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机降落在科研站外围的停机坪上,旋翼卷起的冰雪拍打着韩默的脸颊,如刀割般生疼。他紧跟在医护兵身后,看着他们小心地将米哈乌的担架抬下飞机。男孩再次陷入昏迷,睫毛上凝结着细小的冰晶。
"欢迎来到曙光站。"马科夫上尉在引擎的轰鸣声中大声说道,"北极圈内最先进的科研设施之一。"
韩默眯起眼睛打量眼前的建筑群——银灰色的主楼呈六边形,周围环绕着几座较小的附属建筑,全部由某种反光材料建成,在极地的阳光下闪烁着冷冽的光芒。整个设施被高耸的防风雪墙环绕,墙顶布满了监控设备和天线。
"这里研究什么?"韩默问道,呼出的白气在空气中迅速凝结。
马科夫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研究像你和那孩子这样的...特殊案例。"
一队穿着白色极地制服的人员迎上来,迅速接管了米哈乌的担架。韩默下意识地跟上,却被马科夫拦住。
"孩子会得到最好的医疗照顾。"上尉说,"首先你需要完成入站程序。这是规定。"
韩默犹豫了,目光追随着被推走的担架:"我需要确保他安全——"
"你现在的身份是受庇护者,不是监护人。"马科夫的声音冷了下来,"别忘了,通缉令仍然有效。"
无形的威胁悬在空气中。韩默权衡着反抗的后果——在这样一个与世隔绝的军事科研站,他几乎没有筹码。目前看来,合作是最佳选择。
"入站程序需要多久?"他最终问道。
"不会耽误你见孩子。"马科夫的语气缓和了些,"跟我来。"
科研站内部的温度适宜,但气氛却冰冷得令人窒息。走廊的墙壁漆成毫无生气的灰白色,每隔几米就有一道需要刷卡的安全门。偶尔经过的工作人员都穿着统一的白色制服,表情淡漠,彼此间几乎没有交流。
马科夫带着韩默来到一个标有"安检与登记"的房间。里面的设备让韩默联想到高级监狱的入监程序——指纹扫描、虹膜识别、全身X光,甚至还有DNA采样。
"脱掉所有衣物和个人物品。"一个面无表情的技术员指示道,"站到扫描区域。"
韩默照做了,寒冷不仅仅来自裸露的皮肤。当扫描仪的红线划过他胸口的伤疤时,机器突然发出尖锐的警报声。
技术员立刻紧张起来:"检测到异常能量读数!"他转向马科夫,"上尉,这个标记——"
"我知道。"马科夫打断他,表情复杂地看着韩默,"没想到活性这么强...继续程序。"
接下来的检查更加彻底。技术人员用各种仪器反复扫描韩默的伤疤,采集皮肤样本,记录生理数据。整个过程冰冷而高效,让韩默想起在灰港经历的"实验",只是这里的设备更加先进,工作人员更加专业。
"这是什么?"韩默终于忍不住问道,指着自己胸口的伤疤,"为什么所有人都对它这么感兴趣?"
马科夫和技术员交换了一个眼神。最终,上尉开口道:"那是'源'的标记。证明你曾经接触过它,并且...被它改变了。"
"'源'到底是什么?"韩默追问。
"你会得到所有答案。"马科夫递给他一套白色制服,"但不是现在。首先,你需要见一个人。"
穿戴整齐后,韩默被带到科研站深处的一个会议室。房间中央是一张金属长桌,墙上挂满了数据屏幕,显示着各种他看不懂的图表和波形。最引人注目的是房间尽头的一个大型显示屏,上面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的波形图,看起来像是某种声纳或地震记录。
"坐。"马科夫示意韩默坐在桌前,"教授马上就到。"
"什么教授?"
回答他的是一阵轮椅的电动声。会议室侧门滑开,一个瘦削的老人被推了进来。他看上去至少八十岁,稀疏的白发贴在头皮上,深陷的眼窝中是一双异常明亮的蓝眼睛。右半边脸有明显的神经损伤痕迹,嘴角不自然地抽搐着。
"韩先生。"老人的声音出奇地有力,带着浓重的俄语口音,"我是安东·沃洛申教授。感谢你把我孙子带到这里。"
韩默的瞳孔微微扩大。米哈乌的祖父?这个发现解释了为什么男孩的姓氏是"沃洛申",但带来了更多疑问。
"你是...米哈乌的亲人?"韩默谨慎地问。
"最后的亲人。"沃洛申苦笑了一下,扭曲的半边脸使这个表情显得格外痛苦,"自从我女儿——米哈乌的母亲——在事故中丧生后。"
韩默注意到老人提到"事故"时的微妙语气,显然那不是一个普通的事件。他决定直入主题:"教授,请告诉我这里到底在研究什么?为什么米哈乌如此重要?还有这个——"他指了指胸口的伤疤,"——是什么东西?"
