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大山嫌弃地瞥了紫大郎一眼,还是耐心地解释道:“咱们得租个院子住。”
“一直住客栈,需要花费更多的银钱不说,干什么都不方便。”
儿子太笨怎么整?
他这个聪明老爹费点嘴呗!
紫大郎“哦”了一声,了然地点点头。
原来如此!
姜还是老的辣啊!
可是,妹妹咋回事儿?
妹妹也不是老姜吧?
老姜紫宝儿:……
“客官,请喝茶,”小二提着个茶壶走了进来,问道,“几位客官想吃点什么?”
“小哥哥,你们这里有什么好吃的呀?”紫宝儿见大家伙儿都不大好意思说话,就开口问道。
反正她是小娃娃,脸皮厚点也没啥。
“哟,这么漂亮的小妹妹呀。”
小二看了看紫宝儿,一脸得惊讶,这小娃娃太精致了,就跟灶王爷身边的玉女一样好看。
“咱们这儿,家常菜啥都有。”
小二说完,一一报了菜名。
顾辞随便点了几道菜:“小二哥,再单独来碗鸡蛋羹,少放点盐巴。”
“好嘞,客官还请稍等。”
小二知道,鸡蛋羹指定就是给那小娃娃单独点的。
心下感叹,能这般疼宠女娃娃的人家,就不会差到哪里去!
这个时间点,早食已经过了,午食还没到点儿,所以,后厨动作就特别快。
小二很快就上齐了饭菜,临走时,还极有眼力劲儿地虚掩了房门。
“赶紧吃饭,”紫大山拿起筷子说道,“自家人出门在外,不讲究这些。”
紫五郎边吃还边点评着,这个不如大嫂做的好吃,那个也赶不上大嫂做的好吃。
紫五郎说一个,杨铁宝就在边上不停地点头附和着:“确实一般般,比大姐做的差远了。”
搞得杨盼盼哭笑不得。
吃完饭,顾辞留下紫大郎和杨盼盼负责在车上看守行李,其余的人就都跟着一起出去找房子了。
紫大山领着他们七拐八拐地就来到一处不起眼的小铺子。
紫宝儿抬头看了看铺子旁边竖起的破幡,上书“包您满意”四个大字,右下角则是两个小小的“牙行”。
如果不认真看,或许都不会注意到这两个字。
紫宝儿看着她家阿爹那副熟门熟路的做派,就这还说是“路过”,谁信呢!
顾辞停在了铺子门口,也是看到了那副竖起来的破番,怎么看怎么和她家小闺女当初那副“扶贫”番,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她看着“包您满意牙行”的破番发愣的当口,紫大山就已经颇为娴熟地跟牙人聊上了。
“最好是能在县学附近的,要安静点儿的,能有七八个房间,厨房单独,带有一独立小院子的。”
“对了,院子里最好还能有口水井的。”
牙人听了紫大郎的要求,嘴角很是抽了抽。
“客官打算长租还是短租?”
“多长叫长呀?”紫宝儿睁着一双黑葡萄似的大眼睛,好奇地问道。
牙人看着这个精致得不像话的娃娃,认真地说道:“六个月以上为长租。”
“哦。”紫宝儿哦了一声,就没有下文了。
牙人:……
这就完了?
您还没说要长租还是短租呢?
紫大山看了牙人一眼,开口说道:“咱们就是来参加童生试的。”
这下轮到牙人无语了。
不是,咱就租个三五天的,还那么多龟毛事儿?
这不是租房子吧,就算是要买房子也没有这样的吧?
牙人并没有马上接话,见紫大山没有再补充,这才开口问道:“您对月租金有什么要求吗?”
“不超过三两。”
牙人问得直接,紫大山回答得也利落。
“您这要求着实有些苛刻了,”牙人看着紫大山,一脸的职业微笑,“县学附近的房子一直都是不愁租的。”
“尤其是童生试前后,房屋紧俏,价格更是高得离谱,”牙人不紧不慢地继续说道,“您如果价钱再抬一抬,咱们选择的余地还能稍大些。”
“那你觉得租金多少合适?”紫大山反问着。
“五两如何?”
紫大山没有说行,也没有说不行。
“这样吧,你把符合我刚刚要求的房子挑选出来,我们自己选择。”
牙人笑着点点头道:“县学附近现在只空着三处,您如果再晚来几天,估计一处也没有了。”
紫大山点点头,正因为知道,所以他们才提早几天来。
“第一处,距离县学五百米左右,穿过一条街,就到县学,但是,房子不是很大,虽然带个小院子,但是房间却没您要求的那么多。”
牙人说完,看了紫大山一眼。
紫大山抱着紫宝儿,就如老僧坐定般,没啥反应。
牙人惯常会看人脸色,一看就知道,他是不满意的。
于是,牙人就继续介绍:“第二处,相对第一处,距离县学更远一些,院子虽然也不算大,但胜在房间多,相对他处环境也比较安静。”
牙人说完,再看紫大山,还是没反应。
得!
“第三处,距离县学最近……”
紫大山站起身来,直接打断了牙人的话:“算了,你也别说了,咱们去实地看看吧。”
“如果房子确实好,我也不在意稍微贵一些。”
牙人一看就明白了,这人看着衣着简朴,粗布麻衣的,还以为比较拮据。
是他看走眼了,但看他怀里小娃娃的衣着打扮,还喂得那般胖,就是个不差钱的主儿。
“行,”牙人也跟着站起身来,爽快道,“您稍等,在下去后院套车。”
紫宝儿并不知道牙人的心理想法,如果知道,非要怼得他满脸血不可。
虽说不差钱,但能省还得省!
牙人很快套好了马车,赶到正门处。
紫五郎先是扶着顾辞上了马车,紫大山他们几个才一一上车。
马车走了能有一炷香的时间,就到了牙人所说的第一处宅子。
紫大山依旧是抱着紫宝儿,跟在牙人身后,其余人则是跟在紫大山身后,来到宅子大门处。
牙人驻足,抬手指着左前方那条街,介绍道:“从这条街道穿过去,往右走就是县学。”
“一眼就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