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玄看见了慧青山完整的一生。

在惠青山很小很小的时候,大约距今是270年前,惠国皇室还是一个强盛的皇室。

皇室之中有供奉堂,最巅峰的时候供奉堂内有超过五位尘绝高手存在。

正是因为当年的供奉堂有过如此辉煌,才铸就了这个机构在整个惠国中有凌驾一切的地位。

皇室子弟上进的方法一般有两种。

一种是去争夺那个皇位,另一种就是刻苦修行,努力进入供奉堂。

而在这两种之外的选择,就是做一个闲散的皇室子弟。

朝堂中任何一个握有实权的文臣武将,都不必给这些皇室子弟面子。

因为他们不仅没有武力傍身,也极少有皇权加持。

这其中重要的原因在于,惠国老祖宗曾立下过规矩,皇室子弟既不入朝,也不封番。

皇室子弟,哪怕是亲王殿下,也不过是按照王爵品级,每月靠月俸和少许地租维生。

比起寻常百姓当然还算富贵,但比起惠国真正掌握权力的人,生活质量可以说是相当凄惨了。

所以惠国权贵阶层有一句话,叫皇子要么成为皇帝,要么成为没落的贵族。

惠青山的父亲曾经就是一个皇子,如今是一个没落的贵族。

还在惠青山很小的时候,他会经常看到自己的父亲在家中那个不大的庭院里叹息。

他问父亲叹息什么,父亲会把他拉到身旁,在那棵小小的枇杷树下。

“青山,为父后悔。”

“后悔?父亲后悔什么?”

“后悔这一生没有及早努力,如今才活得如此憋屈。”

那时慧青山还小,并不懂父亲说的努力是在哪一方面。

但很快,惠青山十二岁岁,作为皇亲国戚、当朝王爷的子嗣,他得以入选京城学府。

京城学府之中,学生群体主要是由当朝显贵的子弟和皇室子弟组成。

慧青山天资聪慧,并且在学府之中读书非常努力,常常学考第一。

但根据规律,在一个尽是二世祖的学习环境之中,学习成绩格外突出,有时甚至可能是一种灾殃。

柔弱的母亲,没用的父亲,没落的家世,懂事的他。

懂事的慧青山,在学府之中挨揍的频率高得令人发指。

欺负他的人主要分为三类。

第一类人只占很少一部分,是当朝皇帝——也就是慧青山的亲伯父的儿子们。

皇伯父育有总共十一个儿子,被他们欺负的时候慧青山其实并不感到十分的难受。

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堂兄弟们揍他的时候都还顾忌着一层血缘关系,下手并不很重。

另一方面,是因为他清楚地知道,等到皇伯父驾鹤西去的那一天,这十一个儿子之中只有一个人能克继大统。

而剩下十个人的处境,就会像自己的父亲一样,而他们的子女处境,就会跟自己一样。

第二类人群就基数庞大得多了,主要由朝中的担任枢纽岗位的文臣世家以及武将勋贵子弟组成。

这些人里有些人还是颇有分寸,即便知道亲王没有权势,但还是会顾忌皇家颜面,轻易不敢欺侮。

但还有一些人,尤其是武将勋贵子弟居多,确实是没有脑子的二世祖,下手常常没轻没重。

最后一类人打他打得最狠,而且完全不顾及轻重,甚至不怕把他活活打死。

他们是供奉堂中高手们的子嗣后代。

慧青山是这个时候,才第一次清楚地认识到供奉堂这个隐隐超然于皇权的机构。

也是这个时候,他第一次明白了,父亲所说的后悔是什么意思。

父亲的父亲就是先皇,父亲当年也有资格竞争皇位,但他在克继大统的竞选之中落败。

而另一方面,他只是一个没有任何武力的王爷,地位远远不能与拱卫皇室、地位尊崇的供奉堂高手们相比。

年幼的慧青山第一次明白了自己的处境——

皇家贵胄,任人欺凌。

他不是皇帝的子嗣,他不可能像皇子们一样受到尊重,这是天生的特权,很不幸,他没有办法拥有。

碍于祖训,他也没有办法步入朝堂,无论是文官集团还是武将集团的上升通道,都已对他这位亲王之子关闭。

那么想要获得尊重,想要在这座惠国活出一个人样,他只有一条路可以努力。

进入供奉堂。

供奉堂无与伦比的尊崇,寻常人想要进入也许难于登天,但对于惠青山来说,并非就不可触及。

他虽然不是皇帝的子嗣,但毕竟是皇帝的弟弟的子嗣。

他回家求了父亲,父亲又去求了皇帝,皇帝念及兄弟之情,最终同意了,让年幼的回青山,跟着供奉堂中一位如卉境界的皇亲族叔修行。

那位族叔叫慧清水。

从此变成了慧青山的师父。

慧青山到现在都能记得,见到慧清水第一天的场景。

这位师父在供奉堂外的一座别院之中,仔仔细细的看了自己的身体,然后得出评价——

资质一般,但是天生的修行苗子。

这句话看起来是一句充满前后矛盾的话,但师父自有其说法。

资质,指的是修行路上天生的根骨、体内经脉窍穴的条件。

从这方面来说,根据慧清水的判断,慧青山的资质只能算一般。

但慧清水同时笃定地跟慧青山说,他在慧青山身上看见了一股子劲头。

一股子踏实肯练、能将修行更放在性命之上的劲头!

惠清水告诉他,努力,是世上第一等的天赋,也是最重要的天赋!

那天之后,慧青山就成了供奉堂有史以来最负盛名的努力型天才。

很多供奉堂的皇族长辈都说,惠青山身上没有皇室子弟的慵懒习气。

即便惠国皇室从很多层面上来说,特权已经非常少,但终究不是凡人,皇室子弟们在任何环境里都难以摆脱娇惯顽劣的气质。

但慧青山显然不是如此。

他春秋练剑,寒暑熬打,从拜师的第一天起,在修行的路上就开始拔足狂奔,没有一刻停止。

他的根骨不行,但禁不住他日日熬打,从最基本的站桩拳架开始,日日打磨塑造自己的体魄。

他的经络不行,但禁不住他是行气贯通,常年忍着千刀万剐之痛,将狭窄细小的经络一点点撑开。

慧清水不止一次在供奉堂其他高手面前称赞会青山。

这就是将来供奉堂、将来惠国皇室的底气与希望!

慧青山也没有辜负慧清水的盛赞。

他从12岁开始修行,到52岁,短短40年的时间,凭着这一具平庸的肉身,以及极致的努力,他超越了惠国所有的天才,成为了惠国最年轻的尘绝高手!

从此名列供奉堂中最高的那一列!

又经过整整百年的打磨,他的修行到达了顶峰,臻至尘绝境界的巅峰。

而另一方面,当年那些比他年龄更长的皇族长辈高手们,都已经因为尘绝三百年寿数的大限而凋零。

他理所应当的成为了更凌驾于皇权之上的供奉堂首座,也成为了横压整座慧国的天下第一高手。

登临绝顶,蓦然回首,他才终于明白早已经仙逝的师父当年所说的话的意思。

“你是天生的修行苗子。”

他的资质与根骨根本不差,甚至可以说根本就是世间第一等的好。

但因为师傅当年的话,他在拥有这样资质的同时,也拥有了世间第一等的努力。

世上最好的修行天赋,当然是第一等的资质加第一等的努力。

一百五十岁的惠青山,曾经自负的觉得,自己就是古往今来,最有天赋也最强的修行者!

直到,岁月又蹉跎120年,他仍在尘绝巅峰停滞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