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的礼包,不止是颜色特效不一样,就连礼包名字都是别具一格。
药材炮制技艺大礼包……
嗯……听着像是技能礼包。
顾棠不确定是不是,将礼包翻出来,上面没有任何介绍,只有礼包上方悬浮着一行字:药材炮制技艺。
但从这礼包上面的标题来看,确实有点像技能礼包。
顾棠伸出手指蠢蠢欲动,眼下就想点开这大礼包,看看能开出什么技能来。
就在手指将要戳到礼包时,顾棠忽然清醒了几分,果断撤回手指!
开礼包可是要看运气的!
如今她身上拖着阿狗,本就不多的气运还被阿狗分走一半,这时候开礼包可不是什么明智之举。
按下心中的跃跃欲试,顾棠将礼包收到系统背包保存,暂时不打算开它。
至于何时开,那就要看她何时走运了。
将桌子上散落药粉擦干净,又用热水将桌子、药碾子刷洗了四五遍,确保遗留在上面的药粉都被清洗干净。
清洗完桌子,她又抓了一把面粉仔细的清洗双手,一连清洗了好几遍才停下。
一切都收拾好,外头天色暗了下来。
将地砖上的水擦拭干净,门外响起顾平安的声音,让顾棠去前院吃饭。
顾棠应了一声,没敢让他进来,匆忙整理一番衣裳,开门跟着顾平安去前院。
晚饭依旧摆在灶房内,这里比堂屋要暖和的多,饭菜摆出来也不会凉的那么快。
三叔公已经坐在自个儿的位子上,见顾棠进来,跟她说起一事。
“下晌的时候,你爹托人带口信回来,说他已经去了山腰村,若是顺利,明儿下晌便能回来。”
顾棠点头:“应当会顺利的,今年的冬日大集明儿是最后一日,许多店家明儿定是要降价清货的。
到时,各村各家怕是要齐齐出动捡漏,尤其是那些家里没几个钱的,全指着明儿呢。”
比如冯氏,每年都这么干,就等最后一日置办东西,专挑那些远路过来的商贩。
对于那些远路来的商贩们,这货物运来运去,来回的路上不但耗费人力财力,还要担一定的风险。
万一要是碰到拦路的歹人,货物丢失都是轻的,搞不好连商贩自个儿的命都要搭进去。
若是能全部卖出去,这回去的路上风险就小的多,没有货物的拖累,商贩们可以装扮成乞儿混过去。
因此,每年冬日大集的最后一日,就是远路商贩们的降价日,只要不亏本,那就是赚!
“这人一出来,村里就空了,我爹那边也就好行事了。”暗中还有阿狗在帮忙盯着,顾棠放心的很,一定会顺利归来的。
顾棠说的,三叔公也知道,可心里还是放心不下,毕竟是到外村找人,离的又那么远,人生地不熟的,越想越担心。
“明儿族长族老们应该也会来,爷去找他们说说话,你爹带着村里人去找人,肯定是要跟族长族老们招呼一声的。”
具体的情况三叔公不知道,只下晌的时候接到顾连山的口信,想着还是明儿去问问最好。
顾棠也想去。
她想去看看冯氏和顾枝儿,母女俩一定知道了自个儿从拐子手里跑掉的事。
但依那母女俩的性子,估摸是不信村里人说的话,毕竟李氏眼下没了影儿。
李氏干的活计是见不得光的,为了贩卖绑来的姑娘,消失个一日两日的,那都是正常的事。
眼下,李氏无辜消失了一天,冯氏母女只会相信李氏绑到了人,暗中找买家去了,不会相信她安然无恙。
明日她若是在冯氏母女面前露个面,不知道母女俩会是什么反应。
顾棠嘴角隐隐上扬,到时,母女俩一定会到处找李氏,想问她为何失手。
还王家那边,迟迟不见李氏回去,他们一定会找冯氏的。
冯氏伙同李氏绑她,她不信王家没有知情人,到时闹起来,一定非常好看。
顾棠知道,这会子若是提她要跟着一起去,三叔公和顾平安一定不会同意的。
不如等明儿再说。
明儿她一定早起,等老爷子出去后,再死皮赖脸的跟上去。
吃过饭,祖孙三人各自回屋。
想到明儿可能会见到顾枝儿,顾棠打算先做好准备,明儿若是有机会,就先拿顾枝儿练练手。
她在四味药中点兵点将,点中了乌头。
拿勺子挖出一点,放到一张纸上包起来,先用这点分量试试,看看顾枝儿吃下去后会有什么反应。
……
次日一早,顾平安一如往常的过来喊顾棠,问她是这会子起来吃饭,还是接着睡,等睡够了再起来吃。
他以为二姐今日会和往常一样,都是不耐的说再睡会儿。
意外的是,屋内的二姐竟是回他:“起来了,很快就好,等我!”