沃洛申教授用颤抖的手调整了一下轮椅的位置,示意助手离开。房间里只剩下他、韩默和马科夫三人。
"'源'。"老人缓缓说道,"我们称它为'源'。一个埋藏在北极冰层下近千年的...物体。"
墙上的主屏幕突然切换,显示出一个黑色的球体,悬浮在一个真空室中。正是韩默在直升机上"看到"的那个画面。球体表面完全光滑,没有任何接缝或标记,却给人一种诡异的"活动"感,仿佛表面下有东西在流动。
"这是..."韩默的声音不自觉地降低了。
"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也是最危险的秘密。"沃洛申的声音突然充满激情,"它能产生一种特殊的辐射,改变接触者的神经系统,赋予他们...特殊能力。"
韩默想起米哈乌那些不可思议的感知能力:"像米哈乌那样?"
教授点点头:"但大多数接触者都承受不住这种改变。要么发疯,要么死亡。米哈乌是唯一一个不仅存活下来,还能与'源'建立稳定连接的个体。我们称这种人为'接收器'。"
"而我?"韩默下意识地摸向胸口的伤疤。
"你是'共鸣者'。"马科夫插话道,"能够与'接收器'产生特殊联系的人。非常罕见。"
沃洛申调整了一下轮椅,靠近韩默:"三年前,监管局的特工袭击了我们的野外研究站,抢走了米哈乌和部分研究数据。霍夫曼认为他可以利用'源'的力量开发武器。但他错了...没有'接收器'和'共鸣者','源'只是一个奇怪的物理现象。"
韩默的大脑飞速运转,拼凑着线索:"所以灰港的那些实验...霍夫曼试图人为制造'接收器'和'共鸣者'?"
"正是。"沃洛申的眼中闪过一丝愤怒,"他折磨死了至少二十个孩子,试图复制米哈乌的能力。而你...韩先生,你是意外收获。霍夫曼没想到他的囚犯中会有一个天然'共鸣者'。"
韩默回想起监狱里那些模糊的梦境和幻觉,胸口的伤疤在特定情况下的灼痛,以及和米哈乌之间那种难以解释的联结。这一切突然有了解释——科学解释,而非超自然。
"这个标记是怎么来的?"韩默指着伤疤,"我不记得接触过任何...'源'。"
沃洛申示意马科夫操作控制台。屏幕切换到一个军事行动的画面——雪地中,一支特种部队正在接近某个设施。
"五年前,格陵兰冰盖的一次秘密行动。"教授解释道,"你的小队被派去调查一个异常热源,对吗?"
韩默的记忆突然清晰起来——那次被列为最高机密的行动,他们在冰层下发现了一个奇怪的黑色球体。在撤离时发生了爆炸...他以为那是敌人的袭击,但现在想来...
"我们被设计了。"韩默喃喃道,"命令要求我们直接接触那个东西..."
"北约和俄罗斯的秘密合作项目。"沃洛申点点头,"双方都想研究'源'的军事应用。那次行动是为了寻找潜在的'共鸣者'。你是少数幸存者之一,也是反应最强烈的。"
韩默感到一阵眩晕。他的整个军旅生涯,甚至被监禁的经历,都可能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选拔过程。这个想法令人作呕。
"米哈乌在哪里?"他突然问道,"我要见他。"
"当然。"沃洛申出人意料地同意了,"事实上,我们需要你见他。他的状况...不太稳定。"
马科夫推着教授的轮椅,带领韩默穿过一系列安全门,最终来到一个类似医院重症监护室的区域。透过观察窗,韩默看到米哈乌躺在中央的病床上,连接着各种监测设备。几个穿白大褂的技术人员围着他忙碌。
"自从与'源'分离后,米哈乌的能力开始衰退。"沃洛申低声说,"霍夫曼给他注射的实验性药物加剧了这种退化。现在他处于...临界状态。"
"什么意思?"韩默的手不自觉地握成拳头。
"意思是,他可能会完全失去与'源'的连接,变成一个普通孩子。"教授的声音突然变得柔软,"这本来是我梦寐以求的结果...但过程太剧烈了。他的身体承受不住。"
韩默注视着病床上的米哈乌。没有了那些奇怪能力的描述,男孩看起来只是一个瘦弱的、病重的普通孩子。这个想法不知为何让他心痛。
"我能做什么?"他直接问道。
沃洛申示意技术人员打开隔离室的门:"作为'共鸣者',你可以稳定他的状态。就像在监狱里时那样...只是这次我们需要更强烈的连接。"
"怎么做?"
