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年代:悠闲的日子 >  第856章 不速之客

“行啊杨老二,自打当了大队长后,鼻子越来越灵光了。”

“说啥呢大哥。”

杨家庄生产队队长杨永利拎着半瓶酒,跟在老杨头屁股后,乐呵呵的回道:

“先说好,我可不知道咱家今儿炖鸡,我只是听说老四回来了,寻思着过来跟老四喝杯酒聊聊天,一走就是好几年,下次见又不知什么时候了。”

这杨老二来的忒是时候,老杨家刚把菜端上桌,还没开吃,他便来了。

至于跟杨庆有喝酒的鬼话,老杨头压根不信。

先不说差着辈分,就看年纪吧!

一个五十多,一个二十来岁。

能聊到一块去?

“别咱啊咱的。”

老杨头没好气道:

“好嘛!你一口咱,我今儿就得赔一口鸡汤。”

“看你抠的,我少喝两口就是了,再说我也没空手来不是。”

说话间,杨永利舔着老脸走到杨庆丰身旁,踢了他一脚催促道:

“我说庆丰,你屁股怎么这么沉?往边上挪挪,快点,给二叔让个空儿。”

杨庆丰也搞笑,被踢了一脚后,才后知后觉的咋呼道:

“哎呀二叔来了,怎么不说一声呢?早知道我去门口迎迎你啊!来来来,快坐。”

“迎我?”

杨永利接过凳子,没好气道:

“怕是关门拦我吧!放心,今儿这顿饭不白吃,有好事,大好事。”

他坐下的瞬间,二嫂刘小凤赶紧起身,端起那盆肉稍微少点的鸡汤,示意老三媳妇马婷去里屋吃。

马婷也不甘示弱,在碗柜里又拿了一空盘子,在桌上的扒拉了部分青菜,这才拉着团团走向里屋。

于是乎,外屋饭桌上便只剩下了几个老爷们。

“二叔来根烟。”

“吆!过滤嘴啊!那可舍不得抽。”

说话间,杨永利把烟夹在了耳朵上,然后掏出兜里卷好的烟卷,示意道:

“屋里没外人,我还是抽这个吧!”

“得,随您意。”

杨庆有笑着回道:

“按理说我回来应该上您那报个到的,是我疏忽了,既然您今儿来了,那我就把给您准备的两包过滤嘴现在给您。”

说话间,从兜里掏出了两包北海牌香烟放在了杨永利面前。

“早说啊庆有,有过滤嘴怎么能让二叔抽烟卷呐!来来来,二叔,我帮您拆开。”

杨庆收眼疾手快,抢在杨永利之前,摸过了一包烟,三两下便给拆了。

“二叔啊!我跟您说,这京城香烟味儿就是不一样,比咱自己卷的烟卷香多了,您尝尝。”

说话间,先给杨永利递了一根,然后不顾红眼的杨永利,又麻利给老杨头、杨庆丰、杨庆有各散了一根。

完事,很是自然的把烟塞进了自己口袋。

“差不多得了,你二叔我还没老糊涂呢!”

散我杨老二的烟可以忍,但你不能整包黑啊!

杨永利麻利夺回烟,然后把耳朵上那根小心翼翼的塞进去,这才松了口气,把烟揣进口袋。

杨庆收见便宜没占成,只得嘿嘿尬笑两声,随口辩解道:

“顺手了,顺手了,您老别在意。”

然后才坐下,接过杨庆有递来的火柴。

“哥,您别怪我来的不是时候。”

点上火,吞云吐雾之后,杨永利对着耷拉着脸的老杨头说道:

“要不是我说来找你们家老四有正事,把那帮兔崽子撵走了,今儿您这鸡汤,一口都留不下。”

老杨头顿时哭笑不得道:

“合着我还得谢谢你呗!”

“应该的,应该的。”

杨永利舔着老脸臭美道:

“谁叫咱俩一个爷爷呢!我不向着你,谁向着你。”

老杨头.........

要不是看一个爷爷的份上,老子早特么去公社告这孙子在村里横行霸道、多吃多占了。

“来来来,大哥,您尝尝我拿的好酒。”

说话间,杨永利拿过老杨头面前的酒盅,很是小心的给满上。

“不是我吹,这酒啊!咱们公社就没几个人喝过,这可是我从托人从县城酒厂弄的头锅酒,劲贼大,庆有你也来点儿?”

杨庆有闻言赶忙摆手道:

“不了二叔,您跟我哥他们喝,我不行,我酒量浅,平日里不喝酒,可不能糟蹋了您老的珍藏。”

“庆有这京城没白去,说话赶上县城领导了。”

杨永利也没多让,客气了两句,便拿起自己的酒盅,要给他自己倒。

杨庆收见状机灵劲儿又来了。

一把抢过酒瓶客气道:

“二叔您歇着,我来,我来倒。”

说罢,给杨永利面前的酒盅满上后,又甚是麻利的给哥俩自个的酒盅也满上了。

为什么抢着干活?

图的不就是这盅酒嘛!

杨庆有甚至觉得,他这三哥呀!搁后世,绝对是个副主陪的好苗子。

杨永利也知道他会来这么一遭,已经见怪不怪,懒得计较了。

“来大哥,碰一个。”

“嗯,这酒还行,够味,有劲。”

“那是,头锅酒,必须有劲,一般人想买都买不到,您要是爱喝,回头我再去县城,就带着庆丰去,让他给您多打几瓶。”

“咋滴?你不能给我打回来啊?”

“您别开玩笑,我们家每年挣多少钱,您不清楚?我自个喝都得好生盘算着,要是再加上您,我还喝啥酒啊!喝西北风得了。”

“我就知道你跟你爹一个德性,抠的要死,从小到大,我就没在你家正经吃过饭。”

“嘿!您要说这话,我就得跟您好好掰扯掰扯了,我大爷不抠吗?我哪次来不是咸菜稀饭给我打发了?就这您还叫屈?来来来,庆丰你来说,你爷爷没走之前,我来你们家吃过饭没?”

“那我怎么知道,我说二叔,您这不难为人嘛!我爷爷没时,我才两三岁,您觉得那会儿我能记事?”

半瓶酒,顶多五两出头,四个人分,每人一两多。

即使酒盅再小,三五气后,瓶里的酒也得见底。

这不,刚打开话匣子,酒就没了。

要是搁以前,杨庆有怎么着也得回老杨头那屋,再拎一瓶未开封的二锅头来给续上不可。

但今儿炖鸡汤已经够过分的了,再给桌上几人添酒,老杨头肯定会急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