顾平安有些懵,下意识看向东边,看日头是不是从东边升起来的。
可今儿是阴天,天上没有日头。
顾平安以为自个儿听错了,又问了一声:“二姐,方才你是不是说起来了?”
这话将落地,门后传来门闩抽掉的声音,下一瞬,面前的房门被人拉开。
“你作甚?”一脸精神的顾棠看着耳朵快要贴过来的顾平安,很是不解。
“听你回话啊,我以为我方才听错了。”顾平安一脸讪讪。
顾棠立马明白了他话里的意思,冲他翻了个白眼:“我也是会早起的,又不是天天晚起!”
顾平安一句反驳的话都不敢说,只不断地点着头,一脸赞同。
对对对,他二姐也是会早起的,一个月里,能早起个三四回!
来到灶房,看到顾棠进来的三叔公也惊讶了一瞬,但很快便神色如常,笑着起身给顾棠盛了一碗粥,让她赶紧坐下吃。
顾棠就当没看到老爷子那一瞬的惊讶,高高兴兴的坐下吃饭。
用过饭,三叔公拿上拐杖,交待顾棠、顾平安在家,不许出门瞎溜达。
尤其是顾棠,三叔公着重叮嘱她两句,话里话外都是不许她出去。
对于三叔公的叮嘱,顾平安乖乖的应下,唯独顾棠,待老爷子说完后,她笑嘻嘻的凑上前,说要跟着一起去。
“这回我保证,就在您眼前打转,绝不离开您的视线!”顾棠举着小手,就跟发誓一般。
三叔公不想让她去,这丫头有时就跟她爹一样,说变就变,毫无信誉可言。
“爷就去找族长他们说说话,一个时辰就回来,爷不去凑热闹,也不到处溜达。”
“别啊,今儿是大集最后一日,不到处走走看看,岂不可惜了?”顾棠一脸不赞同。
三叔公不听她胡扯:“大集日年年都有,有啥可惜的?”
“那不一样,每年的人和热闹都是不一样的,错过了便是错过了,明年再看不着的!”
这就是歪理了。
北安城的大集日年年都大差不差,哪有什么不一样的?
三叔公张嘴想继续劝,顾棠抢在他前面接着歪缠:“知道您担心什么,可那些拐子……成不了气候的,这般多的人,人家不可能只盯着我不放。
放心,我不能一直倒霉,在北安城住了这么些日子,就碰上这一次拐子而已,没什么好担心的。”
就这一次拐子还让她给团灭了,再遇上拐子的可能性不大。
三叔公一脸犹豫,这丫头都这么说了,估摸是真想去,若是不依她,怕是会偷摸的去,平安是管不住她的。
思来想去,似乎只有将人放到眼前盯着才能放心。
“你若是想去,也不是不行,但咱们要约法三章!”
顾棠连连点头:“只要您同意让我跟着去,莫说是约法三章,就是约法十八章我都同意!”
三叔公不信她这话,这丫头太像她爹,就是一个滚刀肉。
“一不准离开爷的视线,二不准擅自偷摸的溜走,三不准不听话。”
“您这三章是一个意思。”
“这你别管,只说行不行!”