"物理接触,加上'源'的微量辐射。"教授指了指房间角落的一个金属箱,"我们保存了一小部分样本。"
韩默的直觉告诉他这不是个好主意,但看着米哈乌苍白的小脸,他别无选择。他走进隔离室,来到病床边。监测屏上的脑电波杂乱无章,心率忽快忽慢,各项指标都在危险边缘徘徊。
"米哈乌?"韩默轻声呼唤,握住男孩的手,"是我,韩默。"
没有反应。米哈乌的皮肤冰冷得不正常,呼吸浅得几乎看不见胸廓起伏。
技术人员推来了那个金属箱,输入密码后打开。里面是一个小型铅制容器,透过观察窗可以看到一团微弱的蓝光。当容器开启时,韩默胸口的伤疤立刻传来剧烈的灼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烈。
"握住他的手,同时接触样本。"沃洛申在观察窗外指导道,"这会建立一个临时连接。"
韩默咬紧牙关,忍受着胸口的疼痛,按照指示将另一只手伸向蓝光。当他的指尖即将接触光源时,米哈乌突然睁开了眼睛——不是平常的浅褐色瞳孔,而是完全变成了荧光蓝色!
"不!"男孩发出一声不似人类的尖叫,"它来了!它醒了!"
整个房间的灯光开始闪烁,监测设备发出刺耳的警报。韩默感到一股强大的电流般的力量从伤疤处爆发,顺着他的手臂传到米哈乌身上。两人的接触点迸发出耀眼的蓝光,照亮了整个隔离室。
"加强屏蔽!"沃洛申大喊道,"共鸣过度了!"
韩默想松开手,却发现自己的肌肉完全不听使唤。那股力量控制了他,像提线木偶一样操纵着他的动作。更可怕的是,他开始"看到"不属于这个房间的景象——冰层下的巨大空洞,黑色球体表面出现裂缝,某种东西正在苏醒...
"停下实验!"马科夫命令道,"断开他们!"
技术人员试图介入,但刚一靠近就被无形的力量弹开。韩默感到意识正在被拉扯,仿佛有什么东西通过他和米哈乌之间的连接,正在窥视这个世界...
突然,一切停止了。蓝光消失,韩默瘫倒在地,胸口伤疤处的皮肤渗出了少量鲜血。米哈乌再次陷入昏迷,但监测仪上的指标开始趋于稳定。
"不可思议..."沃洛申喃喃道,声音因兴奋而颤抖,"连接强度超出了预期值三倍!"
韩默艰难地爬起来,呼吸急促:"到底...发生了什么?"
"你们短暂地重建了与'源'的连接。"教授的眼睛闪闪发光,"而且传递了某种信息...或者接收了它。"
马科夫的表情变得异常严肃:"教授,我们需要立即联系总部。如果'源'真的开始活跃..."
"当然,当然。"沃洛申点点头,但目光仍然盯着韩默,仿佛在看一件稀世珍宝,"不过首先,我们需要给韩先生做个全面检查。这种共鸣水平前所未有..."
韩默没有理会他们的话。他的注意力全在米哈乌身上。男孩的呼吸变得平稳,脸色也恢复了些许血色,但眉心仍然紧蹙,仿佛在睡梦中看到了什么可怕的东西。
"他说'它来了'..."韩默低声说,"指的是什么?"
沃洛申的表情突然变得警惕:"可能是谵妄。药物反应。"
韩默知道教授在说谎。那个瞬间,当连接最强时,他确实感觉到了某种东西——巨大、古老、且充满敌意。而米哈乌看到的比他更多。
"我要留下来陪他。"韩默宣布道,语气不容置疑。
沃洛申似乎想反对,但马科夫出人意料地同意了:"可以。但会有警卫在门外。为了你们的安全。"
他们离开后,韩默拉过一把椅子坐在米哈乌床边。科研站的窗外,北极的夜幕正在降临,给一切蒙上不真实的蓝灰色调。韩默回想着这一连串离奇事件——从灰港的监狱到这个冰雪覆盖的秘密基地,从普通囚犯到所谓的"共鸣者"。一切都围绕着那个神秘的"源"。
而最令他不安的是,他越来越难以区分哪些是自己的记忆,哪些是"源"或米哈乌强加给他的影像。那个冰层下的黑色球体,那些闪烁的蓝光,还有那种被注视的感觉...它们似乎正在成为他意识的一部分。
米哈乌的手指突然轻微抽动了一下。韩默立刻俯身查看,发现男孩的嘴唇在蠕动,似乎在说什么。他将耳朵贴近,勉强捕捉到几个词:
"...裂缝...它在看着我们...全都错了..."
