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从逃兵到剑仙 >  第十二章 暗流涌动的北寒城

赫丽和施德荣二人一路穿过后府,在已是晚秋的北境,后府花园依旧美丽精致,丝毫感觉不到北境独有的粗犷冷冽的气息,倒是有些江南庭院的味道。

这二人已然是见怪不怪了,这些异象不过是有专门的修士在养护花草而已,这等手笔在别处未曾见到,施德荣思忖道,莫非这韩刺史背后有高人不成?

约莫过了一盏茶的时间,他们七拐八拐,来到了一个清幽的院子前。那师爷打扮的人在院前驻足,轻轻为二人推开了门,示意这就是韩刺史的书房。

二人不疑有他,迈步而入,这院内感受不到任何修士的气息,如有危险,他二人定能来去自如,性命无忧。

赫丽推开了房间的门,只见韩刺史端坐在书案之后,哪有一丝酒醉的模样。书案上除了堆积如上的政令外,只有一壶茶,一炉香,清幽至及。

韩刺史见二人已至,对外面喝到:“所有护卫远离此地十丈,务必保证不让任何人打扰我们谈话。”

“是,大人。”院外有个声音答道。

“嗖,嗖,嗖”几道黑影从窗前闪过,未流露出一丝气息。

赫丽脸色这才变了变,刚才她竟感觉不到这些人的气息,这些护卫难道比她的修为更高?

施德荣这时身影已经有些颤抖了,不同于赫丽,他是走在赫丽背后关门的人,从门缝处隐约瞥见那些护卫身法的高明,较他而言,他那点三脚猫的修炼境界可能走不过这当中任何一个一合。

赫丽定了定心神,端坐在韩刺史对面,放下了兜帽,一头乌黑笔直的长发落了下来,面容双眸似水,却带着谈谈的冰冷,似乎能看透一切,混血儿独有的精致五官,使人感到眼前这个女子冷艳动人。只听她以一种冰凉刺骨的声音说道:“韩大人,你是给我的下马威吗?”

“岂敢,岂敢!只是不愿他人打扰了此间的清净。”韩大人面色如常,依旧不紧不慢的说着。

“韩大人,你邀我至此,怕是有什么事吧。”赫丽明知故问的说道。

“不急不急,这位就是施德荣百夫长吧,果然五官清秀,俊朗无比,能被大祭司选中,是为不可多得的英才啊。”韩刺史直起身,缓步朝着施德荣走去,顺手还拍了拍他的肩膀。

施德荣刚想回话,顿觉一阵巨力传来,竟被振晕了过去。

赫丽见状,也不恼怒,戏谑道:“韩大人这是要过河拆桥?”

韩刺史并不恼怒,扶起施德荣瘫软的身体,放到了一旁的塌上,这才说:“今日之事,出的我口,入得你耳,我不想让其他人知道。赫丽圣女请多谅解。”

“无妨,这废物一路上坏了我不少好事。要不是大祭司有令,我早就想找个机会借刀杀了这废物。”赫丽似是想起了什么,一脸嫌弃的看着瘫软在塌上的施德荣。

“哈哈,赫丽圣女果然如同传闻般的一样嫉恶如仇。”韩刺史打了个哈哈,正色说道:“闲话少叙,我已为大祭司扫平障碍,贵教该如何履行你承诺的事情。”

“神教已经答应你,将这支骑士团驻扎在北境,又帮你在朝中活动,早日将韩大人调回。还有什么事情是我神教没做到的。”赫丽一听到正事,一脸严肃的说道。

“赫丽圣女,怕是没说实话吧。我当初跟贵教约定三条。一、铲除本地抗拒神教入驻的土顽,颜将军都已在我的打压下,生死不明。”韩刺史养气功夫了得,不紧不慢的吐露出约定内容。

“二、压制大乘佛教,我上任后借北蛮之刀杀掉不少大乘佛教高僧,大乘佛教也因此无法广收信徒。”

“三、营造神教救世大势,今日我已将大祭司与圣上比较,更是将驱除北蛮的功劳归属于贵教所有,贵教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说罢,韩刺史缓步回到八仙椅做好,拿起桌上的茶壶,给赫丽倒了一杯香茶,自己也品了起来。

赫丽端起茶杯,品了一口香茶,眼睛一亮,这不是凡间的茶叶,这是可以提升修为的茶叶。她慢慢的品着茶,说道:“确实如此,韩刺史费心了。”

“那么,贵教当初承诺我的三件事,目前为止,恐怕一件事也没做成吧。”韩刺史眼中寒光一闪,温润如玉的书生气质凛然一变,屋内温度好似下降了许多。

“一、贵教承诺,助我大隋踏平北蛮老巢,灭掉北蛮萨满。贵教可曾做到?二、贵教承诺,助我主圣上龙体恢复安康。贵教可曾做到?三、贵教承诺,助我训练三百修士,攻打大梁。贵教可曾做到?”韩刺史的三连问,一问比一问紧迫,一问比一问摄人心魄。

赫丽冷笑一声,说道:“韩大人未免有些狮子大开口了吧。贵国皇帝的命,已由大祭司在治疗,不出半个月,你就能接到消息。那北方蛮族,不用你说,我神教自会灭掉异教,让蛮人沐浴在我神教光芒当中。”赫丽边说着,眼神中透漏出狂热的光芒。

“那三百勇士?”韩刺史淡淡的说道。

“斯圣地斯骑士团,刚好三百人。”赫丽放下茶杯,风轻云淡的说道。

韩刺史这回才面露笑容,对着赫丽说道:“若果真如此,我韩家愿鼎力相助贵教!”

