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医文化中心的大讲堂内座无虚席,来自世界各地的医学精英们正专注地聆听着林天的授课。这是中心开设的第一期中医培训课程,报名人数超过了一千人,最终经过严格筛选,只录取了五十名学员。
"经络,不仅仅是一个概念,而是一个完整的生命能量系统。"
林天站在讲台上,身后的全息投影正展示着经络可视化系统捕捉到的实时画面。五彩斑斓的能量流动图让这些习惯了西医思维的学员们看得入迷。
"玛丽亚医生,"林天突然点名道,"作为一名神经外科专家,你觉得经络系统和神经系统有什么异同?"
被点名的意大利女医生玛丽亚站起身来。这位来自罗马顶级医院的神经外科专家,放下了所有手术,专程来巴黎学习中医。
"从目前的观察来看,"她用流利的英语回答,"经络系统似乎与神经系统有某种微妙的共振关系。但经络传递的不是电信号,而是某种更加玄妙的能量。"
"很好的观察。"林天赞许地点点头,"现在请你来做一个实验。"
玛丽亚走上讲台,林天取出一根银针,示意她戴上经络观察眼镜。这是天医科技最新研发的设备,能让使用者直观地看到人体经络的运行状态。
"看到志愿者肩部的这条经络了吗?"林天指导道,"它就像一条发光的河流。现在,请你按照我教的手法,将银针刺入这个穴位。"
玛丽亚深吸一口气,手持银针,却迟迟不敢下针。
"别紧张,"林天温和地说,"把针想象成一艘小船,要顺着'河流'的方向航行。"
这个比喻让玛丽亚眼前一亮。她调整了一下角度,银针稳稳地刺入穴位。通过观察眼镜,她清晰地看到一股能量波动从针尖扩散开来。
"太神奇了!"她惊呼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得气'感觉吗?"
课堂上响起一阵掌声。这是第一次有西医专家在课堂上成功实现"得气"。
"接下来,请亚历山大教授为我们讲解一下你对《黄帝内经》的研究心得。"
被点名的俄罗斯中年教授站了起来。这位莫斯科大学的医学教授,已经潜心研究中医典籍三十年,这次是专程来求证自己的理论。
"通过经络可视化系统,我终于理解了'阴阳五行'的真正含义。"亚历山大教授激动地说,"这不是简单的哲学概念,而是对人体能量系统的精确描述!"
林天满意地看着这些学员们的进步。他特意挑选的这批"洋弟子",都是各自领域的翘楚,有着扎实的医学功底和开放的学习心态。
"老师,"法国药剂师索菲亚举手提问,"我注意到中药的配伍有着严格的规律,这和现代药物的分子互作用有关系吗?"
"很好的问题。"林天说着,调出了一张中药分子结构图,"现代科技已经证实,很多传统的中药配伍,确实能产生独特的协同效应..."
下课后,白雪儿走进教室,看着还在和学员们热烈讨论的林天,笑着说:"看来第一批'洋弟子'的资质都不错。"
"是的,"林天点点头,"他们都有一颗求知若渴的心。这让我想起了当年在华山学艺的日子。"
"对了,"白雪儿递过来一份文件,"我已经安排好了一对一指导的时间表。根据他们的专业背景和兴趣方向,进行针对性的培训。"
林天翻看着名单,突然停在了一个名字上:"这个叫托马斯的德国医生,背景调查做得怎么样?"
"有问题?"白雪儿立刻警觉起来。
"嗯,"林天的金瞳中闪过一丝微光,"他的气场有些异常。让柳如烟去查一下他的真实身份。"
就在这时,玛丽亚匆匆跑来:"林老师,我在练习银针时有了新的发现!"
看着这位意大利医生眼中纯粹的求知欲,林天暂时放下了疑虑。无论是否有敌人混入,传播中医文化的步伐都不会停止。
"来,让我看看你的发现。"他微笑着说。
而在课堂的角落里,那位名叫托马斯的德国医生正在用微型设备记录着什么。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阴冷:原来这就是林天的教学方式,看来"东方之刺"计划要改变策略了。
夜幕降临,林天站在文化中心的中医药园里,看着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学员们认真研习中药材的样子,心中充满了欣慰。
白雪儿走到他身边,轻声说:"这就是你想要的吗?让中医文化真正走向世界。"
"是的,"林天望着远方,"这些学员们就像种子,总有一天会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让更多的人受益于中医的智慧。"
"那些想要破坏的人呢?"白雪儿担忧地问。
"没关系,"林天笑道,"良药苦口,总会有人不适应。但只要我们的初心不变,真理终将大放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