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重生1979:我赶山打猎带全家吃肉 >  第348章 买缝纫机了?

“解决了,谢谢张局长。”李明把篮子放在桌子上,“这是我收来的一些山参和鸡蛋,您拿回去给嫂子补补身子。”

张局长看了看篮子里的东西,摆摆手:“这些东西我不能收。”

“张局长,这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李明急忙解释,“山参是我从山里收来的,鸡蛋也是农户家里的土鸡蛋,都不值什么钱。”

“不是钱不钱的问题。”张局长的态度很坚决,“我帮你是看你这个年轻人踏实肯干,不是为了要什么好处。”

李明心里既感动又着急。这个年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是比较单纯的,但也正因为如此,有些人格外看重原则。

“张局长,您这样说我心里更过意不去。”李明想了想,把山参拿了出来,只留下鸡蛋,“这些鸡蛋真的不值钱,而且嫂子身体需要营养,您总不能不让我表达一点心意吧?”

张局长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没有坚持。

“那就留下鸡蛋吧,其他的你拿走。”

正在这时,办公室外面传来了卸货的声音。

“老张,煤送来了!”

张局长起身往外走:“来了来了。”

李明也跟着出了办公室,看见院子里停着一辆拖拉机,上面装着一车煤。

“这煤质量怎么样?”张局长问送煤的师傅。

“保证是好煤,无烟煤。”师傅拍着胸脯保证。

李明看了看车上的煤,心里有些疑惑。这煤的颜色不太对劲,而且还有不少杂质。

“张局长,我帮您把煤运到仓房吧。”李明主动提出。

“那太麻烦你了。”

“不麻烦,举手之劳。”

李明和送煤的师傅一起,用小推车把煤运到院子后面的仓房。在搬运的过程中,李明发现这批煤确实有问题。不仅质量不好,而且分量也不足。

“师傅,这煤有点问题啊。”李明指着推车里的煤,“您看这颜色,还有这些石头。”

送煤的师傅脸色有些不自然:“这…这怎么可能,我们的煤都是精挑细选的。”

李明拿起一块煤,在手里掂了掂:“这明显是劣质煤,而且里面掺了不少石头。”

送煤的师傅有些慌了:“那…那我给换一批?”

“当然要换。”李明的语气很坚定,“张局长这么信任你们,你们不能这么糊弄人。”

这时,张局长的爱人刘嫂子回来了。她看见院子里的情况,走了过来。

“小李,这是?”

“嫂子,这煤有点问题,正在让他们换。”李明解释道。

刘嫂子看了看煤,再看看李明,眼神里满是感激:“小李,真是麻烦你了。”

“不麻烦,应该的。”

送煤的师傅红着脸说:“那我马上回去换一批好的来。”

“行,那就麻烦师傅了。”李明点点头。

刘嫂子对李明的印象很好,热情地说:“小李,中午在家里吃饭吧,我做几个菜。”

李明摆摆手:“嫂子,我还有事,就不打扰了。”

“别客气,都是自己人。”

“真的不行,我约了人谈生意。”李明很有分寸,“改天有机会再来拜访。”

张局长这时也走了过来:“小李,那下次一定要来。”

“一定,一定。”李明告别了张局长夫妇,心里很满足。今天不仅解决了营业执照的问题,还加深了和张局长的友谊。更重要的是,他感受到了这个时代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和温暖。第一章

李建国从县城回来的时候,天色已经晚了。他骑着自行车,后座上绑着一个大木箱,里面装着刚买的缝纫机。这东西花了他二百八十块钱,几乎是普通人家一年的收入。

“建国回来了!”村口的老槐树下,几个纳凉的村民看到了他。

“咦,后面绑的啥玩意儿?”

李建国停下车,擦了擦汗。“缝纫机,给家里买的。”

话音刚落,围观的人就多了起来。缝纫机啊,这可是稀罕物件,就连镇上的供销社都不一定有现货。

“建国,你这是发财了啊!”王大爷眼中闪着羡慕的光。

“还行吧,生意做得不错。”李建国没有多说,推着车往家走。

身后传来窃窃私语声。

“你看他那得意的样子,不就是倒腾点山货嘛。”

“听说他在镇上卖鸡蛋,一天能赚好几块钱呢。”

“哼,指不定是投机倒把,早晚得被抓。”

李建国听在耳里,也不回头。他知道,红眼病是治不好的。

回到家,苏晓梅正在院子里洗衣服。看到丈夫推着个大箱子回来,她放下手中的活计。

“这是?”

“缝纫机,给你买的。”李建国打开箱子,里面是一台崭新的蜜蜂牌缝纫机。

苏晓梅愣了一下,随即眼中涌起泪花。“这得多少钱啊。”

“钱是赚来花的,你辛苦这么久,该享受享受了。”李建国轻抚着妻子的脸颊。

苏晓梅看着眼前的缝纫机,心情复杂。她知道丈夫赚钱不容易,但这台机器确实是她梦寐以求的。有了它,不仅能给家里做衣服,还能给村里人做些缝补的活儿,也算是门手艺。

“妈,爸买缝纫机了?”李小强从屋里跑出来,看到院子里的机器,兴奋得不得了。

“是啊,以后咱家也是有缝纫机的人家了。”李建国笑着说。

第二天一早,李建国就开始组装缝纫机。邻居们三三两两地过来看热闹,表面上说着恭喜的话,心里却都不是滋味。

“建国啊,你这生意做得真不错。”邻居刘大嫂酸溜溜地说。

“还行,大家都有手艺,日子都能过好。”李建国一边调试机器一边说。

“可不是嘛,有些人啊,手艺是有,就是不知道合不合法。”刘大嫂意有所指。

李建国手上的动作顿了一下,抬头看了她一眼。“大嫂有什么话直说就行。”

“没什么,就是听说镇上最近查得严,投机倒把的都要抓起来。”

“那是应该的,违法的事情确实不能做。”李建国继续埋头组装。

刘大嫂见他这副模样,心里更加不舒服。凭什么他能买得起缝纫机,自己家连个收音机都买不起?

当天下午,刘大嫂就骑着自行车往镇上去了。她要去工商所举报李建国无证经营,投机倒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