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数日马不停蹄的奔波,匡章率领的八万齐军终于抵达了阳关。这里距离齐国的都城临淄还有大约半个月的路程。
齐军在阳都和启阳两地烧杀抢掠的士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兴奋劲儿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疲惫和对未知的担忧。匡章于是果断下令全军休整一日,以恢复体力和士气。就在这时,齐王田辟疆派来的使者周最也终于找到了匡章。
周最心急如焚见到匡章后,立刻传达了齐王的命令,要求匡章立刻率领大军回师临淄。然而,当他看到齐军都在休息时,顿时怒不可遏,大声斥责道:“武安君,临淄如今正处于万分危急之中,你为何在此停滞不前?”
匡章缓缓地摇了摇头,面色凝重地说道:“大军连日来长途跋涉,人困马乏,此时若不及时休整,恐怕难以保持良好的战斗力。”然而,周最对此却不以为然,他嘴角微扬,露出一丝轻蔑的笑容,反驳道:“行军打仗本就是如此,哪有不累的道理?武安君以此为由,未免有些过于牵强了吧!”
匡章闻言,脸色瞬间变得阴沉下来,他怒目圆睁,瞪着周最,怒斥道:“你这无知之徒,懂得什么!”他的声音如同惊雷一般,在营帐中回荡,震得周最不禁浑身一颤。
周最被匡章的怒斥吓得面色惨白,额头上冷汗涔涔而下。他这才意识到,自己身处军营之中,而匡章作为一军之帅,拥有生杀予夺的大权,若真的惹恼了他,恐怕自己的小命难保。
周最心中一阵后怕,连忙陪笑,谄媚地说道:“武安君息怒,小人绝无他意。小人只是奉大王之命前来传达旨意,还望武安君莫要怪罪。”说罢,他稍稍定了定神,接着问道:“不知武安君何时能够抵达临淄?小人也好回去向大王复命。”
匡章随即说道“你转呈大王,就说魏军人多势众,我思虑再三。认为即使我赶到临淄,也无法和魏军正面硬碰。所以必须另找击破魏军的办法。我决定先不回临淄,而是出阳关后向西北,切断魏军粮道,迫使魏军退兵。”
“不回临淄?”周最大吃一惊喊道。
“正是!”匡章点了点头说道。
周最急忙说道“武安君,大王旨意明确是要你回师临淄!”
匡章不耐烦说道“你只要据实禀报,相信大王会明白的!”
“这。。。”周最一脸无奈。
这时匡章又补充说道“还有一件事,临淄危急。我北上的时候各地的粮草和驻军,我需要征集使用,但事情紧急,来不及等到大王回信。所以只能先便宜行事了!请大王圣裁!”
“什么,征集驻军!”周最不相信的说道,私自调兵,这种杀头的事情,匡章为什么可以这么淡定的说出来。
匡章点了点说道“事情紧急!如果大王怪罪,我一并承担!”
周最只能说道“既然武安君坚持,小人只能据实禀报!”
“你抓紧赶回临淄吧!”匡章摆摆手说道。
周最咬咬牙说道“告辞!”
这或许是周最得到的最差的待遇了,作为齐王近臣,无论到哪里都是众星捧月。面对匡章却正眼都没有瞧自己。
休整一天的齐军,立刻在匡章的带领下向西北进发。而魏国遍布齐国的情报网很快就把消息传到了大梁。
大梁王宫内,魏申此时正在和几个重臣商议讨论。
肥义快速的解释当前局势,齐军北上返回齐国,在阳关的时候改道西北,目标目标不明。而楚军自从魏军败退,齐军撤走后,在徐州完全放飞自我,不断的攻城掠地,在徐州以西拿下了不少城池。而魏军当前只有一支翟章的残军三万多人,刚刚退入彭城,还没休整完毕。
魏申听完随即说道“匡章是名将,不会按照常规战法。不直接回师临淄,这点寡人早就猜到。但是他却往西北,完全不回临淄,这倒是出乎寡人意料!”
“粮道,肯定是粮道!大王!”龙贾立刻说道。
魏申点了点头“也只有这个解释了!他目标应该是历下,即使不能立刻拿下历下,也可以切断道路,断了魏错二十万大军粮道。”
肥义立刻说道“大王,那是下令刚武君回师先对付匡章,毕竟我军如今三倍于匡章!”
魏申摇摇头“匡章就是要魏军回师,然后解了临淄之围。寡人怎么可以让他如愿!”
“可是,二十万大军的粮道?”肥义提醒道。
魏申笑了笑说道“庞葱已经打通了河间到临淄的道路,粮草可以从河间运到临淄。虽然更加费时费力,但是魏国还可以承受。”
张开地立刻起身说道“大王英明!”
其余众人纷纷附和“大王英明!”
魏申随即说道“张司徒,你负责此事,务必保障粮草供应!”
“诺!”
“肥义,最快速度把这个消息传给魏错。告诉他,不用担心粮草。寡人要的是临淄!”魏错补充道。
肥义立刻回答道“诺!”
此时武信君龙贾起身说道“大王,那徐州方面怎么办?就放任楚国的跳梁小丑在那耀武扬威吗?”
魏错一旦灭齐必然更进一步,龙贾自然不想落后,花甲之年也还是想再拼一把。
魏申叹了一口气说道“魏国为了齐国已经投入太多了。现在不能再开一条战线了,徐州就先让给楚国吧!日后再一起算总账,让翟章将功补过守住彭城。”
龙贾只能失望的回答道“诺!”
魏申此时也感受到了魏国国力和后世大秦帝国的差距了,秦国在损失李信二十万的情况下,还可以从关中咸阳出兵六十万最远征讨到江东。这已经超过了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距离了,而且是六十万人战兵,还不算大批的运粮的民夫。
魏国前后出兵四十万,距离是大梁到临淄。相比较秦国的分六世之余烈,魏国的底子还是太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