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温三大军的进攻之下,殖民军的脆弱就跟鸡蛋壳差不多。一周时间下来,殖民军损失的兵力已经超过三万,离最初的防线已经超过了一百五十公里。
绝大部分时间都是被对手赶着跑的,几乎没有形成什么抵抗力。温三天天都能收到喜讯,收到捷报。
士兵的伤亡人数居然在只有几十人,其中一大半都是因为不熟悉路道崴了脚,勉强算进了受伤的名单之中。
至于死亡人数,为零!
这种奇葩的战役,温三是从来没有打过。负责进攻殖民军的将领们更是笑得合不拢嘴,感觉比正常训练还轻松。通常敌我双方一接触,一轮炮火轰炸下来,对方就已经溃不成军了。
逃跑得比兔子还快,为了活命,殖民军的重装备全被他们扔路上了。温三的部队跟在后面,跟捡东西的一样的轻松。
不过这些装备,第一集团军的将领是看不上的,只有通用的弹药他们适当的保留了下来。
最后绝大多数装备都便宜了王强的第五兵团。他们成军匆忙,重装备方面确实有装备不足。
作为主要针对地方土匪恶霸的二线兵团,实力倒也足够了。现在得到数量不少的重装备,自然是如虎添翼。
大军压境之下,管理地方上的问题倒也并没有想象中的困难。至少跟国内那些个个800个心眼的势力比起来,这些土匪恶霸蠢萌得可爱,根本没什么脑子。
有当地老百姓的拥护,他们搞点什么小动作,很快就被老百姓揭穿,并且报告了上来。
数量不等的土匪,有时候就是几个人,多一点的也就百来个人。邦寨被扫了之后,大部分头目都被干掉;只有少数头目见机得快,带着几个人跑了。
这些人平时藏山林之间,仗着自己对当地情况的熟悉程度,跟王强的大军躲猫猫,实在饿得没办法的时候,这才跑出来打劫老百姓。
就他们这样的作为,自然没人会喜欢他们。在温三怀柔政策的鼓励之下,当地老百姓大多搬迁到城镇上,或者城镇的边缘,主要路道旁边去居住。
如此一来,土匪恶霸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稍有风吹草动,立马就有大批军警赶来,加上老百姓也熟知周边哪里有藏身之所,那些隐藏的土匪也在被快速消灭之中。
要么他们逃到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之中,要么逃到更远的地方去,离开温三部队控制的地盘。
如此一来,王强大军控制的地盘越加稳固,极少土匪跑出来作乱也不过是癣疥之疾,根本造不成多大的影响。
解决了这个大问题之后,市政的工作人员开展起工作来也是越加得心应手。各项政策得以顺利的实施下去。
王强深知自己的部队作战能力不怎么样,无法与温三手下的一线作战部队相提并论。
在听取了手下将领多次提议之后,他还是着重抓起来部队的军事训练,至少也要搞出一部分作战能力突出的部队来。不能让老兄弟们看了笑话。
至于物资配送补给的任务,王强自然是手拿把掐,这可是他最熟悉的业务,在没有敌人威胁的情况下,显得更加的轻松。
前线的部队打到哪里,他的补给就能支援到哪里,根本不可能出现脱节的现象。
关于这一点,各大部队的主官对王强的能力还是非常认同的。有他来坐镇后方,简直稳得可怕。
温三控制的地盘也是越来越大,两个月下来,打下的地盘比原来扩大了五倍有余。
西北方向,缅因地区大把的领土已经落入了温三的手中。安南方面,最繁华的西贡正式纳入温三的治下。
得益于温三部队良好的口碑,当地人对他们到来并没有太大的反抗情绪。与无恶不作的小鬼子比起来,这支部队的纪律好了太多,根本不会出现强抢老百姓财物这样的事情。
至于部分土豪劣绅,以及早前投降小鬼子的当地财主老爷们,日子就没有那么好过了。
王志兵也不会跟这些人客气,基本上是家产充公,人也被抓了起来。如果有谁公开举报他们的恶行,情况属实的话,直接就枪毙了。
这些人就是祸乱当地的因子,是真不能留下来。
想要达到长治久安,掌控这些地盘,就一要打掉旧有的势力。不给他们任何生存的土壤,土地房屋的重要财富,很多时候也要重新分配,以缩小老百姓之间的贫富差距。
温三的总指挥室内,西南边境外的那张军事地图已经扩大了许多。总面积已经超过了70万平方公里,总地盘与国内的根据地都差不多了。
继续往西发展,很快就要看到印度洋了。拿下几座重要的港口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安南地区,已经能直通南海,安南地区一半的土地已经落入温三的手中。
除了有少数当地人站出来反对之外,大部分老百姓还是比较认同他们的。毕竟这可是统治了他们几千年的宗主之国,是上军。
随便查一查历史,安南地区不过天朝上国下辖的一个郡县而已,如今回归历史,没什么接受不了的。
往上推几十上百年,这里的老百姓,很多都是从华夏大地上南迁过来的。所以对温三大军的到来,很多人心里其实暗暗欢喜,这发达的机会不就来了吗?
为了巩固现有的成果,温三把才成立不久的第二舰队派往南海。一方面是为了支援王志兵,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震慑那些心思不定的家伙。
至于小鬼子,在温三大军的进攻之下,它们已经退得更远了。并且没有了主动与王志兵交手的能力和意愿。
鬼子高层也是让那些将领加快资源掠夺,根本不顾当地人的死活。跟温三的部队比起来,它们就是行走在人间的恶魔。
“告诉王志兵,进攻的步伐可以适当放缓一些,往西只要拿下印度洋的几座优良港口就可以了。现在我们要练内功,把到手的地盘巩固起来,全力消化到手的土地,将这里打造成我们的第二根据地。”
温三作出了重要的指示,按照他的计划,第一阶段打下的地盘在百万平方公里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