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旁的小院中。

此时只有老朱和朱雄英两个人。

看老朱的样子,明显是特地来找朱雄英的。

“大孙,你真的打算放过允炆那孩子吗?”

老朱看向朱雄英,认真的开口。

说这话的时候,老朱一直在观察着朱雄英的表情。

“怎么,爷爷。

你是觉得我会在他就藩的过程中下手?”

朱雄英笑着看向老朱。

“嘶···爷爷不是这个意思。

只是··大孙,咱····”

老朱似乎是不知道该怎么继续说下去。

“爷爷,你放心吧。

我既然说了,听爷爷和爹的。

就一定不会食言。

只要朱允炆不再找事。

我不会对他下手的。”

朱雄英说的很认真。

“呼···好。

大孙啊。

你受委屈了。”

老朱看着朱雄英,叹了口气。

“爷爷,孙儿明白你的心思。

你不想看到朱家子孙自相残杀。

爷爷放心,这件事情我真的没放在心上。”

朱雄英笑着开口。

作为一个穿越者,对老朱的性格可以说是十分了解。

老朱虽然对外人杀伐果断。

但是对于自己的子孙,却总是狠不下心来。

其实想想这也是正常的。

毕竟老朱作为一个布衣皇帝,对于亲情是极为看重的。

再加上从老朱很小的时候。

父母兄弟就相继离去。

这也让他对骨肉亲情,更加的看重。

而朱雄英之所以没有执意要惩处朱允炆。

其实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他不想因为朱允炆,而影响到他和老朱之间的关系。

虽然朱雄英就算是执意要砍了朱允炆。

老朱和朱标也不会多说什么。

但是,这件事情对于朱雄英来说,根本就是不值得的。

作为一个穿越者。

朱雄英很清楚朱允炆有多大的能耐。

以他的能力,根本不会对自己或者大明朝产生任何的影响。

“唉,大孙。

你受委屈了。

东宫那边的事情已经处理好了。

明日朱允炆就会启程就藩。

大孙以后,也算是眼不见心不烦。”

老朱笑着开口。

“嘿嘿,爷爷啊。

小鬼子那边情况可是很复杂的。

我看,不如就让李景隆也跟着他一起去吧。

再加上那几个杀手,我看也一起送过去算了。

至于说其他人,我看咱们就要不要在派了。

有胆子刺杀皇太孙的团队,自然能应对岛内的情况。”

朱雄英笑着看向老朱。

“嘶····这···对啊!

咱怎么没想到呢!

来人!

快去传令!

让毛骧别下手。

把那些家伙,全都打包送到小岛上去。”

老朱赶紧招呼。

“呃···爷爷,啥情况?

你咋处理的这些人?”

朱雄英有些狐疑的开口。

“咳咳···那个啥。

咱不是怕这件事情传出去有损咱们皇家威严吗?

就····”

老朱没有再说下去,但是朱雄英却是已经明白了过来。

“好了爷爷。

这件事情就算是过去了。

以后就不提了。

对了爷爷,科举的事情方孝孺那边已经准备好了。

咱们是时候制定考试时间了。

咱们大明朝,太多年没有科举了。

现在的朝廷,急需新鲜血液啊。”

朱雄英笑着开口。

似乎已经完全从朱允炆事件中走了出来。

“这件事情,咱也想了。

大孙觉得,洪武十九年一月一日举办科举如何?

新的一年,新的气象。

也算是沾沾喜气。”

老朱看向朱雄英。

眼中满是询问的表情。

能看得出来,现在朱雄英的建议,已经有了很大的分量。

“也好。

大半年的时间,也足够各地举子做准备了。”

朱雄英点点头。

大半年的时间,虽然听起来很长。

但是,从朝廷发布消息。

再到偏远地区的举子进京,这大半年的时间,也就是紧紧巴巴。

毕竟现在是大明朝。

没有后世那方便的交通。

单靠车马,甚至是步行。

这个时间甚至还有些紧张。

“还有。

爷爷,我觉得朝廷应该专门拨款。

给那些家境贫寒的举子以资助。

我们举办科举的目的,是为朝廷选拔人才。

不能只考虑那些名门望族。

普通百姓,也应该有平等的机会。”

朱雄英认真的开口。

“好!大孙!

都听你的!”

老朱毫不犹豫的开口。

自从洪武银山开始开采之后。

大明朝廷的经济基础越发雄厚。

除了正常的边防费用之外,还有不少的结余。

“既如此,爷爷,咱们就尽早发布公告吧。

也让这天下的举子有更多的时间准备。”

朱雄英笑着开口。

老朱点头,没再多说什么。

其实,这次他过来,也就是想要看看朱雄英的真实想法。

想要看看,对于朱允炆的处理,朱雄英究竟满不满意。

对于老朱来说。

内心那是十分的纠结。

不过,好在朱雄英没有给他出难题。

这事情,也就算是翻篇了。

“啊···”

“爷爷啊,真困了。

今天这一天,可累死我了。”

朱雄英打着哈欠开口。

“好好好,大孙你先休息。

咱也回去了。

你这么一说,咱也觉得浑身疲乏啊。”

老朱也是伸了个懒腰。

朱允炆事件,也算是有了一个还算不错的结局。

“嘿,爷爷今晚不去微服私访了?”

朱雄英打趣。

“哎呦卧槽!

你小子····”

老朱无语,这微服私访,算是让朱雄英给记住了。

一夜无话。

翌日清晨,太阳刚刚升起。

一架马车便是出了皇宫,朝着城外赶去。

朱标亲自相送,朱允炆带着李景隆以及李府的一些奴仆,便是踏上了就藩之路。

没有百官相送,也没有庞大的卫队。

一切都显得冷冷清清。

“唉···”

朱允炆叹了口气,不舍的转身看向皇宫。

“去吧。

在那边,照顾好自己。”

朱标的表情有些怪异。

因为他很清楚,这所谓的就藩,事实上就和流放没有什么区别。

甚至就连就藩之地,都得靠他自己攻打。

不过,朱标也知道。

朱允炆如此下场,那也是自作自受。

相比于去就藩,留在京城,可能会更加危险。

这种危险,并非是来自于朱雄英。

而是来自于他自己。

“爹····”

突然,朱允炆崩溃大哭。

“去吧,以后别再回来了。”

朱标开口,说的斩钉截铁。

“是····”

随着朱允炆车队的远去。

皇宫之中,一只信鸽也是冲天而起。

直奔洞庭湖水师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