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殿内,朱标终于是放下了手中的毛笔。

小太监也是赶紧将其扶起。

另一边,早就有人准备好了热茶。

“嘿嘿,不愧是老爹。

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

朱雄英笑着开口,随口拍了个漂亮的彩虹屁。

“你小子,少在这里跟我油嘴滑舌。

说吧,这次需要多少钱?”

朱标斜着眼睛看朱雄英。

在他看来,朱雄英亲自赶来。

无非是要钱。

毕竟打仗这种事情,那可不是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就能干的。

那是需要花费大量的真金白银。

不止是前线将士们的军饷粮草。

还有因战而荒废的农事,也需要朝廷来进行托底。

“呃···爹你说啥呢?

谁说我是来要钱的?

我只是来了解一下二叔三叔四叔他们那边现在的具体情况。”

“嗯?

你这是什么意思?

不要钱?

难道你爷爷不准备出兵?”

朱标听到朱雄英的话,明显是一愣。

“出兵,不过不是发动大规模的战斗。

是这么回事。

我和爷爷商量了一下,觉得可以这样····”

朱雄英也不啰嗦,快速把和老朱商量的计划说了一遍。

听到最后,朱标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你小子,这主意肯定是你出的吧?

斩首,暗杀,嘿,这风格可不像你爷爷。”

朱标笑着看向朱雄英。

不过很显然,他对朱雄英的计划也是很满意的。

事实上,大明朝的绝大多数朝政,都是朱标在打理。

随着超级大银山的顺利开采。

给全国各地都带来了不小的好处。

各地无论是经济还是农业,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说实话,朱标实在是不想在这种时候发动大规模的战斗。

想要给天下百姓以喘息的时间。

所以,当他听完朱雄英的计划。

那是打心底里高兴。

“嘿嘿,爹,你不会觉得,这种手段不够光明磊落吧?”

朱雄英笑着看向朱标。

“你小子,找揍是不是?

我什么时候那么死板了?

这是打仗!什么他娘的光明磊落?

只要能打击敌人,使用任何手段那都是应该的!”

朱标果断开口,说的很是认真。

“好了,爹。

事不宜迟,你赶紧跟我说说,北方边境的情况吧。

咱们得根据具体的情况,制定具体的策略。”

朱雄英笑着开口,看向朱标。

“好。

那我就跟你说说北边现在的情况。

最近这些年,北方边境局势日趋紧张。

朝廷已经将全国大部分兵力,全部调集在边境附近。

其中,你二叔三叔四叔为抵御北元的中坚力量。

他们各自手中,都掌握着一支百战之师。

完全可以承担起牵制北元的任务。”

朱标快速开口,对于北方的局势,他早已烂熟于胸。

在与北元长久的对峙中。

朱标对于北方边境的情况,可以说是如数家珍。

“具体兵力情况如何?

北元方面呢?”

朱雄英皱眉继续开口。

“具体兵力情况嘛,以你二叔最为强横。

其手下,带甲之士超过五万!

其次便是你三叔朱棡。

他手下带甲之士也有三万以上。

人虽不如你二叔多,但却尽是我大明军中之精锐。

综合战斗力,完全不亚于你二叔。

最后便是你四叔了。

这小子的能力比较强,虽然朝廷给他的兵马只有不足两万。

但这小子这些年不断向外扩张。

更是收编了不少的北元残军。

具体数量,恐怕不会弱于你二叔。”

朱雄英闻言,了然的点了点头。

看来,自己这几位叔叔,那绝不是什么酒囊饭袋。

要知道,朱标所说的这些数据,还都只是他们直接掌控的部队。

若是算上朝廷直接管辖的卫所。

北方边境的部队数量,将会达到一个恐怖的数字。

从这一点也能看出。

北元残余势力,一直都是老朱的心头大患。

“爹,北元那边的情况呢?”

朱雄英抬头,看向朱标。

“北元那边的具体情况,我们的了解并不算太多。

不过,其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部队。

应该是盘踞在东北方向的纳哈出。

其兵力,至少在二十万以上。

其次,便是乃儿不花。

这家伙手中,也有至少数万兵马,是北元较大的一股势力。”

朱标快速把情况叙述一遍。

“嘶···也就是说。

我们想要解决小棒子那边的麻烦。

就要牵制北元接近三十万大军!”

朱雄英的眉头皱起。

“雄英,账不是这么算的。

乃儿不花和纳哈出虽然同属北元。

但这两个势力并无从属关系。

从以往的战事来看,这两个势力之间,并没有协同作战的迹象。

嘿,北元虽然还在苟延残喘。

但因为其生存空间被我大明不断压缩。

他们内部,其实早就不是铁板一块。”

朱标说着,还让人找出一些奏折资料。

以便于朱雄英快速全面的了解情况。

“爹,既然如此。

那我建议兵分两路,由二叔出塞,寻找乃儿不花的主力。

三叔四叔合兵一处,共同负责牵扯纳哈出。

爹觉得怎么样?”

朱雄英看完最近送来的奏折,看向朱标。

“除此之外,还要强化边军的防御能力。

防止后方兵力空虚,被其他小势力钻了空子。

北边除了这两个大势力之外。

还有数不清的小部落。

也时常袭扰我大明之边境!”

朱标认真的开口。

“好,还是爹想的周到。”

朱雄英认真的开口。

同时看向朱标的眼神,那也是充满了佩服。

不得不说,真实的朱标,绝对不像是有些人所认为的那样。

其文治武功,决不在朱樉朱棣等人之下。

甚至,其能力不在老朱之下。

只不过,作为一个皇二代。

朱标清楚的明白,自己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雄英。

除此之外,我觉得水师方面,也不能草草出动。

理应装备最新的火器,携带大量的大肠杆菌之弹。

如此一来,便可以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

对了,所有已经量产的复合弓,也必须要全部配备给前线部队。”

朱标皱眉陈思片刻,继续补充。

“好,那就这么办。

对了爹,复合弓的产量如何?”

朱雄英也想到了这个大杀器。

对于骑兵而言,复合弓的作用,甚至比大炮还要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