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  第252章:二世

秦二世元年,

扶苏除去了身上的丧服,册封了皇后和太子。

许多官员因此上门拜访黑状,恭喜他的地位更上一层楼。

毕竟始皇帝是没有册立皇后的,

他的女儿现在成为世间第一个皇后了。

黑状对此,只是简单的笑笑,然后就以自己还没有服丧结束为理由,驱散了那些客人——

天子要管理国家,

当然不用严格的遵守礼节,

跨过年就可以视为守孝结束了。

但黑状当时,

是向始皇帝请求居家一年,哀思自己父亲的。

至今为止,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才能结束。

他仍旧穿着苍白的麻服,端坐在家里,皱着眉头。

黑易便询问父亲,“新君登基,姐姐也成为了皇后,这难道不是值得您高兴的事情吗?”

“为什么举办完始皇帝的葬礼后,您的眉头就一直没有放松过呢?”

黑状叹息了一声,告诉他自己的担忧。

“二世皇帝的行事风格,和始皇帝是很不一样的。”

“我很担心他会改变一些旧有的政策,颁布新的命令,使得朝堂上也安静不下来。”

黑易想起在上郡时,扶苏偶尔表达出的,对始皇帝政策的不满,心里也明白了父亲为何会如此。

但他还是有些不解,“朝堂为什么会动乱起来?”

“臣子服从皇帝的命令,这是律法明确下来的事。”

黑状只瞪了他一眼,拍着自己的膝盖说,“律法定下了,就会成为世间的准则,让人全然遵循吗?”

“你处理过实田的事,难道还不明白,这世上的人是各有自己想法的!”

黑易就说,“我当然知道!”

“只是庶民黔首拥有的东西只有那么多,所以我理解他们为了保住自己不多的利益,而隐瞒、对抗朝廷政令的行为。”

“可朝堂上的臣子和贵人,他们生来就拥有了太多的土地,太多的财富,他们的私欲应该被填充的差不多了。”

“他们为什么不能拿出一部分,跟二世皇帝缔造一个更好的国家,让自己的地位,跟这个国家的统治,延续的更加长久呢?”

黑易生长在黑氏最辉煌的时候:

他的祖父人脉广泛,

他的父亲是始皇帝信任的臣子。

他的姐姐很小的时候,就确定了和扶苏的婚事。

所以黑易从小到大,见到的人都很有礼貌,对他很是谦虚和蔼,一派君子的风度。

而即便遇到了一些不知所谓的人,

黑易也很容易凭借自己的身份,或者从其他人处获得帮助,解决那些问题。

黑状看着自己的孩子,然后笑了起来,“所以当时我就说,你可以跟二世皇帝相处的很好。”

不仅仅在于姻亲的关系,

也在于二人的性格。

他们都是被父辈保护的很好的那种人。

只是现在,

遮蔽的大树倒下去了,

躺在树荫下玩耍的孩子要自己去面对风雨。

黑状收敛了笑容,又正色说,“你以后要成熟起来了,不要再这样天真的看待问题。”

“你要做二世皇帝的臣子,替他分忧解难,就要学会狡猾和残忍。”

“为父告诉你,始皇帝在的时候,朝堂之所以可以畅通无阻的推行政令,不是因为那些人想法单纯,志向崇高,只是因为他们无法扭转始皇帝的心意,抗拒不了他的威严罢了。”

始皇帝的位子,

是用嫪毐、他那两位同母弟、吕不韦等人的性命不断稳固下来的,甚至他的母亲赵姬,也在这件事上出了一份力——

当年始皇帝将母亲幽禁于雍州,许多臣子都在劝谏,希望他可以将之放出来。

不是说,

赵姬做出那样的蠢事,还能享受太后的优待。

而是许多人认为,即便要疏远、惩罚这位太后,也不该采用那样直白的方式。

可以让她病死、忧死,但天底下哪有儿子将母亲堂而皇之的囚禁到死的呢?

克段于鄢的郑庄公,当年也是于黄泉之侧,母子“和好如初”的啊!

