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巍然走到舞台中间和库克陈尘分别握手以后,开始仔细端详被严格保存的这两卷画幅,其实事前他也不知道这里面是什么画,只是受到水果公司的聘请,请他在今天用专业技术展开字画展示一下。
毕竟这玩意,一般人连打开都不知道怎么打开的,一个不小心要是留下汗渍,水迹或者用力过大导致破碎,那损失可就大了去了。
齐巍然在摄影机的特写镜头下,戴上专业手套先是在箱子里透过玻璃仔细端详了一番,只觉得这上面的内容风格比较熟悉,仿佛是顾恺之的手笔。
“老师,我怎么觉得这像顾恺之的手笔?”他身后的学生低声说道。
“我看着也像。”齐巍然点了点头,水果公司聘请他们来的首要目的不是让他们先鉴定,而是要打开展示,于是齐巍然只能先把心思放一边,准备先展开画作露出真面目再说。
到底是哪幅画,打开一看就一目了然。
端详十几秒钟后,齐巍然小心的打开箱子的保护层与隔层,这东西他认识,一般是用作绢丝,纸类文物的保存和转运用的,能够有效避免因为周围环境的温湿度变化而导致的文物吸湿变形等问题。
戴着特制手套的师徒二人在打开箱体后,取出第一卷画作,合力将其慢慢展开,一分钟后一幅纵向约20多厘米,横向约一米左右的画像所有人露出了它的真面目。
“这……这……这这真的是顾恺之的风格,女史箴图!绝对是女史箴图!”齐巍然面目激动,手上稳如泰山,和学生一起合力让画作面对镜头,展开以后他立马就看出来这绝对是女史箴图这幅画,看材质和题字是唐代摹本。
台下的人不认识,绝大部分观众也不认识,陈某人今天没戴眼镜同样不认识,于是全场的焦点都放在了齐巍然身上,等着他来解释。
库克倒是知道这是什么画,但这种场合他不专业也没法去解释。
齐巍然双手撑着画,继续端详,连路卫兵递到嘴边的话筒都浑然不知,还是学生提醒了他一下才如梦初醒一般说道:“陈总,库克先生,根据我从业多年的经验来看,这幅画应该是女史箴图的唐代摹本,现在我们展开的是前两节内容。”
“女史箴图原画为顾恺之所作,后唐代宋代等画师都对其进行了临摹,唐代摹本是最接近东晋风格的摹本,保留了顾恺之【高古游丝描】的线条特色和以形写神的绘画理论,既有魏晋风格的延续,又融入了唐代的技法创新,是研究南北朝至唐朝时期绘画演变的关键画作。”
“此画一共12节,在1900年那个特殊动乱时期遗失,其中9节现藏于大英博物馆,剩余三节包括中间的文字节不知所踪。”
(实际在乾隆朝前三节已经遗失,这里是戏说。)
“从开篇的【茫茫造化,二仪既分】和宋徽宗的瘦金体题字,包括后半幅的樊姬感庄来看,此为开篇第一节与第二节,没想到遗失数百年我临老还能在这里看到。”
“陈总,此为绢丝画不宜长时期暴露在空气中,我看咱们还是先收起来以后再做专门的修复和研究工作。”
陈尘也是赶紧点头,国宝级别的画啊,人家企业家都收藏的有点东西,自己这也能有东西来充实一下门面了,“对对对,先收起来。”
陈某人略微紧张的表情和一句【对对对】让直播间里的弹幕又开始飙升,刚刚齐巍然介绍的时候,直播间除了一些科普弹幕外,其他人是大气都不敢喘,现在看到陈总也一股子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又变得热闹起来。
将这两节收好以后,齐巍然又看向陈尘和库克,“陈总,库克先生,剩下的这一卷要不要……”
他嘴上是这么问,脸上却满是期待,他也想看看从来都没有见过的第三节以及满是箴文的第四节,说不定看到第四节(说是第四节,实际上第四节都是文字,没有画,按照画来分应该是12节中第三节。)的箴文立马就能知道这画到底是不是阎立本画的。
库克看了一眼陈尘,反正画是送给了红星,他倒是无所谓,陈尘愿意打开就打开,不愿意打开就不打开。
陈某人犹豫一番,最终还是冲着齐巍然点点头,就展示一下,应该没啥问题。
见陈尘同意,齐巍然又和学生合力展开第二卷,这一卷的纵向长度仍然是24.8cm,不过长度更长一些,达到了1.2米。
因为除了前面40多厘米是卫女矫桓的画作故事外,剩下的长度全部都是箴文,这一幕也让他激动不已,文字好啊,文字妙啊!
除了画作能研究,上面的文字更具备研究价值好不好!
对着镜头展示十几秒钟齐巍然就麻溜的将其重新卷起来放进箱子里,现在他确定以及肯定,这东西遗失数百年,肯定是被霉国某个收藏家给收藏起来了,不然的话不可能保存的如此完好。
想到这里齐巍然又想到带鹰博物馆的那帮子牲口,特么的近现代华夏文物损坏最多的地方就是带鹰博物馆!
就像这个女史箴图的后面9节,带鹰博物馆收藏就收藏了,你倒是好好收藏啊,保存不当想重新装裱,不请华夏人反倒是请了一个岛国的二把刀去装裱。
岛国的那个二把刀直接将整幅画给裁断,然后装裱在了木板上面,可他却不知道绢丝的膨胀拉伸系数和木头不一样,导致整幅画都被撕裂,损坏。
最后还是国内不忍心看着如此国宝彻底损坏,让齐巍然和其他的文物修复师前往带鹰博物馆进行的修复,只可惜损坏的确实严重,哪怕再顶级,再现代的修复技术都无法复原到原本的样子,现在这幅画在带鹰那边也是一年只展出数天,甚至齐巍然觉得过不了多久就无法进行展出了。
这也从侧边印证了带鹰从华夏掠夺走了多少文物,华夏视为珍宝的东西,人家根本不在乎,因为他们博物馆仓库里多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