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大国院士 >  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民以食为天!

“...在不久的将来,这些由你们亲手培育出来的生命,将遍布整个月球,将这里荒凉的土地开垦成农田,将一片片的沙漠变成绿洲。”

不得不说,当徐川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无论是刘成益还是娄成济,亦或者是在场的其他人,全都莫名心跳加速,血液沸腾了起来。

尤其是那一句‘将华国的旗帜,插满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更是仿佛一声贯穿了整个文明长河的号角。

一种与生俱来的、关于播种与建设的古老契约被骤然唤醒。这使命感在众人胸中激荡着,所有人都迫切地要将秩序的疆界推向星海,让繁荣的星火燃成燎原之势。

听着徐川的夸赞,刘成益和娄成济两位教授下意识的挺直了腰板,微微扬起了下巴,脸上也带上了一抹自豪的笑容。

开疆辟土,这毫无疑问是每一个国人的梦想。

尽管他们只是其中的一员,却也足以载入史册,被文明所铭记了。

当然,激动自豪和心潮澎湃的,并不仅仅是刘成益和娄成济两位教授。

在徐川顺利的返回地球后,月面生物圈工程正式解封,以及他在月球基地巡视所说的这些话语被华国的媒体正式转载到了新闻消息上。

《CTV媒体》:“月面生物圈工程正式解封,我国徐川院士抵达月球视察成果!”

《华新社》:“经历两年的生存性实验,月面生物圈工程圆满完成,人工生物圈研究进入新纪元!未来将广泛应用于月球火星乃至其他星球的开发居住!”

《金陵日报》:“由我校徐川院士担任总设计师兼总顾问的月面生物圈工程取得重大突破,外星移民近在眼前!”

《科技新闻报》:“我国徐院士在月球生物圈基地以‘将荒凉的土地开垦成农田,将一片片的沙漠变成绿洲’为主题核心讲话,推动人类星际移民时代的到来!”

《华国三农报道》:“......”

在众多媒体接二连三的报道下,月面生物圈工程正式解封、徐川院士登临月球生物圈、月球种田、星际移民等等一系列相关词条很快就登上了各大社交平台的热搜榜,进而引起了无数网友的讨论热议。

而作为一个国际合作工程,月面生物圈上驻扎和在内进行研究的也并不仅仅只有华国的学者。

因此,徐川视察月面生物圈基地的消息很快就引起了各国主流媒体的注意与聚焦。

相关的新闻报道很快就同步传到了外网,并且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可以说是震惊到了不少人。

尤其是对那些一直认为航天事业曾是米国梦中一部分的米国人来说,这一消息简直如同遇上了一记晴天霹雳,被惊的不知道该作何反应了。

推特脸书等社交平台上,相关的话题很快就占据了热门搜索的榜首,引起了无数人的讨论。

尤其是当初月面生物圈工程建造的时候,米国被踢出局无缘这项工程,当局为了挽回颜面,通过媒体对外进行解释‘月面生物圈工程只会是投资巨额资金,但注定会失败的项目。’

因为生物圈二号工程已经全面验证了生物圈工程的失败性。

在环境和条件更好的地球生物圈工程都失败了,月球上就更不可能了。

无论是月壤中蕴含着的氦三还是月球没有足够的大气层保护地表,都会杀死月面生物圈工程中的生命。

而这一解释在当初的确让不少的米国民众相信了,认为当局之所以没加入月面生物圈工程是一个正确无比的决定,是一个节省巨额经费支出的出色决案。

因此,不少人都在等待着月面生物圈工程失败的消息传递回来。

然而当月面生物圈工程顺利解封,完成自己的任务的时候,那些曾经相信了米国政府当局解释的纳税人,那些曾经被蒙骗在鼓里的民众,全都懵了。

尤其是当初NASA宇航局联合米国政府当局在官网上发布的那一条推文的评论区,直接就被这些人挤爆了。

【月面生物圈工程顺利解封了!不是说生物圈工程不可能成功的吗?】

【NASA的负责人呢?为什么不出来解释一下华国组织的月球生物圈工程成功了?】

【法克!NASA每年烧了那么多钱,到底把钱烧到哪里去了!】

【谢特!生物圈工程成功了,华国马上就可以开启大规模的月球移民工程。而我们的政府到底在做什么?】

【有没有一种可能,月面生物圈工程其实是失败了?要知道我们的生物圈二号是全封闭式的,没有任何的物资补充。而华国在月球上建造的生物圈却一直在补充物资,尽管他们一直说补充的物资数量极少,但这中间的具体数量有多少谁知道呢?】

【别自欺欺人了,且不提月面生物圈工程是那位徐教授主导的项目,以他的品德根本就不可能做出这种事。光是月面生物圈里面1并不仅仅是华国人,还有欧洲、沙俄、日韩等其他国家,如果运输的物资有问题的话,早就爆料出来了。】

【承认别人比自己更优秀很困难,但如果你们再继续沉浸在幻想中,那我们真的永远都无法追上华国了!】

【有没有一种可能,当初我们之所以没有加入月面生物圈工程并非是因为认为这个项目必然会失败,而是被别人踢出去的?】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当初是有这样的消息传递出来的,现在看来这极有可能是真的。我们并非主动退出,而是被华国给踢出去了。】

【WTF?】

【.....】

争论的声音在推特脸书这些社交上不断发酵,以至于NASA宇航局和当局政府不得不暂时先关闭了评论区。

而这一做法更是直接引起了民众们的暴动,许多人都认为这是NASA宇航局和当局欺骗他们的行为。

毕竟在五年前,米国都是世界上航天领域最强的国家,航天大国的骄傲,不仅仅是说说而已,更是刻在米国民众骨子里面的精神荣耀。

在航天领域,在月面生物圈工程这种世纪工程上被人踢出群,这样的情况实在是太令人难以接受了。

......

