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杀冉庆之后,李政留下李蓟的亲卫军与高忠秦的定远军镇守襄乐郡。
两军伤亡不小,李政调令定远军快速就地招募兵卒补充兵力,至于亲卫军则由燕国各军抽调精锐甲士补充。
童贾生率定朔军移防至朔州谷河郡大营,与宁州襄乐郡的亲卫军与定远军互为依仗以防穆军。
李政与童贾生详谈之后,带龙雀卫飞马北上准备在朔州边界与郭达叙旧后,一路经凉州入黎瑟境内的上凉州...
李政到达朔州边境之时。
安阳带着儿子李安民结束了蓟州的巡游,进入了渤州,沈易自领的一营亲卫与安刺虏的一千虎贲重甲骑兵护卫。
安阳带着李安民巡视燕国各地,除有让其一路见闻及自己教导增长见识外,还有一个目的,便是宣示儿子储君之位,让各地文武知晓。
在蓟州,安阳带着李安民会见了蓟州大小官员及镇守蓟州的方怀义、李存佑、裴琳等武将。
方怀义与李存佑等老兄弟见此,知道这是大王要将太子推出来,让他们这些跟随大王的老兄弟见一见,坐实燕国第三代主君之实。
他们自然是极为高兴的拥护,且李安民极为聪明懂事,也让安阳的这些老兄弟十分喜欢。
安阳借着年初的清理云州青阳顶级世家之余威,在蓟州又抄家了几个官员及大族以为典型,如今的蓟州大小官员及世家已变得很是安分。
而在安阳巡视蓟州之时,李康安也快马加鞭的赶到了蓟州。
李康安结亲后被强制留在了青阳王城,并未随亲卫军跟随李政去往宁州参战。
原因则是李政与长孙无垢之严令,要求李康安必须与柳仪在青阳待两个月,直到柳仪怀上孩子为止。
安阳早已接到消息,不仅柳仪怀上了孩子,他的王后赵云蛮及侧妃慕容明镜也先后怀上了孩子。
三喜临门,若算上老爷子李政诛杀叛逆冉庆之,算是四喜临门!
柳仪怀上了,李康安没有赶上宁州大战,安阳权衡一番后,只能快令其不必去宁州,至蓟州会合,安阳打算让李康安换一军继续磨砺。
几百人的队伍进入渤州,马不停歇的直奔清河郡大营。
如今渤州,燕国尚占据着魏、赵、清河、常、巨鹿五郡之地。
吴淞占据渤海、中阳两郡及高阳郡西之地,高阳郡东之地则为第五氏占据,清平郡则被高世番所占据,当然,名义上,高世番臣服于吴淞,第五氏则与吴淞乃盟友之关系。
整个渤州五郡,燕国兵力不少。
自安阳先后将玄甲军与亲卫军调走后,安阳将驻守在蓟州燕水大营的李虎的虎豹军调入了渤州,驻守渤州之兵力仍旧高达十余万。
如今的渤州防线,李虎与兵部令军师郭奉嘉也调整了渤州五个郡的兵力部署。
李虎部虎豹郡、振武军、章季部青阳军、蒙山部渤州鹰扬军,共计近六万大军驻守清河郡。
徐直部镇南军、程护部平南军,两军共三万四千大军驻守常郡,吴世勋部先登军一万七千余众驻守巨鹿郡。
清河郡前线大营。
李虎、郭奉嘉、章季、蒙山等主将率领一众将军校尉在营门口恭迎安阳。
在沈易的一千亲卫及安刺虏的一千虎贲重骑的护卫下,安阳与李安民共乘一马缓缓踏入营门口。
“拜见大王!太子殿下!”
众将校齐声恭迎。
安阳脸上洋溢着久违相逢的笑容,抱着李安民翻身下马,“诸位兄弟辛苦!久违了!”
而后众将校朝李康安拜道:“见过秦国公!”
李康安如今不在亲卫军中,而是随安阳出行,其身份自然也就是大王之胞弟、秦国公,爵位品级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众将校自然需要主动行礼。
李康安连忙抱拳:“见过诸位大将军,将军!诸位不必多礼,康安乃军人,当不得诸位将军行礼!”
