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洪荒:我的系统被诸天抢疯了 >  第360章 沿江而下

周泰的怒吼饱含悲壮与无奈,他深知甘宁实力超凡。

亲卫军虽英勇,却在甘宁凌厉攻势下渐落下风。

周泰清楚,此战非同小可,此刻的选择,将影响整个局势走向。

孙权立于战马,注视着周泰顽强抵抗的身影,内心交织着焦虑与敬意。

周泰铠甲染满血迹,尽显他对吴国的无畏忠诚。

然而,甘宁今非昔比,历经洪荒历练的力量愈发骇人。

他挥舞双刀,气势如飓风,每一击皆似开天辟地,无人可挡。

数十回合后,周泰体力耗尽,高呼:“此贼凶猛,主公速逃!”

话未落,甘宁刀锋已至,“轰”

一声,周泰头颅冲天,目光刚毅至死未瞑,似警示孙权急退。

甘宁冷笑道:“何处可逃!”

身影骤动,直扑孙权。

“护主!”

张昭与张弘齐吼,率残部迎战,哪怕捐躯,也要为孙权争取生机。

孙权深知局势危急,唯有退回江东,方有复兴之机。

目睹忠臣以命相护,孙权痛彻心扉。

甘宁宛如死神降临,步步踏过尸山血海。

虽张昭、张弘勇猛,然终是文士,在甘宁面前不堪一击。

孙权紧攥剑柄,心念电闪,知无 面抗衡。

忽一亲卫拼死冲来:“主公速行,我等断后!”

孙权明白犹豫只增伤亡,咬牙策马狂奔,甘宁几次欲近身均被亲卫阻隔。

甘宁双目如冰,冷哼间内力灌足,凌空跃起,尘土漫天。

刀光如电,划破夜空。

甘宁宛如脱兔,纵身跃起,手中染满英雄血泪的长刀在月光下泛起冷冽寒芒,一挥而下,似雷霆万钧,直逼孙权。

刀锋撕裂空气,呼啸之声震耳欲聋,仿佛天地也为之颤抖。

眨眼之间,那刀已洞穿孙权身躯,从后背贯入,前胸穿出,凄厉决绝。

甘宁立于战马上,俯视一切,眼中闪过复杂情绪。

江东这片土地孕育出的豪杰,终究命丧于此。

这一刀不仅终结了孙权,更宣告了江东局势的巨变。

他轻叹一声,环顾四周敌军,朗声道:“孙权已亡,江东无主!速降免死,抗拒者死!”

亲卫和士卒闻言震惊,回头一看,孙权伏尸血泊,背后长刀刺目。

孙权的护卫瞬间溃散,防线轰然倒塌。

甘宁策马前行,目光如炬,手中的双刀血光熠熠,声音如雷:“降者生,抗者亡!”

战场寂静片刻,随即陷入混乱,有人弃械,有人痛哭,更多的人仓皇逃窜。

而那些誓守江东的将领,虽面露悲愤,却难掩内心的绝望。

江东霸主孙权战死,士兵士气崩塌,甘宁军队未再 ,而是开始接收降军。

战场瞬间由紧张激烈转为死寂沉重。

尸横遍野,血腥弥漫,一声鸟鸣划破夜空。

绝望中,几位孙权将领目光坚毅,高呼不可轻言投降。

他们持刀挥剑,冲向甘宁,欲突围或复仇。

虽勇猛,但因绝望已失锐气。

甘宁不动如山,拔刀一笑:“来得正好!”

眼神冰冷,挥刀无情,无一人生还。

最终,所有抵抗止息。

甘宁立于战场 ,如胜利之神像,脚下尸横遍野,伤者哀号。

抬头望天,蓝天白云无恙,似一切未曾发生。

深吸一口气,甘宁放下刀,对部下道:“收兵。”

语调疲惫沉重。

他的军队清理战场救治伤员,而他独自走向江边。

另一边,徐荣与凌操仍在激战。

甘宁击溃孙权大营并斩杀其主将的消息迅速传至凌操耳中。

彼时,凌操正率部与徐荣的坚盾营激烈交战。

他手中战刀反射着耀眼寒光,在沉重氛围里,眼神似烈火经狂风洗礼,夹杂着不甘与怒火。

他死死攥住传令兵肩头,指尖几乎嵌入皮肉。

“这绝不可能!”

他怒吼,企图驱散心底恐惧。

传令兵面露惧色,结结巴巴回应:“将军,千真万确……甘宁掷刀所向披靡,主公……”

话未说完便被凌操打断,后者心神俱裂,传令兵踉跄后退。

凌操挥退众人,目光转向徐荣阵营。

徐荣正冷静调度,坚盾营固若金汤,使凌操屡攻不下。

然而此噩耗如尖刀刺入胸膛,让他意识到战局已无可挽回。

一旦孙权陨落,江东势必陷入混乱,即便坚盾营无法突破当前防线,亦能从其他方向侵袭,江东最终将落入贾诩之手。

他苦笑,笑容满载悲怆与不甘。

忽而,他高声下令:“传令全军,准备撤退!”

