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外卖女士的穿越之旅 >  第六章 准备种西瓜

穿越到这里来的第四天。

今天是寒食节,很奇怪,这个世界的农历竟然和罗素手机里今年的公历重合了。

家家户户吃着昨天的冷饭冷粥。

似乎大家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罗素是心里一万个不情愿的,可是没办法,大环境所致,只能跟着一起吃昨天多做出来吃剩的残羹冷炙了。

早上喝粥的时候,强子问:“爷爷,为什么我们寒食节要喝冷粥啊?”

发财答不上来,一家人谁也不知道,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发现各自都不知道之后,发财就甩锅了:“这么简单的事,问你爹。”

强子又眨巴着他的卡姿兰黛大眼睛,看着大宝,满眼都是求知欲。

大宝也不知道,只能说:“寒食节嘛,顾名思义就是吃寒冷的吃食的节气。”

强子似懂非懂:“爹,为什么寒食节要吃冷的食物啊?”

大宝无语,他答不上来啊…

于是当着罗素的面上演了经典名场面。

大宝:“你这孩子,哪那么多为什么呢?寒食节就是吃冷饭的。再问打你个臭小子!”

强子被他爹一凶,什么好奇心都没凶没了。

罗素看着小孩挺可怜,用她所记不多的内容解释道:“寒食节因为禁止生火,所以只能吃生冷的食物啦。这里有两个传说。”

罗素顿了顿又说:“一种说之所以禁止火呢,是因为呀:传说上古时期,二十八星宿中的东方青龙宫的角、亢被称为‘龙星’,而东方属于木,‘龙星’出于东方,容易引发大火,所以不让生火。”

强子听的认真,满脑子为什么,罗素看他想问,便停下来。

“你有什么没听懂的吗?”

“姑姑,什么是星宿啊?为什么是二十八星宿,而不是二十九星宿啊?”强子问。

罗素被问到了,她也不知道为什么偏偏是二十八星宿而不是二十九星宿。

这孩子,问题真多…

可又不好打击孩子的求学**,只能好声好气的说:“这个我也不知道呢,术士们就是这样划分的。所谓‘天之四灵,以正四方’就把天上的星星按照东南西北划分成了四宫,即:东方青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每个宫管七宿。”

罗素说完,见强子眨巴着眼,似乎还有一大堆对星星的疑问,赶紧说:“再多我就不知道啦,你到时候上学念书了,问老师,或许他们知道!”

强子立马:“爹!爹!!我要上学!”

全家人震惊!!!这是他们这一支几百年来!第一个想要读书的孩子!!!

“你说什么?”大宝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从没想过送孩子读书!

“爹,我要上学!要像姑姑一样知道很多!!”强子答道。

“好嘞好嘞!强子爹,我们儿子要上学!”叶子激动道。

发财听到第二次确认,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似乎只要供孩子上学,强子就能和县里那个可恶的虞举人有同等地位,他们家族便能打败他,一雪前耻。

“哎哟哟,我家强子出息啦!!出息啦!!……”梅子被惊的只有这两句话重复念叨。

“好,等你8岁,我们就给你去上学开蒙。”发财一锤定音,似乎下了一个巨大的决定似的。

强子突然被家里人突如其来的格外关怀与赞赏弄得受宠若惊,暗暗发誓,以后读书一定要好好读书。

虽然想知道第二个来源传说,可是家中长辈的欣喜与关怀,似乎让他们直接忽略了还有素素姑姑没讲完的话。

强子只能人小鬼大的对着罗素略显嘚瑟的wink了一下。

罗素看到这,不禁被强子逗乐了。

虽然她没办法感同身受这一家子的欢喜,但也不打算打扰别人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一家子欢乐声传出了老远,不出一刻钟,村里人都知道了强子未来是要念书的,也都为此表示祝贺。

只有村东头,上次给发财报信的那个年轻小伙子,突然回忆起了往昔,并不是嫉妒发财家的孙子,他只是想起了曾经:他也曾备受家人关爱,他也曾上过两年学!

村里村民们都已经在泡谷种了,也开始准备犁田了。

发财家因为丢了牛,没办法用牛耕地了,只能六个人接了两把锄头,直接耙田(耙田是把沉淀在一起的水田松土)。

因为是水田,并不像电视演的那样,人架上犁就可以耙田了(其实这个步骤应该是犁田,犁田则是把平整凝固在一起的水田粗略松土之后,再用类似楼梯的工具,拖着把大块的泥弄碎、弄平整),首先经过半年的雨水,水田里的泥早已沉淀,如果人能直接拉动犁,古人也不会傻到花十几两银子买个牛,那不是多此一举嘛!这个过程超级辛苦,每天回来,每个人身上都是脏兮兮的一身黄泥。

正因为如此,素素主动提出帮忙在家做饭洗衣服。

打扫卫生则没那么回事,顶多拿个上辈子那种清洁工用的大竹扫把扫一下地,毕竟生产力在那里,哪来的消费水平产生垃圾呢?灰尘是有,但是极少,家里家具就那几件——床、柜子、碗柜、几条凳子,连桌子都没有的家,有什么好擦的(其实抹布也没有)。