太过于直白的做事,一点遮掩也没有,这是会引起天下人指责的。

但始皇帝就是这样做了,谁的劝谏也不听。

有些斥骂他“冷酷无情”的,还被始皇帝下令烹杀,复刻了一把老秦人在商朝时的手艺。

因此,

群臣意识到了始皇帝的性格是何等的坚定,他的手段是何等强硬。

朝堂之上,敢于对他的决策发出异议的人,也就少了许多。

“不要觉得二世时常跟始皇帝争吵,就将之视为常态了!”

他们是世间最亲密的父子,

他们吵架又有什么问题呢?

“现在二世皇帝有改变始皇帝政策的想法,以宽容仁慈治理这个国家,这肯定是一件好事。”

“但总有一些人,是要利用这一点,跟他角力的!”

说到这里,黑状又发出了一声叹息。

黑易也思考起来。

他并不是愚蠢的人,

父亲关起门家这样教导自己,难道他还对此提出质疑吗?

他只是问道,“那会是哪些人呢?”

“我怎么知道!”

黑状哼了一声,抱着手说道,“始皇帝在的时候,每个人都装的很是恭敬顺从,我又没有读心的能力!”

“你要是想知道,就自己去观察,自己去想!”

老父亲也不可能替儿子考虑一辈子啊!

黑状比始皇帝还要大几岁,

后者都放手了,

他又还有几年呢?

于是黑易便听话的观察起来。

等册封结束之后,

二世皇帝开始行使自己的权力。

他首先下令,要释放部分修建皇陵的工匠和民夫回去。

始皇帝的陵墓太大了,

从做秦王的时候开始修建,到了现在还没有修成功。

扶苏在护送始皇帝的棺椁下葬的时候,就曾见过那些人:

他们有些已经很苍老了,

将自己大半的生命,消耗在了为皇帝服务这件事上。

有些看上去还是青年的模样,但身体佝偻着,光着上半身,瘦的露出骨头。

扶苏便觉得:

何必呢?

何必为了一个已经去世的人,而拖累这么多生命呢?

于是扶苏做出了这样的决定,并认为以父亲临死之前的嘱托,其魂在九泉之下,也是会认可自己的。

但阴间的始皇帝还没有说什么,

阳世的臣子就率先站出来反对了这件事。

出身宗室的臣子说,“天底下哪有这样的事情呢?”

“先帝陵墓还没有修缮完成,他的身体还没有变得寒冷,嗣君就要停止这样的工程,让先帝在阴间也难以安寝吗?”

“陛下向来是讲仁义的,可为了对他人施以仁爱,就能疏忽对亲人长辈的孝顺了吗?”

“儒家的先贤主张‘亲亲’,是说要学会先爱护身边的亲人,才有能力去爱护其他的人。”

“陛下这样的做法,是仁而不孝啊!”

他的言辞很是激烈,

说的扶苏也脸色一沉。

但是那位宗室偏偏又做出诚恳姿态,说的声泪俱下,让人动容。

最后,扶苏退让了一步,只释放了民夫中那些年迈的长者。

随后几天,

扶苏又在上朝时提出,他想要修改秦律之中,过于严苛的部分。

于是李斯站出来反对,“国家的法度,是历代先君不断完善的,也是治国的根本。”

“这哪里是说改就能改的呢?”

扶苏便说,“可是先帝在的时候,不就将律法简化了一些,推行到了山东之地吗?”

李斯举着玉笏禀报,容色很是严肃,“始皇帝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上山东之民适应大秦的律法,而不是这样的倒反天罡!”

其他的臣子也纷纷出声,支援李斯。

扶苏气的拍案而起,议题最终也没有得到结论。

居家守孝的黑状听到这个消息,便对儿子说,“君子可以欺之以方。”

“陛下的仁爱,会影响他施政的效率!”

如果上台就杀一些人,以示震慑。

现在哪里还会有人跟他提出反对的意见呢?

可惜,

明明有蒙氏和黑氏的支持,

扶苏还是不愿意在朝堂上大开杀戒。

他少年时经历的昌文君事件,已经给他带去了很多阴影。

黑易还有些懵懵懂懂。

他着实想不到,当初对始皇帝言听计从的丞相李斯,会站出来反对二世的政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