众人微微一笑。
李安民小脸挂着笑容,一身定制的储君的武服劲装着身,英武而又雍容,他打量着眼前的环境和武将,好奇的眼中透露着坚毅。
虽然在云州及蓟州已经见过很多此类场景,但每换一个地方,他仍旧充满着好奇心。
安阳随即笑着俯看着李安民,小小年纪的李安民连忙朝众将校有模有样的抱拳一礼:“安民见过诸位叔叔。”
众将校包括郭奉嘉顿时欣喜万分,纷纷再次还以军礼。
安阳笑道:“这小子如今也五岁多了,想着慢慢大了,就带来给兄弟们见见,混个脸熟,让兄弟们教导教导...”
众人怎会不明白安阳此举的用意,而这也是他们所乐意见到的,毕竟从小就确立储君的地位,可保燕国至少五十年稳固,他们方可放心的为燕国征战!
李虎笑道:“大王,太子殿下气宇轩昂,眼神坚毅,举手投足间皆沉稳有势,更显英武不凡,年纪虽小却已有大王之风采,必是我燕国未来之明主!”
不待安阳说话,李安民脆声回道:
“承蒙虎叔夸奖,安民还小,父王的风采够小子学的,不过安民定会向父王与诸位叔叔看齐,好好学文习武,未来定不负诸位叔叔的期望!”
此话一出,除安阳淡然的笑着,众将校微微一愣,若刚才李虎之话还有几分恭维之意,此刻则完全是惊讶到了!
太子不愧为大王之子,如此小之年纪能说出如此之话,果真聪慧过人!
惊讶过后,李虎及众将校纷纷夸赞不已,看向李安民的目光更加喜爱。
郭奉嘉笑道:“大王,太子殿下如此聪慧实乃我燕国之福,如今正值学习之年,大王带殿下巡视,不会耽误学业吧?”
安阳笑道:“放心,我与康安的老师夫子卓今如大学士,副相辛大学士早已安排了学业,也安排了文武教习一路同行,不会耽搁这小子学业。”
郭奉嘉点点头,笑道:“是臣多虑了,大王有安排便好。”
安阳不由得打趣道:“你就别操心你侄子的事了,还是多操心操心你自己的事...”
“我晋燕王之时派人将伽蓝听雨护送至渤州,听说那少君对你百般谦让,你却不领情?”
“不过好在人家水滴石穿让你这风流士子收心了,听说已成亲,如今相处的如何?”
不待郭奉嘉说话,李虎笑道:“军师大人与这伽蓝部少君相处之逸闻传遍了大营,改日大王若想听,臣说与大王一乐!”
安阳笑道:“哦?还有不少逸闻?那改日确要听一听。”
郭奉嘉不由得瞪了一眼李虎,尴尬一笑,“大王日理万机,臣之私事就不必入大王之耳了吧。”
安阳打趣道:“不,我很感兴趣,你奉嘉当初与人行了人伦之礼,后被追杀回了中原,如今人家又追到中原,定少不了恩怨情仇之逸事,我很想听听!”
众将校纷纷捧腹大笑,郭奉嘉无奈一笑。
“对了,有没有怀上我侄子?”
郭奉嘉笑道,“谢大王关心,臣妻去岁已生一子,如今又有身孕了。”
“哦?”安阳不由得惊讶笑道:“不错不错,奉嘉,你这下种倒是不慢啊,总共就三年,一年成亲,而后一年一个啊!”
提起这个,郭奉嘉眉头一挑,哈哈大笑,“那是,论文韬武略比不过大王,论下种还是有追赶的希望!”
众将校再次捧腹大笑。
一番打趣后,李虎随即道:“大王,将士们三年未见大王了,已在营内列队恭候大王多时,请大王检阅一番!”
安阳微微一愣,而后笑道:“虎头,你小子居然还给我玩这一套,罢了,是该见一见将士们!”
...
宝子们,求一波免费的礼物,谢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