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成现在就要飞黄腾达了。

而自己呢?

顶天了是个播放员。

两者之间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许大茂当然也会妒忌眼红。

只是慑于刘成的光环跟背景,他只能低调而已。

如果有万无一失的计划,他还是很愿意出手的。

论坑人,许大茂不比四合院任何人差劲,只是每次打不过傻柱而已。

原剧里面,他算计傻柱的计策,还是非常奏效的。

几次破坏傻柱的好事,甚至把傻柱的相亲对象秦京茹给抢到了手。

这足以证明他的节操完全没有下限。

“什么主意?”

接下来,贾东旭把老太太的提示说了一遍。

听了贾东旭的话,许大茂也是来了精神。

刘成这个人就是好大喜功,容易被忽悠。

几次成功算计到他,都是如此。

只要理由合理,这小子绝对听劝。

而且他也权衡了一下,这不是忽悠他去买东西,不存在有人白送。

更不是忽悠他去做好人好事,可能有人会回报他。

就纯粹是像之前忽悠他捐款一样,只有付出,不会有收获。

许大茂心里不停权衡,愈发觉得这件事可行。

“好,干了。”

见许大茂答应,贾东旭心里乐开了花,当即扑到许大茂怀里。

许大茂还没有反应过来,自己就被对方死死抱住了,而且脑袋还不停的在他身上蹭。

这可把许大茂吓了一大跳。

“东旭,不要这样,你这样让人看见会说三道四的。”

好一会儿贾东旭才放过许大茂。

“哼,谁敢说三道四,我撕烂他的嘴,我们就是哥俩好。”

“好好好,你赶紧走,我要想一下说辞,到时候好忽悠刘成。”

贾东旭回家了。

心情很激动。

回家看到秦淮如,差点没反胃。

为什么自己现在看到秦淮如不喜欢了?

要知道以前自己可是发疯似的喜欢她啊。

贾东旭发现,现在看许大茂反而很顺眼。

是的,刚刚在许大茂怀里,贾东旭嗅到了一股男人的味道。

香喷喷的,甚至有种沁人心脾的感觉。

一想到刚刚的感觉,他就感觉很快乐。

这种快乐,就像他还有蛋蛋时,每天晚上偷偷打灰机一样。

难道我前世是女人?

现在找到了一些当女人的感觉?

于是乎,贾东旭后面下意识一紧。

这要是让大茂弄一弄,应该会更开心吧?

失去蛋蛋后的后遗症终于出现了。

贾东旭的心态变了。

各方面审美都变了。

许大茂还不知道,他已经被贾东旭盯上了。

当然,这些秘辛暂时只有贾东旭自己知道。

日子不紧不慢的过着。

四合院恢复了平静。

期间,刘成特意去了一趟军管处。

简单说明了一下情况。

二大爷,三大爷本来问题也不严重,然后就被无罪释放。

至于一大爷跟傻柱,因为是主谋,且情节严重,因此被判刑了。

好在他们也学聪明了,及时认识到问题厉害性,进入军管处后就主动交代问题,认罪态度很积极,因此处罚减轻。

一大爷被判劳改三年,开除工作,罚款200元。

傻柱也被判劳改三年,开除工作,罚款200元。

就这样,两人直接被送进了外省的劳改场。

消息传回四合院,大家也是不胜唏嘘。

倒是二大爷,三大爷,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

他们回来后,被各自的夫人狠狠的教育了一番,要不是他们去找刘成求情,他们肯定也出不来,就算不坐牢也要被拘留罚款,开除单位等等。

两个大爷也是一阵后怕,现在看见刘成,再没有了歪心思,并且主动招呼。

看到两个大爷的主动示好,刘成有些叹息,多好的两棵大韭菜,竟然就这么失去了。

哎!

还是被所有人一起针对才好呢!

时间过的很快,刘成复员已经快半个月了。

这些日子,他的生活也恢复了参军前的状态。

大部分时间去学习上学。

节假日,要么去小饭馆找徐慧真厮混,要么就在家运动。

要说唯一的变化,就是学校那边。

因为他年龄的确不小了,学习也非常优秀。

于是学校领导一番研究后,让他跳级到了初中。

刘成直接成了初中生。

而且是初三年级。

这样一来,刘成的年龄虽然在班上还是偏大,却没有大的离谱。

同班的同学,也就比他小两三岁。

其实学校领导还是低估了刘成的学习,否则可能让他直接跳级到高中。

对此刘成倒是无所谓,反正主要是按部就班,完成一些人生该有的过程。

这些日子,贾东旭跟许大茂当然也没有闲着。

他们经常往来于街道办跟军管处那里,打听复员军人安排的政策动向。

他们必须提前掌握先机,这样才能在关键时刻出手,忽悠刘成断送前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终于,在焦急的等待中,贾东旭终于等到了好消息。

军管处已经出台文件,对半岛战争复员的军人开始进行就业等后续安排。

贾东旭以军人家属的身份,特意打听了一下,大概会有哪些安排。

知己必备方能百战百胜不是。

军管处先会下达通知,让复员军人进行选择,比如工作,学习等,然后到军管处填表签字。

基本上跟聋老太太说的那些奖励差不多。

有选择就有忽悠的机会,贾东旭激动坏了。

这些日子,他跟许大茂已经想了很多说辞。

而此时,刘成当然也得到了书面的通知。

看到上面的政策,跟自己之前打听的消息一字不差,他玩味的笑了笑。

政策都下来了,贾东旭应该要来了吧?

要是他不来,这该如何是好?

除了上面的物质奖励,其他选项,其实刘成自己都准备放弃。

比如政府部门工作。

以自己现在的年龄,假如进入部门里工作,肯定会被人排挤。

他们会认为自己嘴上无毛,办事不牢。

并且会认为自己是靠功勋换来的工作,未必会对自己心悦诚服。

这种工作,是要熬资历的,他才十几岁,要熬到什么时候才能出头?

刘成可是不是一个坐得住的人。

而且那些衙门里的人,一个个都是老油条,刘成并不喜欢这样的工作环境。

刘成是个洒脱的人,并不想进入这种勾心斗角的环境。

至于军事单位,跟之前的情况一样。

自己靠军功进去的,却因为年纪太小,难免融不进去。

而且那些老将士,哪个没有军功在身?

自己进去后,身上的光环会暗淡很多,这对将来的发展未必有利。

刘成可不想一辈子当军人,他心里最想搞的是科研。

这才是华夏发展的根本。

这也是他上辈子从事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