至于下田,绝不可能,一想到水蛭,直接劝退她了,这是她的底线。

刚开始第一天,大家干的很起劲,一天翻了一亩半的田,第二天就满了,只有一亩三分田…到最后两天,每天依然坚持耙一亩,可就算这样,一家子七天时间耙了田。

梅子因为之前被家暴踢到,三天高强度劳作之后,背疼的没办法使力气去干活了。

现在梅子只能在家,泡谷种、育西瓜苗。

罗素从20款四季蔬菜种子里面选了黄瓜种子 100粒。给发财家留了40粒,其他的则散发给村里其他十四户人家了。

他们这个村子,其实是80年前,大楚立国之初,他们祖先两个亲兄弟,加一个堂兄弟,一共三兄弟,因为从龙之功,大哥作为千夫长,按军功,分了一百多亩地,堂兄弟和老二略差,军功一人才分了五六十亩,外加一些这个作为私产,一代一代分,到现在发财因为是大房的后人,还能分到十六亩,等到大宝二宝,每人就只剩下八亩了。

其实按照律法,还有口份田,现在不比立国出期,随着人口不断膨胀,口份田已较八十年前,少了三分之二,但是这个田早在二十年前,就被镇上乡绅兼并了。国家分配的田不给你种了,但因为分配在你名下,你还要交税。这就是几天前大宝说的二十税一。(古代私人财产是永久的,且不需要缴税,这里交税交的是公家的田产税收,因为朝廷**,就算实际没田,只要你名下有,也需要交税)其实这家村子算好的了,多亏祖上争气,赚了良田两百亩。

说到这里,罗素听到了一个八卦,二十年前镇里乡绅因为大洪灾,二两银子三亩地,一口气把村里的口份田半威胁半抢占的“买了”。

这个虞乡绅就此发了家,据说当初花一千两买了三千多亩地地产直接从县城圈到了五十多里地外的郑家村。

另一次,也就是十年前,因为旱灾,三月底了还没下雨,虞乡绅又来抢地了,抢他们祖上血堆里拼来的私产,村里还因为这事出过两条人命:一个是罗素第一次到这里,给发财他们报信的机灵小伙子阿威的父亲,另一个是上几天做法的秃老头铁根他儿子。

当时两人还是二十来岁,刚当了五年兵从西北打了戎狄回来,血气方刚头铁的,直接上去和乡绅老爷派来的十几个人打了起来。村里这两小伙子,被虞乡绅带来的二十几人围殴至死。

村里人一见都打上家门口杀了两人,这气如何咽的下,结果就是男女老少一哄而上,四十多个人围殴二十几个专业打手。

这事闹这么大,虞老爷也怕了,连忙差人快马到县里报官。不出一个时辰,消息便被差人快马传到县太爷耳朵里,县太爷唯恐闹出民变,当即亲自来村里出面调停。

然而,丧失了亲人的两家也并没想过要索取乡绅的赔偿。在他们看来,要钱就失了骨气,就算是吃亏,也要讨个说法。

铁根趁县太爷来,虞乡绅放下戒备,操刀冲上去架在虞乡绅脖子上,要求他立誓,虞家子孙无论和因,永世不得兼并购买郑家村的永业田,如有违约,断子绝孙。这在古代是极重的誓言了。因此,虞乡绅没能兼并到一亩郑家村的私田,此后虞家也断了这份心。毕竟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罗素一边回想他们述说的这些往事,感叹着村里的人们朴素的价值观。

看着梅子用两个竹兜泡了西瓜种子、黄瓜种子,突然灵机一动,问:“梅子娘,你们后面厕所旁边的土地,可以给我种花吗?夏天厕所臭,种点花能盖住臭味。”

“没问题,茅厕那点地方,你随便用撒。”梅子想也没想,就答应了。

罗素没想到她答应的这么爽快,于是又顺竿爬道:“我不太会种东西,不然您顺带也给我种了?”

“花种子,你不需要一个坑一个坑的种的话,拿个锄头翻翻土,直接撒上去就好了噻~”梅子说道。

罗素毫不犹豫就拿上锄头去翻地了,这种事,相信人专业的准没错。

厕所旁边的地不大也不小,大概两平米左右,快要锄完了,只听得梅子声音远远的传来。

“你这地刨的,怎么这么大块的土啊……你这地……种花……多精细的东西,土不得细细地敲碎,这么大块怎么好生根哟…”说完人已经到跟前,抢过锄头就帮忙干了起来。

“梅子娘,我来我来,你告诉我我就知道了,你这身体还没好,别累到了。”罗素边说边去抢锄头,却直接被梅子推开了。

“你这已经把大块的全挖出来了,我翻细腻些,并不费劲的,你不用操心噻”。梅子拒绝道。

听到这,罗素也不跟她抢了,直接去拿了种子和桶,接了一桶山泉水来。等她提着一桶水来,一小块地已经被弄的平平整整的了

梅子在旁边示意她浇水湿润一下土地,罗素用瓢舀了一瓢水,远远的泼了过去,水泼的很均匀。梅子看了笑着连说:“泼水倒是不学就会了,很好哟!”

罗素谦虚道:“还行还行。”

水泼透了土地,罗素撕开包装,把种子交到梅子手上道:“这个我不行,得靠梅子娘你了,我怕我撒不均匀。”

“嘿嘿,好嘞。”梅子很爽快的应了,雷厉风行的,不到二十秒就完事了。

罗素:????就这???

花种子撒了,浇了水,罗素也没什么事可忙的了。

接下来每天就是跟着梅子换谷种的水。梅子背疼得厉害,没办法弯腰干重活,只能在旁边指导,罗素就帮忙提水泡谷种倒水育秧苗。

其实活也不重,一桶水二十斤,也不用提多远,就在水塘边上提上岸,换水泡完了,一大桶提不了,罗素就分两次提回家。

看着自己家和村里其他人家的西瓜种子和秧苗一天天发芽,罗素心里也升起了一丝希望,更多的是祈祷,祈祷今年能风调雨顺,大家能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