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封疆悍卒 >  第157章 夏收护卫队

青州城外三十里,麦浪翻滚。

赵家庄的赵老太爷拄着拐杖站在田垄上,眯眼望着金灿灿的麦田。

“今年会是个好收成。”赵老太爷捋着胡须,“再晒两日太阳,麦粒就更饱满了。”

管家小跑过来:“老爷,听说北边不太平,要不提前割了……”

“慌什么”赵老太爷摆摆手,“青州城高墙厚,鞑子哪那么容易打过来麦子还要两天才熟透,现在割了,一石要少收两三斗呢!”

正说着,远处官道上尘土飞扬。

一队骑兵疾驰而来,当先一人高举“青州卫”的旗帜。

“军爷!”赵老太爷连忙迎上去。

骑兵队长勒住马缰:“赵老爷,速速收粮!鞑子游骑已到百里之外,随时可能南下!”

赵老太爷脸色一变:“当真”

“千真万确!”队长擦了把汗,“同知大人有令,各庄务必三日内收完全部麦子,运入城中!”

“三日”赵老太爷变了脸色,“我这么多地,三日哪能收得完”

“收不完就烧了!”队长一拽缰绳,转身就走,“大人说了,绝不能留给鞑子——”

“烧”赵老太爷看着骑兵离去的背影,跺了跺脚,“说得容易,这可都是口粮啊,谁舍得烧……”

不管怎么说,上头的命令已经下来了。

他冲管家招了招手:“快!召集所有人下田!连夜收割!再去招些劳工——”

“老爷,这个时候上哪去招劳工”

“我不管,你去想法子,务必要三日,三日啊!!!”

“老爷,听说铁林谷那边放出话来,他们有收割队,可以帮忙抢收,只是……割十石粮要收两石的工钱……”

“割十石收两石他们怎么不去抢!”

“有好多大户去找他们了……”

“不行不行,工钱太高了……”

赵老太爷连连摆手。

赵家庄的把式们,很快就被召集了起来,连夜收麦子。

李大是庄里最好的庄稼把式,一晚上就割了一亩地。

太阳升起来的时候,他直起酸痛的腰,擦了把汗。

远处山坡上,有光芒闪动。

“那是什么……”

他眯起眼睛细看,顿时浑身冰凉。

是弯刀的反光!

“鞑子!鞑子来了!”他惊慌失措地大喊了起来。

田里顿时乱作一团。

赵老太爷腿脚不便,被两个家丁架着往庄子里跑。

其他人扔下镰刀就逃,麦捆被踩得七零八落。

李大刚跑出几步,突然想起媳妇还在磨坊里干活。

他咬咬牙,转身就往磨坊方向冲去。

“别去那里!”管家在后面大喊,“鞑子从那边过来了!”

果然,磨坊方向已经腾起黑烟。

李大愣在原地,眼睁睁看着一队骑兵冲了过去,隐约能听见女人的尖叫声。

“快走!”管家拽着他往林子里钻,“保命要紧!”

麦田里,来不及逃走的几个老汉被骑兵围住。

一个白发老人跪在地上连连磕头:“军爷饶命啊……”

“继续割!”鞑子用生硬的汉话吼道,“谁跑,杀谁!”

老人没听清,继续求饶:“军爷,饶命啊……”

“啪!”马鞭抽在老人脸上,顿时皮开肉绽。

“割麦!给我割麦!”鞑子骑兵嚷道。

老人们被迫重新拾起镰刀,颤抖着开始割麦子。

“动作快些!”

鞑子的马鞭又举了起来。

“噗!”

一支黑羽箭穿透鞑子的皮甲,深深地扎进胸口。

鞑子瞪大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胸前的箭杆,一头栽下马来。

“敌袭——”

鞑子骑兵顿时大乱。

又是三支箭破空而来,其中一箭正中骑兵的咽喉。

剩下的骑兵慌忙拔刀,却见麦浪中突然站起十几名披着伪装的弓箭手。

箭雨如蝗。鞑子骑兵慌忙掉转马头,五六个骑兵应声落马。

弓箭手们齐齐卧下,眼前瞬间失去了他们的踪影。

“他们在麦地里,冲过去,干掉他们!”鞑子百夫长嘶声大喊。

另一个方向,箭雨骤然而至。

这次的箭更多,二十多支箭几乎箭无虚发。

鞑子骑兵的皮甲在三棱箭面前如同纸糊,转眼间又倒下七八骑。

更多身影从远处的树丛里冲了出来。

有人跃上了一座土丘,吹响了号角。

“撤!快撤!”

幸存的骑兵调转马头就要逃跑。

麦田深处,埋伏在田埂后的另一队弓箭手同时起身,一轮齐射封死了鞑子们的退路。

“啊!”一个鞑子骑兵后背中箭,催马狂奔。

没跑出十步,又是几支箭同时命中他的坐骑。战马哀鸣着栽倒,将主人压在了身下。

短短片刻,三十余骑只剩五六人。

树林中窜出一队轻骑,每人马鞍旁都挂着两壶箭。

鞑子四处逃窜,慌不择路,一一被射落马下。

赵家庄,赵老太爷颤颤巍巍跪在二狗面前。

“军爷,求铁林谷护佑!我愿意出更多报酬,帮我抢收麦子——”

“老太爷,铁林谷的规矩,割十石收两石,你既愿意与我们合作,那这片地,就交给我们。”

“多谢军爷!多谢铁林谷!!”

“另外,我铁林谷也提供夏收护卫,如果老太爷需要的话,价格另议。”

“军爷!当然需要!!银子好说,只要能保我赵家庄平安……”

……

铁林谷。

林川翻看着近日的战报。

案几上摊开的羊皮地图上,密密麻麻标注着青州周边近百个村庄的麦田分布。

“大人,二狗那边传来消息。”胡大勇抱拳禀报,“昨日在赵家庄外围歼灭苍狼部游骑三十六人,缴获战马三十二匹,其中可用的有二十八匹,四匹伤势过重已处决。另有四匹战马阵亡。赵家庄请求收割队支援,他们还有约八百亩麦田待收。”

林川点点头。这是本月第七份类似的战报了。

“怀瑾。”他开口问道,“目前有多少大户主动寻求合作”

南宫珏立即翻开账簿:“回大人,自五日前推行’护收令’以来,已有赵、王、李、周等十二家大户递帖求见。其中城东另一个赵家屯有良田两千四百亩,王家屯一千八百亩,李家堡……”

“说总数。”林川打断道。

“共计两万三千六百亩麦田请求庇护。”南宫珏报出数字,“按每亩产粮一石五斗计,若全部收割完毕,可得粮三万五千四百石。以割十收二计,铁林谷能收获七千石粮。”

胡大勇忍不住插话道:“大人此法甚妙,我铁林谷垦荒千亩,可种麦的却只有百十亩,虽然谷内粮食无虞,可终究入不敷出。大人以收割队配合战兵保护,既杀了鞑子,又护了百姓,还得了粮食,一举三得。”

林川微微点头:“目前派出多少收割队了”

“已派出十支。”南宫珏说道,“最多的是派往赵家屯的一百二十人队,最少的是去小杨庄的五十八人队。总计投入青壮劳力八百七十二人,战兵三百人。”

“战损呢”

“至今交战七次,歼敌二百零八人,自损战兵九人,伤二十三人。收割队无一阵亡,有十五人被流矢所伤。”南宫珏顿了顿,“百姓们都说,这是十几年来最安心的一个麦收季。”

令他奇怪的是,林川听完,眉头却皱了起来。

“大人觉得……有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