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隆庆中兴 >  第1694章 官品厘清肃吏治(三)

对于这个问题,朱载坖亲自召集重臣们一道商讨,主要的目的有两个,第一点就是解决各级衙门,尤其是督抚衙门的属官、吏员问题,第二个就是禁止各级官员私自聘用所谓幕宾、师爷等人,并且让他们越俎代庖处理政务,这是朱载坖所决不允许的。

对于第一个的问题,朱载坖首先就和重臣们商量起来了,增加官员和吏员,这点也被重臣们所接受了,现在各地的督抚衙门确实是没有一定之规,往往都是随心所欲的配置官员、吏员,甚至直接让他们所聘请的幕宾来代行朝廷命官的职权,这点是不能容忍的。

之前由于时常要用兵,所以对于这些督抚们有些放任了,现在趁这个相对比较安宁的时候,朝廷对于督抚衙署的编制要予以重新拟定,将佐贰官、幕府官、属吏等予以配齐,尽可能的减少这些所谓幕宾的生存空间。

对于州县正印的师爷,也要坚决予以禁绝,朱载坖认为,身为朝廷命官,代天子牧民是职份所系,如果连这个都做不到,怎么配吃这份俸禄,穿这身官服的?虽然之前各级官员聘请师爷、幕宾等确实是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在朝廷配齐了各级官员之后,这种事情就不能够容忍了。

所以朱载坖和重臣们商定,以三年为期,补齐各级衙门的编制,同时逐步从衙门中将这些所谓的师爷、幕宾全部予以清除,同时提升大明官员的行政能力。

首先就是先确定各级衙门的执掌和编制,之前已经对于州县的编制做了一定程度的调整,现在就是对于地方的监司进项调整了,朱载坖首先是和重臣们确定了地方应该有哪些监司。

大明原来的省一级设立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三司,其中布按二司是朝廷控制地方的主要监司,但是现在朱载坖在地方还有大理寺分司等衙门,负责处理司法等事项。

朱载坖先命吏部将现在布政司的架构予以介绍,大明现在的一个布政使司,除了主官左右布政使之外,还有左右参政数员,从三品;左右参议数员,从四品。 参政、参议分司诸道:督粮道一般一人,主要负责征收田赋、督册道则人员不限,设立情况依据本布政司情况而定、分守道人数亦不限,主要负责向各府、直隶州传达、催办布政司的公事。

经历司:经历一人,从六品;都事一人,从七品。

照磨所:照磨一人,从八品;检校一人,正九品。

理问所:理问一人,从六品;副理问一人,从七品;提控案牍一人。

司狱司:司狱一人,从九品。

库大使一人,从九品;副使一人。

仓大使一人,从九品;副使一人。

杂造局、军器局、宝泉局、织染局大使各一人,从九品;副使各一人。

以上就是一个布政使司现在有官员数量,朱载坖和重臣们商量之后认为,现在的布政使司已经不再具备司**能了,地方的司法由大理寺分司、按察使司所负责,所以布政使司内的理问所和司狱司可以撤销,将其移送给按察使司,布政使司不再承担司法职责。

而布政使司的主要职责是管理民政、财政、土地、户籍、钱粮、官员考核、沟通督抚与府县,而这次对于布政使司的改革,就是要使得布政使司能够回归到主业来。

对于各道,要予以合并,除了督粮道仍旧保留,并且按照每个布政使司的实际情况予以设置之外,将分守道和督册道合并,负责清丈田亩,核实黄册,同时传达政令。

而布政使司本衙,最重要的事情是民政和钱粮,所以在布政使司下设课税、常平、藩库、预算、道路、水利、矿冶等司,分司管理一省的各项事务,而左布政使为长官,右布政使协助左布政使管理相关的各司,同时提高司的品级,将各司主官升为从四品的布政司参议,司下设各案,负责具体事务的管理,案有主事,为正六品,负责具体事务的管理,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官员和吏员。

布政使司的主要职责就是督促府州县按时按量征缴赋税,核实黄册数据,清丈田亩,打击土地兼并,编制通省预算,负责存储留存钱粮,起运应该交解户部钱粮,对于府州县官员有关民政、赋税事项予以考核,上陈吏部,负责组织本省内部的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下去的矿冶、工商等赋税的征收。

除了布政使司之外,就是按察使司,作为朝廷在地方的治安、监察、司法机关,按察使司的职能是很明确的,就是纠官邪,戢奸暴,平讼狱,雪冤抑,以振扬风范而澄清吏治。

按察使司的架构也比之布政使司要简单一些,按察使司有按察使、副使,掌一省刑名按劾之事,兼具司法和监察职能。按察使一人正三品,按察司副使一人正四品。下设佥事,正五品,员数无定。副使、佥事,分道巡察。其兵备、提学、巡海、清军,驿传、屯田等事,各设专职人员,亦用佥事等名义。

除了按察使之外,副使正四品,佥事正五品。副使、佥事为按察使之佐贰,助理按察使处理司务。此外,也被遣差分道按察,人主一道。除副使、佥事外,按察使还有经历、知事、照磨、检校、司狱等属官。

而按察使司的属官有按察使属官有经历司经历秩正七品、知事秩正八品,照磨所照磨秩正九品,司狱司司狱秩从九品,各一人。知事掌勘察刑名。司狱掌检察系囚。

朱载坖改革之后,除了原本的按察使司衙门之外,按察使的权力被得以加重了,按察副使专领一省巡检,下设巡检参将和省内的各巡检司,负责治安、人口管理、户帖的登记等等事务,同时还有大理寺分司予以制衡司法权。按察使司下面最重要的道就是兵备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