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事情发展原本一切都是非常顺利的。
当时正和省派到京城和英村贸易团进行对接的省发展委领导,听说两个外商竟在酒吧被人打断了腿,顿时吓得脸色煞白。
这等关键节骨眼上出了这种乱子,那笔敲定在即的大额投资还能保住吗?
可出乎他意料的是,这事似乎并没对合作造成太大影响。英村贸易团在京城也只多耽搁了一天时间,处理后续事宜。便按原工作计划,从京城启程奔赴正和省沧浪市。
至于受伤的丹尼尔和约翰,两人的腿部骨折复位手术做得很成功,只能留在医院养伤,出院后便灰溜溜地乘飞机回了英村。
虽说心里满是不甘与愤懑,他们也只能自认倒霉。毕竟先是当众调戏女郎在前,后又参与混战动手打人,真要论起理来,半分便宜都占不到。
丹尼尔起初还死不承认,直到看到那段清晰记录过程的手机录像,才彻底哑了火。
同时,副省长兼发展委主任张青山代表省领导,带领省直有关机关人员,在沧浪市为英村贸易团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
贸易团稍作休整,只歇了一天,便马不停蹄地展开项目投资考察。
从码头的实地勘察、仓库的存储规划,到厂区的选址评估,各项前期工作都推进得十分顺畅。
就连正和省提出的增加投资额度、新建配套工厂的提议,双方也很快达成了共识,气氛一度十分融洽。
然而,就在一行人最终抵达石市,准备签署正式协议时,谈判却在两个关键问题上卡了壳,双方各执己见,争执不下,迟迟没能达成一致。
首当其冲的就是控股比例的分配。
按最初的计划,这个项目由省发展委下属的投资公司出资5000万元人民币,代省里持股55%。
毕竟项目所需的地皮划拨、拆迁安置以及诸多前期筹备工作,全由省里一力承担,再加上法人股和管理股等份额,这个比例合情合理。
英村亨利家族旗下的投资公司则出资1000万英镑,持股45%,双方对此原本并无异议。
可就在签约前夕,事情突然起了变数。
省里为了让项目顺利通过审批,早就安排专人奔波于各部委之间,全力推进“跑部钱进”的工作,怎奈进展始终不尽如人意。
后来才摸清底细——原来是央企巨无霸华夏石油提出了严重抗议。
毕竟省里自己涉足运油、炼油、卖油等领域,在当时算是全新的尝试。对于央企来说,是同业竞争关系。
因此部里一直迟迟不予审批。
经过多轮沟通协调,部里终于松口,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华夏石油也要求参与入股。
省里起初自然是一万个不同意,但项目就此僵住,毫无进展。实在无奈之下,只能同意就股权分配问题开启谈判。
可华夏石油一开口便是狮子大开口,要求至少持有30%的股份。
这一下,别说省里难以接受,就连英村的老亨利也坚决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