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奋斗在沙俄 >  第两千零二十章 最后的交锋(四十五)

阿列克谢做出了选择,而他的选择让在场的几位改革派大佬心绪难平。如果连斯佩兰斯基伯爵的大公子都选择了强硬,那么今后妥协派还有市场吗?

要知道在俄罗斯妥协派其实人数才是最多的。毕竟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激进的改革措施,不少人希望能够大家都后退一步,正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大家都让一让局面不就可以维持了吗?

不就没有被造反被革命死全家的危险了吗?

至于这样的妥协能维持多少年?是不是过个几十年就又要混不下去了?是不是这么搞真的能让国家重新伟大起来?

讲实话妥协派并不是特别关心。正所谓人都是自私的,他们的私心决定了能混一天是一天,只要自己这辈子没事,未来的危机交给未来的人去解决嘛!

再说了,真到了那一天大不了大家再坐下来商量,大不了再妥协一次嘛!

这才是俄罗斯贵族精英阶层中的进步人士最普遍的想法。说直白一点就是他们有危机感但是并不足以让他们舍弃掉全部既得利益。这就决定了他们永远只能向前迈出一步,多一脚都不行!

而现在当罗斯托夫采夫伯爵用最直观也是最狠辣的手段扯下了贵族全部遮羞布,将所谓的贵族尊严完全放在脚板下践踏时,他们真的有点怕了!

这么疯狂的吗?

他们当然要重新思考选择,要想一想未来该怎么办了!

在当时意识到了这一点的肯定有罗斯托夫采夫伯爵,他自然知道自己行为的后果,但他就是故意要这么做!

因为他知道接下来改革将进入真正关键的时刻了,能取得什么样的成果,就看他们能不能明确思想。

如果任由这帮妥协派将绥靖思想泛滥成灾,那折腾半天也就是个花架子,根本达不到他想要的效果。

所以必须告诉这帮有妥协倾向的家伙,赶紧的转变思想,如果你们跟不上节奏那么就会被淘汰!

罗斯托夫采夫伯爵已经决心要淘汰一批跟不上节奏的老字辈了。不能让这些人占着茅坑不拉屎!

刚才就是他在放风,至于效果嘛?跟他预想的差不多。

伊莲娜大公夫人果然就跟不上节奏了,作为皇室中思想最先进的知识分子,她依然逃脱不了身份的桎梏,未来恐怕会渐渐被淘汰。

跟她大差不差还有沃龙佐夫公爵,这位历来就是改革派中的保守派,哪怕他刚才选择弃权,但罗斯托夫采夫伯爵知道他之所以这么干脆完全是因为尼古拉.米柳亭首先选择了弃权。

他看出了尼古拉.米柳亭之所以这么痛快的弃权并不完全是因为出于无奈维护团结,而是他其实也是倾向于严惩乌瓦罗夫伯爵。他的弃权更多的是照顾他沃龙佐夫和伊莲娜大公夫人的情绪。

作为人精沃龙佐夫公爵很清楚未来尼古拉.米柳亭的地位和权柄将会更大,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他肯定要向未来的老大靠拢。

这一位未来的成就也就是这样了,指望他发挥老同志定海神针的作用那简直是痴人说梦。关键时刻还得提防这位掉链子,算是个不小的安全隐患啊!

倒是之前一直不被看好的尼古拉.米柳亭的表现让某人有些意外。最初罗斯托夫采夫伯爵已经做好了这位会唱反调的心理准备,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位居然自己能够转弯了!

好家伙!

这还真是意外惊喜啊!

因为以前的尼古拉.米柳亭给他的感觉就是两样:绥靖以及固执。绥靖就不说了,固执这一点让罗斯托夫采夫伯爵真的很头疼,这个家伙有时候喜欢执拗坚持原则,在原则面前很多事情都没办法操作,以至于他不得不常常帮这位拾遗补缺——其实也就是擦屁股!

那些年改革派之所以一直没有特别大的起色,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尼古拉.米柳亭太“冥顽不灵”了。让很多可以灵活处理的事情最后变得不可收拾,让很多明明可以争取的人疏远关系。

那时候罗斯托夫采夫伯爵就非常担心,一旦他翘辫子了尼古拉.米柳亭真的可以把这一摊支起来?

但是最近一段时间他看到了一种让他感到惊喜的趋势,这个死脑筋居然开始开窍了!

虽然很多时候还是那么偏执和固执,但也不是完全听不进去意见了,真有点打通了最后的关窍要化鱼成龙的意思!

罗斯托夫采夫伯爵不动声色地瞟了一眼李骁,他很清楚让尼古拉.米柳亭改变的源头在哪里。

有时候连他都觉得命运这东西真的很难说,有的人一生下来就是大富大贵心想事成,而有的人无论怎么努力都会撞得满头是包,还有的人明明只有中人之姿但运气实在是惊人,每每到了关键时刻就会遇到贵人相助越混越好。

尼古拉.米柳亭无疑就是最后一种人。实话实说罗斯托夫采夫伯爵认为他方方面面的能力都很普通,绝对称不上天才。

像他这样的人在圣彼得堡没有一万也有八千,放在贵族圈里他绝对很难冒尖!

但偏偏的这个方方面面都普通的人却有着不普通的政治倾向,他居然是十二月党人的粉丝!

而且跟一般暗中佩服十二月党人的粉丝不一样,他不光钦佩还身体力行地向偶像们靠拢。

在那个刚刚经历了惨败被打得奄奄一息几乎要消散的改革派中,他这样的人就很惹眼了。

所以当时罗斯托夫采夫伯爵就看上了他,倾力栽培获得了海量的资源。

试问一下如果是正常态势,他能获得这么多资源的扶持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正常状态的他不过是小透明一个,恐怕终其一生别说成为改革派名义上的领袖,成为内阁大臣,恐怕最多也就是在某个部门当个不受待见的边缘官儿。

可他就是遇上了好时候,接下来在改革派即将一飞冲天的时候原本以他的政治立场罗斯托夫采夫伯爵都准备慢慢给他边缘化,扶持更激进的少壮派人士接替他时,他居然又遇上了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