“行!这有什么不行的!”顾棠答应的非常利索,一点犹豫都没有。
偏偏就是这样,让三叔公越发怀疑她这话的可信度,索性将顾平安也一道带上,让他什么都不用干,只盯着顾棠就行。
出了小院,祖孙三人往西街那边走去。
到了西街那边,三叔公熟门熟路的领着姐弟俩往一条又窄又长的街上挤。
这条街上贩卖的东西是西街这边最便宜的,村里人都喜欢往这边来。
挤在人群中没走多久,三叔公便看到一个熟面孔,是同村的李顺子。
三叔公领着姐弟俩挤过去,拍了拍李顺子的胳膊。
李顺子正在与卖炭翁商议价钱,俩人嗓门极大,都不肯让步。
这会子猛然见到三叔公,嘴里的话卡在喉咙里,不知为何,他脸上慌了一瞬。
那一瞬的慌乱很快又被他掩盖住,神色恢复如常,笑着跟三叔公问好。
问好就问好吧,可那一双眼睛飘忽不定,时不时的扫一下顾棠和顾平安。
顾棠对李顺子的印象不太好,觉得这人的脑回路无法与之正常沟通。
察觉到他在偷看自个儿,顾棠瞬间打起精神来,防止这人说出什么脑残的话来。
三叔公对李顺子也不是很熟稔,只简单说了两句话,随后便问他:“你可知族长在何处?”
“啊?您说什么?”李顺子偷瞄顾棠被抓住了,顾棠毫不客气的瞪了他一眼,他吓得一时走神,没听清三叔公问了什么。
三叔公笑着又问了一遍:“你来时,可有看到族长?”
“哦哦,看到了、看到了!”李顺子指了指西边,“您往西走,那边有人卖狗的,族长说想养条狗,我方才过来时,他在那边挑狗。
算算时间,这会子应当还没走。您只管往西去,要不了多久便能看到那卖狗的人。那四周围满了人,大家伙都挤在那看狗呢。”
三叔公往西看了一眼,笑着告辞,并没有问他为何会买炭。
李家可不宽裕,加上屋里的老娘又极为节省,这么些年来,李家从未买过炭。
李顺子今儿突然出手买炭,若是旁人,怕是要刨根问底的追问一番,三叔公却像是没看到一般,一句都没问。
顾棠和顾平安不了解李家的事,见李顺子买炭,只当他是怕真有雪灾,想买回去留着防备。
姐弟俩只随意的瞥了一眼,见那卖炭翁车上的炭都是些碎炭,越发肯定李顺子是买来防备的。
可就是这一眼,让李顺子瞬间提起了心!
他一脸担忧的看着祖孙三人的背影,非常担心他们将自个儿买炭的事说出去。
三叔公为人正,不是那多嘴多舌之人,自个儿倒是不担心他。
就是那两个小的摸不准。
尤其是那丫头,心毒手狠,满嘴谎言,往她娘张氏头上扣屎盆子,又哄着她爹将张氏休弃赶出家门。
如今被她看到自个儿在买炭,等人回去,八成是要满村宣扬!
“你这人还买不买?”一旁的卖炭翁等的不耐烦了。
“你若是买,那就这个价,一个子都不能少!你若是不买,那就让让路,别耽误小老儿做生意,我这炭不愁卖!”
虽是碎炭,但也不是那种稀碎的,大多都是一根炭裂成两半。
这样的炭富贵人家瞧不上,只能卖给一些平民百姓。
百姓们没得挑,也不舍得挑,对于这碎炭还是极为喜爱的,就这一会儿的功夫,又来了两个询问价钱的。
碎炭的价钱只有木炭价钱的一半,往年是十文一斤,今年因到处都在传可能会有雪灾,如今已经涨到了二十文一斤。
价钱翻了一倍。
来买的百姓都说贵,可再贵也得买。
住在城里的百姓不比农家,他们一年四季都要买柴火煮饭烧菜。
冬日更甚,每日都要用掉许多柴火。
往年都有冒雪来卖柴的,百姓们倒是不怕,可今年说是有雪灾。
这若是真闹起雪灾来,怕是没人卖柴火了,到时,头一份受冻的就是他们。
为了防止被冻死,眼下只能拿出积蓄高价买些碎炭回去放着。
若真有雪灾,这些碎炭便能救他们一命。
没多会儿,一车炭便卖出去一半。
卖炭翁说的没错,这些炭,确实不愁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