诸将愕然,目光疑惑。

凌操素来刚猛,今竟示弱?但见其眼神凛冽,无人敢违抗。

“若主公已逝,我们又为何而战?”

他近乎咆哮。

诸将沉默。

号角吹响,凌操大军开始撤离。

徐荣目睹此景,错愕不已,未曾想到凌操会在此刻退兵。

很快,徐荣便收到了来自前线的消息,得知甘宁成功突袭孙权大营,并亲手将其击杀,导致江东大军陷入混乱无主的状态。

这个消息令徐荣伫立良久,难以置信。

“甘宁那家伙,竟如此厉害?”

“于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他的部队难道比我的坚盾营还要精锐?”

徐荣握着大刀,遥望庐江大营的方向,心中满是疑惑与震惊。

实际上,徐荣早已察觉到贾诩派甘宁潜伏江东腹地必定有其深意。

他本以为,甘宁这支奇兵只是辅助主力部队在正面战场取胜而已。

然而,徐荣怎么也没想到,甘宁才是这次进攻江东的核心力量!

徐荣擅长正面强攻,而甘宁则更倾向于冒险奇袭。

两人的作战风格截然不同,这也导致徐荣对甘宁的能力认知不足。

在庐江城的大殿内,孙权的 静静躺在 ,四周一片死寂。

殿外战旗飘扬,甘宁与徐荣率领的军队已经完全掌控了庐江城。

贾诩缓步进入大殿,目光扫过孙权冰冷的 ,随后转向身旁的甘宁与徐荣,嘴角浮现笑意:“甘将军,徐将军,此次迅速攻克庐江,实属意外之喜。

江东局势,因你们二人得以扭转。”

甘宁披挂铠甲,神情刚毅,朗声笑道:“军师过奖了,若非您的妙策,我等怎能如此轻易夺城?”

徐荣亦点头附和,语气沉稳:“全赖军师运筹帷幄,才有今日捷报。”

贾诩摆手制止他们行礼,走到孙权尸身前仔细查验,确认无误后,目光坚定地说:“江东大局初定,但仍需清理余患。

我们要尽快夺取其余城池,彻底铲除江东残余势力。”

甘宁与徐荣领命,明白尽管胜利在即,但战后清理工作同样至关重要。

深夜的大营内,灯火通明,战图铺陈开来,贾诩目光锐利,如利刃划破黑暗。

江东局势初定,但这不过是开始,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关乎生死存亡。

甘宁走在队伍前列,眼神坚定,他清楚此役意义非凡——不仅为胜利,更为安定江东。

另一边,徐荣正指挥士兵修复被战火毁坏的城池,他治军严谨,让原本混乱的庐江渐次恢复秩序。

即便百姓对新政权有所疑虑,但井然有序的部署渐渐消弭了恐慌。

贾诩环顾四周,沉声说道:“大局既定,成败在此一举。

徐荣、于禁听令,速取鄱阳与建安,以迅雷之势震慑敌胆,乱则可乘机取胜。”

两人对视片刻,默契十足地点点头,齐声道:“必不负重托!”

而后,贾诩转向甘宁,目光深邃:“甘将军,会稽乃吴国核心,需雷霆出击,不留余地。”

甘宁握紧手中的铁链,豪情万丈:“军师请放心,我甘宁自当直捣黄龙,让吴国覆灭于脚下。”

三人领命而去,各自奔赴战场。

这一夜无眠,三支大军分头行动,随着战鼓轰鸣,江东大地硝烟四起,旌旗蔽日,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席卷而来。

徐荣与于禁率领的部队如脱缰野马,冲破夜色的束缚,快速且悄然移动,宛如鬼影在暗夜中穿行,不给敌人一丝喘息空间。

短短数夜,他们声东击西,令鄱阳和建安猝不及防。

趁江东因孙权去世、群龙无首之际,徐荣与于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两城,使江东疆域进一步收缩。

只需等待甘宁完成最后一步,此番战略目标即可达成。

此刻,甘宁率精锐绕开要塞,直取江东核心——会稽郡。

行军途中不拘细节,有时甚至不带粮草,速度之快令人震惊。

甘宁深知,若奇袭成功,吴国京都便形同 之心,任由他们宰割。

抵达会稽郡时正值深夜,他毫不犹豫,果断指挥,军鼓骤响震天。

这是约定信号,他持刀跃上城墙,将士随之士气高涨,纷纷攀城而上。

“兄弟们,随我冲锋!”

甘宁怒吼如雷,身先士卒,长刀翻飞,所向披靡,每过一处皆有哀嚎。

城内守军尚在睡梦中,便被这突袭惊醒,仓皇拿起武器,却无力组织有效抵抗。

“敌袭!敌袭!”

慌乱呼喊四散,但为时已晚。

甘宁的水军以无匹之势涌入城中,迅速控制关键位置。

在猛烈攻势下,会稽郡守军溃不成军,如秋风卷落叶般被彻底清除。

与此同时,另一支紧随的大军赶到会师,随即沿江而下,直指江东国都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