“如此,便说定了。”赫丽难得的露出一丝阳光般的笑容,从容不迫的走出了小屋。

“来人,护送赫丽圣女回驻地。”韩刺史大声朝门外喝着,一脸悠然自得的走出了书房。

他们俩谁也没在意昏迷在塌上的施德荣,一前一后的走出了屋子。

------------------------------------------------------------------------------------

入夜,地处城北的大乘佛教菩提寺内。

“噹,噹,噹。”大殿内灯火通明,一声声木鱼敲击的声音,响彻四周。

“方丈,方丈,大事不妙了,那。。。”一名中年僧人急匆匆的闯到殿中,张口就要说道。

“莫急,莫急,有事慢慢说。”一老僧身着宝玉袈裟,闭目敲击着木鱼,缓慢的说道。

“是,方丈。”中年僧人闻言平静了一下,将心绪稳定下来,说道:“方丈,光明神教的人已然入城,北寒城韩刺史十分重视他们,亲自到大街相迎,还在城主府设宴款待他们。这,恐怕对我寺不利。”

“何以见得?”那老僧慢慢睁开眼,目光炯炯的看着中年僧人。

“那光明神教亵渎佛祖,将我佛之奥义嗤之以鼻。我们当初拜访韩刺史时,韩刺史称病不出,只派了个师爷打发我们,如今这般态度对待他们光明神教,不是对我佛不尊。”中年僧人怒目圆睁,愤然道。

“无妨,无妨,那光明神教教义我也略知一二,你且坐下。”老僧依旧以很慢的语速说道,说着,也不见什么动作,一个蒲团从远处飞到中年僧人脚下。

那僧人气鼓鼓的坐下,只想听这老僧有何高见。

“戒嗔,戒嗔。光明神教教义也是度化众人,劝人向善,与我大乘佛教本意没什么不同。人间皆苦,同一人弃恶扬善,这世间便少一分苦痛,无妨,无妨。”老僧那似乎看穿灵魂的眼神,柔和的盯着中年僧人。

“那此事,便不管了?”中年僧人听完后,满脸愕然的看着老僧。

“那是自然,管他作甚,你去吧,默诵一边经文静心,去吧。”那老僧又敲起了木鱼,闭眼说道。

“谨遵方丈法旨,小僧告辞。”中年僧人无奈,只能忿忿离去。

空旷的大殿中,那木鱼的声音依旧响着,只不过这次,那木鱼的节奏却是有些乱了。

------------------------------------------------------------------------------------------

地处城东的一处偏僻无人小院内。

一盏残灯在屋内的八仙桌上被点亮了,几个黑衣人影围坐在桌旁。

“刚接到消息,老颜遇难了。”一个浑厚的声音说道。

“消息属实吗?”一个略显沙哑的声音问道。

“消息属实,是光明神教的圣女做的,她将老颜的部队当成北蛮军队,一人对峙老颜在内十几位将领,逐一击破,无人生还。”那个浑厚的声音回道。

“有没有人逃出来?”一个略显尖锐的声音问道。

“那劳什子骑士团下手狠辣,无一生还。随之将尸首焚毁,毁尸灭迹,咱们的探子是远远看见的。”那个浑厚的声音答道。

“看来计划暂缓了,你我手中皆无精兵,杀不了韩狗贼和狗屁圣女,真憋气。”一个粗糙的声音不甘的说道。

“等待时机吧,如今那韩贼宴上失仪,恐怕事情不是那么简单。”那个略显沙哑的声音说道。

“我看韩贼就是个酒囊饭袋,不足为虑,我一人便可杀尽城主府。”那个尖锐的声音阴险的说道。

“糊涂!一个酒囊饭袋能合纵连横,接连算计老颜和北奴?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光明神教也是他韩贼的一枚棋子,他韩贼这盘棋下的真大啊。”那个略显苍老的声音骂道。

“看来为今之计,还是要暗暗蛰伏,等待时机。”那个浑厚的男人说道。

“可,散。”那个略显苍老的声音简单说了两个字,人影一闪,便消失在了屋子中。

随后,那几个声音的主人也悄无声息的离开了这个小院。

唯有那个仍旧冒烟的蜡烛,说明这间屋子曾经有人来过。

----------------------------------------------------------------------------------------

城主府内,仆人们早早挂起了红灯笼,刺史的亲卫们在府内来回巡查。

在另一处书房,韩刺史正奋笔疾书着一封书信,将今日之事如数写入信中,又将火漆将信封好,低声叫道:“韩四。”

“小的在。”门外一个声音低声道。

“速将此信送往京都大兴城,不得有误。”韩刺史面色凝重,对他说。

“得令。”韩四简单的答了一句,贴身藏好了书信,转身便走。

韩刺史看着韩四消失在茫茫夜色中,心里一动,又取出一个玉匣,虚空写了些什么,弹指一挥,玉匣便急速飞出窗外,不见了踪影。

韩刺史此时平复了一下心情,面朝北方的自言自语道:“北蛮,我韩晟终有一日要踏平你的王帐,血洗草原,以报国恩!”

北寒城的夜一如既往的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