韩默正想追问,整个科研站突然响起刺耳的警报声。红色警示灯开始旋转,广播系统传来急促的俄语通告。虽然听不懂内容,但紧急状况是显而易见的。
隔离室的门被猛地推开,马科夫冲了进来,脸色凝重:"我们必须立即撤离!"
"发生了什么?"韩默护在米哈乌床前。
"'源'站报告异常活动!"马科夫简短地说,"冰层开始破裂,辐射水平飙升。十五分钟内会有直升机来接重要人员。"
韩默看向米哈乌:"他能移动吗?"
"轻症患者和关键研究人员优先。"马科夫的表情说明了一切,"孩子...不在名单上。"
韩默的眼神变得危险:"那我也留下。"
"别犯傻!"马科夫厉声道,"你是迄今为止最强的'共鸣者'!总部命令必须带你撤离!"
"要么我和米哈乌一起走,要么我们都留下。"韩默寸步不让,"你自己决定,上尉。"
马科夫的脸因愤怒而扭曲,但最终还是妥协了:"该死!带上孩子,跟我来!但如果他拖慢了撤离速度,我会毫不犹豫地丢下你们!"
韩默迅速解开米哈乌身上的监测电极,小心地将男孩抱起。米哈乌比看起来还要轻,像一捆随时会散架的枯枝。他的体温仍然偏低,但呼吸还算平稳。
跟随马科夫穿过混乱的走廊,韩默看到科研人员正在紧急销毁文件和样本。警报声持续不断,偶尔伴随着轻微的震动,仿佛远处发生了爆炸。
"到底怎么回事?"韩默在噪音中大声问道。
马科夫头也不回:"'源'开始活跃了!比预期提前了至少三个月!"
"那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我们可能都犯了个致命的错误!"马科夫推开一扇安全门,带领韩默进入一个装备室,"穿上极地生存服。外面的温度能在一分钟内要了你的命。"
韩默单手为米哈乌和自己穿上厚重的白色极地服,这个过程异常艰难,尤其是还要保护男孩的输液管线不被扯掉。当他终于完成时,整个建筑突然剧烈震动了一下,灯光闪烁几下后完全熄灭。
应急灯立刻亮起,投下诡异的蓝光。广播系统用俄语和英语交替播放:"紧急撤离!所有人员立即前往停机坪!这不是演习!"
"走!"马科夫推着韩默向出口奔去。
穿过最后一道安全门,他们来到了室外。极地的寒风立刻撕扯着韩默暴露在外的脸颊,呼出的气体在眼前凝结成霜。停机坪上,两架直升机已经启动,旋翼卷起的冰雪形成白色漩涡。
马科夫指向较近的那架:"上去!快!"
韩默弯腰抵挡强风,向直升机跑去。就在距离舷梯几米远时,脚下的地面突然剧烈震动,他一个踉跄差点摔倒。远处传来雷鸣般的轰响,仿佛冰层正在断裂。
"看!"马科夫突然抓住韩默的肩膀,强迫他转身,"老天啊..."
韩默顺着他的目光看去,远处的冰原上,一道蓝色的光柱冲天而起,直插漆黑的夜空。即使隔着这么远的距离,那光芒仍然刺得眼睛生疼。更可怕的是,光柱周围开始出现更多细小的蓝光,像蛛网般在冰面上蔓延。
"那是什么?"韩默喊道,声音几乎被风声和引擎声淹没。
马科夫没有回答,只是粗暴地推着他登上直升机。舱内已经坐了几名科研人员,包括沃洛申教授。老人看到韩默怀中的米哈乌时,表情变得复杂。
"你不该带他来的。"教授在引擎的轰鸣中喊道,"太危险了!"
韩默没有理会,只是找了个位置坐下,小心地护住米哈乌。马科夫最后一个登机,重重地拉上舱门。
"起飞!立刻!"他对着飞行员吼道。
直升机升空的瞬间,韩默透过舷窗看到一幕永生难忘的景象——以蓝色光柱为中心,方圆数公里的冰面开始塌陷,形成一个巨大的漩涡。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漩涡中心似乎有什么东西在上升...一个黑色的、光滑的球体,比科研站屏幕上显示的大数百倍。
"'源'..."沃洛申教授喃喃道,声音中混杂着敬畏和恐惧,"它完全苏醒了..."
就在这时,米哈乌在韩默怀中睁开了眼睛。男孩的瞳孔再次变成了那种不自然的荧光蓝色,直视着远处的景象。当他的嘴唇蠕动时,韩默听到的不是孩子的声音,而是一种多层次的、几乎超出人类听觉范围的奇异音调:
"它们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