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柚站在金明池畔,手中捧着一摞泛黄的旧书。寒风卷起她松挽的惊鹄髻,几缕碎发拂过苍白的脸颊。铜盆中的火焰忽明忽暗,映得她眸中水光潋滟。
这是齐家最后一箱《茶经》残卷,曾祖父手书的批注已经模糊不清。那些蝇头小楷,记载着齐家世代相传的制茶秘术,如今却要化作灰烬。
她咬了咬唇,将书页一页页撕下,投入铜盆。火舌舔舐纸页,茶香混着墨香在寒风中飘散。每一页燃烧时,都会发出轻微的“噼啪“声,像是齐家先祖在叹息。
“阿姐,真的要烧吗?“养女阿苹红着眼眶问。她怀里还抱着半卷《茶经》,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烧。“齐柚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留着也是招祸。“
她想起昨日官焙世家的人来搜家,说齐家私藏**。那些人穿着锦缎靴子,踩碎了祖父的遗物--曾经最爱的紫砂壶。壶身碎裂时发出的脆响,至今还在她耳边回荡。兄长们从锦衣玉食到在码头抗包,从未做过活的母亲也落个眼睛模糊的毛病,父亲如今也只能做点散茶检验的活,林家步步紧逼,齐家已经无所退路。
突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齐柚抬头,只见一队黑衣侍卫疾驰而来,马蹄踏碎池畔的薄冰,溅起细碎的水花。
为首的男子一袭蟒纹官服,腰间错金算盘叮当作响,乌骓马喷出的热气凝成白霜,蹄下碾过她散落的《茶经》残页。
“刑部办案,闲人退避!“
声音冷冽如刀,齐柚的手一颤,最后一页《茶经》落入火中。火舌猛地窜高,将那一页“九泉环佩法“吞噬殆尽。
那人在她面前勒马,居高临下地打量她:“你是齐家女?“
“是。“齐柚挺直脊背,不卑不亢。
“齐家茶船涉嫌命案,即刻查封。“
齐柚心头一跳。茶船是齐家最后的生计,若是被查封,幼弟的药钱就没了着落。
她抬头直视那人:“大人,怎会!“
旁边小吏从袖中拿出一纸公文,尖着嗓子厉声道:“刑部尚书赵大人亲临,公办此案,还有异议?”
齐柚接过公文,心里咯噔一声。
那薄薄一张纸重若千钧,不仅因这突如其来的命案,更因眼前这位赵大人——他可是汴京城里最叫人胆寒的活阎罗。
指尖触到公文上未干的墨迹,她忽地想起月前在虹桥码头听来的闲话。
当时几个漕工蹲在茶箱上啃炊饼,说书似的比划着:“刑部那位二公子,瞧着玉面书生的模样,审起人来可比毒蛇还狠!上月陈留县那个盐枭,被请去刑部大堂喝了盏茶,回来时十根指头都成了白骨......“
夜风掠过池面,卷起赵广哲蟒纹官服的袍角。
齐柚的目光扫过他腰间那柄错金算盘,算珠上还沾着暗红,不知是朱砂还是陈年血垢。她曾听茶市牙人提过,赵家二公子有桩怪癖:每断一桩大案,便要在算盘上添一颗金珠。如今那算盘已缀满十九颗,颗颗都是人命砌的台阶。
“齐姑娘看得这般仔细,“赵广哲忽然开口,嗓音似浸了冰的茶汤,“可是看出什么门道了?“
她猛回神,才发现自己竟盯着他袖口出神。
那袖口绣着银线缠枝纹,分明是宫里尚服局的手艺。是了,赵家虽称皇商,实为太祖一脉远亲。当年哲宗无嗣,若非赵家长房力保今上登基......
