。”
秦风觉得这龙椅很熟悉。
似乎跟自己总睡觉的那张辽王宝座的大小差不多。
不用想。
这张龙椅,肯定是给秦风特制的。
秦风监国执政终究还要很长的一段时间,这奉天殿内的龙椅,自然不能放在那里让他空着,秦风自然是要坐的。
当然庆皇仍旧是大庆名义上最高的统治者,若庆皇来坐,秦风只能再搬一张宝座坐在下面一点点。
那个位置,也是历朝历代中,大权独揽的宰相的位置。
而这时,下方涌进来的臣工们,则自觉的站在了平日里上朝该站的位置。
庆皇既已坐在龙椅上。
那就得叩拜!
不知道哪个官员突然高呼了一声。
“吾皇!”
剩下的官员们瞬间反应了过来,齐齐跪拜下去,高声合唱道。
“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些经常用的,只要起了头,所有人就能整齐划一的接下去。
就跟辽地小学中,班长一声‘起立’,所有人站起,同声高喊老师好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