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员演技派没有一个流量明星,张明在这里面演技特别好】
【吃面那个演员也演得好,可以载入影视教材了】
【我爸拆迁办的,他之前从来不看电视剧,这部《名义》他跟我一起追完更新,还讨论剧情】
【剧情有些深奥,看得我云里雾里,感觉有脸盲症,好在有我爹给我分析,他平时话特别少,结果分析的特别到位】
【好看!精品!喜欢全是老戏骨的戏,江雪砚也很牛,那么年轻可以拍出这么有深意的剧】
【刷新了我对江雪砚只会拍偶像剧的看法】
【华夏互娱出品的电视剧都很有保障的,之前的真环传就拍的很不错,没看过的建议去看一下】
《名义》第一天播完,口碑数据都很不错。
央视预估的收视率竟然在3.5以上,蓝台那边也有2.7。
真是恐怖的数字。
第二天正式的数据出台。
央1《名义》收视率3.64排第一。
金果台的家庭狗血剧《春恋花》3.05排第二。
蓝台《名义》收视率2.75排第三。
《名义》的收视率加起来,6.39。
在这之前从未有过的数字,这收视率未免也太高了吧。
华夏互娱这边没有过多去宣传。
主旋律的剧集,不用他们出品方考虑,广电和领导自会出手推广。
各地蓝v下场转发宣传,央视也带头转发。
更不用提剧集的质量过关,有大批量的观众自来水推荐。
尤其第一集的2.4亿现金藏墙里的情节,被人剪辑小片段发布到抖音,竟有五百万点赞,上千万浏览。
宣传到位。
2.6日收视率再次上升。
央视《名义》收视率3.71。
金果《春恋花》收视率2.88。
蓝台《名义》收视率2.85。
开播一周后,口碑爆棚,紧张的剧情,精湛的演技,引得全网热议。
《名义》大出圈,互联网上几乎都能看到玩梗的,用剧里人物表情包的。
《名义》爆了。
名副其实大爆剧。
主演张明涨粉三百万,他在《名义》中精彩的表演,让众人肯定了他的演技。
【以前看《演员请到位》的时候,就觉得他是里面演得最好的,拿了第一名,还拍了央视正剧,前途无量啊】
【演得特好,跟那些老戏骨对戏也毫不逊色】
【同期另外几个从演员请到位出来的,这会儿都没什么动静】
当初演员请到位热播,捧红不少人。
不过到最后,除了张明和原本华夏互娱的员工之外,其余人得知华夏互娱被仲裁的消息,都没有签约华夏互娱。
还劝张明说华夏互娱是火坑,别跳进去。
一个个避之不及。
结束节目之后,把华夏互娱的工作人员,还有节目组都删得干干净净,生怕沾上点,影响他们前途。
结果结果这会儿看到张明凭借《名义》大火,而且《名义》这部剧还播的这么好,现象级大爆剧。
那些没签约华夏互娱的人心中生出几分悔恨。
如果当初签约了华夏互娱,是不是这部剧他们也有机会参演?
在上节目之前,他们大部分都是些群演或在娱乐圈摸爬滚打数年也没有起色的演员。
上节目火之后,确实有很多公司签约他们。
可签完后,公司突然开始不理人。
好资源都给头部艺人,他们只能捡一些剩菜剩饭吃吃。
剩菜剩饭还得靠抢。
有时候手脚慢了,那就没有戏拍。
有戏拍也不见得是什么好事,参加不完的饭局,喝不完的酒,陪不完的笑……
这么一想,还不如当初就签华夏互娱呢。
有朋友在华夏互娱的,比如张明,人家拍不完的戏。
听说《名义》拍完没多久,马不停蹄又进组了。
华夏互娱艺人不多,项目却很多,每个艺人都有戏拍。
听说他们经纪人也很好。
每个经纪人手底下最多五个艺人,根据每个艺人的具体情况,会制定他们各自的发展计划。
发展路线也是根据艺人本身特色来设计。
不会像某些公司,因为某些赛道比较火,就强逼艺人挤进去不适合自己的路线。
他们羡慕嫉妒。
但又无可奈何。
毕竟同样的机会曾经也摆在他们面前,是他们自己没有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