她赶紧回神,低头细看,公文上的字迹潦草,显然是仓促写就,但刑部的朱印却鲜红刺目,仿佛一只嗜血的眼睛,冷冷地注视着她。
公文上写着:
【**刑部急令**
案号:明道元年癸酉字第柒拾叁号
案发地点:金明池下游,齐氏茶船停泊处。
案发时间:明道元年腊月廿三,酉时三刻。
案情简述:
查齐氏茶船,于金明池下游发现浮尸三具,皆着茶马司官服。尸身无明显外伤,疑似中毒。茶船暂扣,待查。
尸身特征:
甲尸:男性,年约三十,身高七尺,面白无须。身着茶马司从七品官服,腰间佩鱼袋,内无鱼符。
乙尸:男性,年约二十五,身高六尺八寸,左眉有疤。身着茶马司从八品官服,靴底嵌有红土。
丙尸:男性,年约四十,身高七尺二寸,右手缺一指。身着茶马司正七品官服,怀中藏有半块茶饼。
初步勘验:
尸身无明显外伤,口鼻处有白色粉末残留,疑似中毒。
官服质地为蜀锦,衣角和鞋底有不明红色痕迹,味如铁锈,捻如土屑。
有一具尸体携带一块鎏金茶符。
紧急措施:
齐氏茶船暂扣,船主及船员一律拘押候审。
茶马司相关人员即刻停职,配合调查。
签发人:刑部尚书赵广哲
签发时间:明道元年腊月廿四,卯时初刻】
齐柚的目光在“味如铁锈,捻如土屑“几个字上停留片刻,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她抬头看向赵广哲,眸中闪过一丝讥诮:“大人可知,武夷山的红土质地特殊,遇水后会凝结成块,且带有独特的铁锈味。“
赵广哲眯起眼,眸中闪过一丝兴味:“什么意思?“
齐柚将公文递还,指尖若有似无地擦过他的手背。她的手指冰凉,却带着一种不容忽视的力量:“大人手眼通天,应该知道北苑官焙林家与我齐家的恩怨“。
赵广哲低眸微沉,随即翻身下马。他的动作干脆利落,蟒纹官服在风中猎猎作响:“南唐的【青霭茶坊】曾以【九泉环佩法】闻名,家传鎏金银茶笼子刻有徐熙《玉堂富贵图》被李家主称赞为‘碾破春风’,你是这个齐家后人?“
齐柚心头一跳,面上却不显,只是淡淡一笑:“大人果然博闻强识。只可惜,齐家早已没落,那些辉煌不过是过眼云烟。“
赵广哲盯着她看了许久,忽然伸手抬起她的下巴。他的指尖有薄茧,是常年握算盘留下的,触感粗糙却温热:“有意思。“
齐柚不退不避,任由他打量。她的目光清澈而坚定,仿佛能看透一切伪装:“大人若是觉得有意思,不如帮我一个忙。“
“哦?“赵广哲挑眉,眸中闪过一丝玩味,“说来听听。“
“让我上茶船验尸,“齐柚直视他的眼睛,“我可以帮大人找到真正的凶手。“
赵广哲低笑一声,收回手:“你胆子不小。“
“大人不是说我'有意思'吗?“齐柚也笑,笑意却不达眼底,“那就让我更有意思一点。“
“你的请求,本官可以考虑。”赵广哲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但你必须明白,一旦上船验尸,就需遵守刑部的规矩,不得擅自行动。而且,若是你无法找到有力证据,齐家茶船与船员的下场,只会更糟。”
齐柚点头,眼中闪过一抹决绝:“我明白。只要能证明齐家的清白,我愿意承担一切后果。”
赵广哲见状,心中暗自点头。他牵着马匹,目光如刀般扫视四周:“刑部办案,闲人退避。齐柚,你随本官上船。”
随着赵广哲一声令下,黑衣侍卫迅速散开,沿道封锁现场。齐柚紧跟其后,踏上前往茶船的路途。她知道,这一去,不仅是为了齐家的清白,更是为了揭开那隐藏在茶政背后的重重黑幕。
烛泪在铜盏边缘凝成血痂般的瘤状物,三具尸首的面容在摇曳的光晕里忽隐忽现。齐柚的指尖掠过第二具尸体泛青的唇缝,半片蒙顶石花随她的动作飘落——叶脉间暗红的茶渍,与林家岁贡的“血芽“纹路如出一辙。
当验至第三具尸首时,鎏金茶符从松垮的官服暗袋滑出,寒铁质地触手生凉。
“死者齿缝皆嵌林家贡茶。“她贴近赵广哲耳际低语,温热气息惊起对方袖口熏染的安息香,“西夏人的骨相,茶马司的官袍,还有这方鎏金符......“
赵广哲攥紧验尸簿的指节骤然发白,兰花的冷香混着她发间茶烟萦绕鼻端。暗处突然爆响的烛花替他掩去耳尖薄红,蟒纹官服在舱壁投下的阴影,恰将齐柚半张面容笼进黑暗。
“既如此……”赵广哲还没说完,齐柚立马接言。
“既如此,此时与林家脱不了干系,还请大人彻查,并释放扣押的船只和小厮。”齐柚跪在地上恳求道。
“齐姑娘,”他忽然俯身贴近她耳畔,声音低沉如夜雾,“你可知这暗记若真出自林家,你此刻的请求——更像是引火烧身?”
齐柚的脊背绷紧了。
她能闻到他身上清冷的安息香,混着船舱里发霉的茶气,像一张无形的网。
“民女只求真相。”她昂首,目光如刃,“十年前的齐家大火,茶种绝迹,林家却在那年得了御赐‘北苑官焙’的金匾——大人不觉得蹊跷么?”
赵广哲的瞳孔骤然收缩。他当然记得那份卷宗:明道元年冬夜,汴京七十二家茶坊同时走水,独林家宅院因有金水河环绕幸免。刑部当年以“天灾”结案,可如今想来……
他突然攥住齐柚手腕,将人拉近。甲板突然剧烈摇晃。暗处寒光乍现,三支淬毒弩箭破空而来!
赵广哲揽住齐柚的腰疾退,箭簇钉入她方才跪着的位置。
齐柚的指尖深深掐入他手臂:“他们竟敢在刑部眼皮下动手?”
赵广哲松开她,眸中泛起蟒蛇般的冷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