与此同时,另一边。

月面生物圈工程解封、徐川院士正式登临月球视察的消息同样冲上了国内围脖、抖音等各大社交平台的热搜,引起了许多人的讨论与热议。

但和主流媒体报道的重点核心不同,也和国外互联网上的讨论不同的是,国内网友们的讨论并没有在月面生物圈基地本身,亦或者是徐川的身上。

几乎绝大部分的评论很快就都偏向了月球上种植出来的各种农作物粮食到底是否好吃这一点上。

“卧槽!川神他老人家去月球了?什么时候的事?”

“碉堡了!月球上种地,还成功了!”

“川神修正了一条‘月球土壤不适合种地’的宇宙规律!”

“这个月麦7号的照片看起来好诱人啊,金灿灿的麦穗,也不知道月球上种出来的小麦做出包子馒头面条的口感怎么样,啊啊啊啊啊!好想尝试一下啊!有没有卖的啊!一千块一斤我都买!”

“楼上的看不起谁呢?一千块一斤?再加个零吧!”

“说真的,我也好想尝一下月球上种出来的这些粮食,看看它们的味道口感如何。”

“谁不想呢?吸溜~~”

“就没人想试试月球上的猪肉吗?我刚刚看短片视频中,那养殖场中的猪一个个的都好肥啊!”

“......”

不得不说,国内的网友对于月面生物圈工程解封的新闻消息的讨论的确与众不同。

在国外网友讨论着华国人很快就会大规模移民月球的时候,国内网友们的注意力几乎全都集中在月球上种出来的粮食和养出来的猪到底好不好吃,口感如何,该怎么做这些细碎的事情上。

当然了,民以食为天,这的确是刻在国人骨子里面的基因。

无论是在什么地方,还是在什么时候,吃总是国人最先关注的事情。

......

与此同时,另一边。

月球,巡视了一圈月面生物圈基地中的各种农作物以及其他生命种群的生存情况,向生物圈工程中辛苦劳作了半年的学者表达了自己的慰问和奖赏后,徐川来到了月华台科研基地的另一边。

和旁边郁郁葱葱的生物圈不同,这里的一切都被银灰色的月砖覆盖着。

而在这处划分出来的区域中,里面进行着另一个涉及到全人类乃至全地球生态圈的研究。

即对火星枯石菌进行研究。

事实上,从第一次在四名登火的航天员身上发现这种外星生命开始,对它的研究就从未停止过。

尤其是自从米国与强生集团不顾全人类乃至全地球生态环境的安危将其偷盗到地球上,引发了全面的危机后,各国对这种来自火星的生命的研究更是几乎集结了整个人类文明的力量。

幸运的是,在火星枯石菌的遗传基因中,他们顺利的找到了解决这种细菌感染的办法,并成功的制备出来了逆向表达蛋白和相对廉价的阻断治疗药物,通过疫苗以及全地球投放铺撒的方式解决了人类异变成硅基生命的风险。

尽管各国在第一时间内就通过各种手段严格的对火星枯石菌进行了防控与治疗。

但它广泛的传播对地球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却几乎是不可逆的。

人类和部分养殖的动物还好,在疫苗与阻断治疗药物的作用下已然脱离了火星枯石菌的影响。

但野外的情况却比许多人想象的更加糟糕。

尽管在相对廉价的阻断治疗药物研究出来后,各国纷纷在第一时间从华国进行了采购,通过人工降雨的方式在全国进行播撒,然后通过植物和微生物作为基础,以食物链的方式来控制火星枯石菌的蔓延。

但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有这个能力。

尤其是在非洲、中美洲/南美洲等经济落后的地区,很多国家根本就承担不起这一笔庞大的额外费用。

只能任由火星枯石菌在国土内泛滥。

即便是华国在完成了对国内环境的救治后,向这些地区‘支援’了一批逆向表达蛋白和阻断治疗药物,但那些已经感染了的庞大动物群体,却是已然难以重新恢复成正常生命了。

那些已经在火星枯石菌感染下硅基化异变的动物群体,如果有足够的免疫蛋白药物或许还能救治。

但无论是华国还是这些小国,都不可能将相对昂贵的免疫蛋白用在这些动物上,这种治疗成本是全世界都无法承担的。

而想要地球的生态环境慢慢的恢复成最初的模样,即便是投入大量的阻断治疗药物,也需要无比漫长的时间。

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多少种生物随之灭绝,或者是出现原本不应该出现在地球上的半硅基半碳基生命,谁也不知道。

如果可以的话,各国政府还是希望地球能够恢复没有被火星枯石菌感染之前的环境的。

因此,对如何通过更廉价更容易制造的药物恢复被感染的动物的研究工作从未停止。

或许地球上的生态环境,将因此永远而被改变;也或许有一天人们能够将地球重新恢复干净。

对于徐川来说而言,这同样是他关注的重点研究工作之一。

当然,月华台科研基地对火星枯石菌的研究,远不止这一种。

无论是火星枯石菌中那隐藏在基因中,能够在火星这种恶劣环境中生存千万年,亿年乃至更遥远时间的秘密。

还是留下这种细菌的火星文明掌握的高超基因编辑技术,以及能够让火星枯石菌的基因稳定有效遗传千万年,亿年乃至更遥远时间的技术,都是值得他们研究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