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的落地窗外,阳光明媚,海风吹过,草坪上的树影摇曳。

美国和夏国区别之一,人少。

即便是久负盛名的普利茅斯,也不像夏国那些旅游景点一样,每逢节假日就是人山人海,甚至于工作日去,都全是人。

当然,国情不同,许青舟倒是没觉得这边就怎么怎么好。

许青舟正昏昏欲睡,就遭宋校花盘着头发叫醒。

等俩人出门,都已经上午十点。

他们先在Barbican区找了家传统英式海鲜,吃完,才准备去参观五月花号主题博物馆,刚出餐厅就接到王女士电话。

“许青舟,说说怎么回事吧。”王霞萍问。

许青舟听出王女士的不爽,敢说他如果在家,肯定要被拿着拖板孩揍一顿:“就我说的一个数学题嘛。”

“呵,是数学题,然后呢,那个什么一百万美元的事情呢?”

王霞萍怀疑这货是故意的。

当他们通过记者得知还有100万奖金的时候,直接蒙了。

100万啊,还是美元。

两口子换算了下,差不多七百多万人民币。

如果加上这臭小子这四年的各种奖金,已经有小一千万了。

在梦里都不敢想有这么多钱。

对于他们这样的中年人来讲,你说黎曼猜想有多厉害,解决了之后多有意义之类的,完全没直接告诉他们有多少钱冲击力大。

“哦,对,还有奖金,小100万.还行吧.”

许青舟坐在椅子上,以恍然大悟的语气说着。

克雷数学研究在2000年开出的奖金价格。

七个千禧年难题,证明者可以获得100万美元的奖金。

宋瑶盘着许青舟的头发,听着这货的语气,心说怪不得王阿姨让自己使劲儿揍他。

可太欠揍了。

梧桐小区。

王霞萍挂断电话,表情复杂,和宋瑶一样的想法,嘟嘟囔囔地说道:“这个臭小子,整天没个正行,都有女朋友了还这么幼稚.以前还是揍少了。”

他们两口子这一天过得那叫精彩。

记者采访完,又是各种领导前来慰问,说感谢他们为国家培养了一位这么好的年轻人。

培养?

王霞萍回忆一下。

培养个鬼。

她和许守云就中专文化,连高知都算不上,更别提什么精英教育了,基本都是放养的。

本着活得开心就行,就比如周末,这小子说什么留在学校做作业,其实就和郭子扬去偷偷上网,他们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她又开始感慨世事无常。

自己儿子唯一比较厉害的就是物理。

还参加了什么竞赛,如果不是当时身体出了些状况,也许都能像班上的其他人一样保送什么的。

结果现在天天因为数学题出名。

许守云端着茶杯,叹息说道:“现在看起来,都不用给这小子存老婆本了。”

俩人这些年也存了小几十万,以前还经常感慨存着给儿子结婚的时候用。

“还老婆本呢,我看这两个年轻人一点都不着急.”

王霞萍絮絮叨叨地说着,虽然抱怨,但她也明白结婚什么的确早了点,都还在上学

她问:“想啥呢?”

许守云眉头微皱,似乎在想什么大事,沉吟道:“听说,儿子的基因都是遗传父母的,你说,我有没有可能也是天才。”

“3加2减5等于多少?”

王霞萍瞥了眼异想天开的老公。

“啊?”

“啊什么啊,洗洗睡吧,连个牌都算不到的人,还天才.明早蜀地电视台的人还要过来采访”

遥远的普利茅斯小镇。

许青舟和宋瑶吃完饭出来,就去看了五月花号复制船,拍照打卡,就沿着绵长的海岸线向南,去看斯米顿灯塔。

天气依旧很好,蓝天白云和迎面吹来的海风,俩人走走停停,除了固定的打卡地点,路上连照片都懒得拍,以享受风景为主。

俩人沿着海岸线走了没多久,就瞧见红白相间的灯塔,登顶可俯瞰普利茅斯海湾的全景。

“安逸啊。”

沙滩,许青舟深吸了口气,两个人的生活过久了,越发觉得以前天天泡实验室的日子不是人过的。

“可以拍照了。”

“行。”

女生穿着白色收腰长裙,戴着太阳帽,阳光下,搭在木栏杆上的指尖似乎都在莹莹发光。

一顿咔咔地拍完,已经是半小时以后。

“怎么样,拍得不错吧?”

许青舟把手机递给宋瑶。

宋校花望着照片,满意点头,挑挑眉,补充道:“主要是人好看。”

顿了顿,她把手机递给许青舟,说:“再拍几张可爱点的。”

“可爱.宋老师你对自己没有清醒的认知.”

许青舟表情古怪,心说宋瑶是哪来的错觉认为自己很可爱。

“你刚说什么,我没听清楚。”

“我说,完全没问题啊,你本来就很可爱,拍这种类型的照片再合适不过了。”

许青舟义正辞严,面色那叫一个诚恳。

没办法,某个人已经把拳头捏起。

宋校花装一装,还是挺可爱的,最起码从照片上看不出什么异常,水灵灵的大眼睛,有时候还嘟嘴。

两人刚从灯塔下来,许青舟就接到罗伯茨教授的电话。

罗伯茨教授说道:“很抱歉,打扰到你们愉快的假期了。我来和你确认时间,报告会在下个月20日,早上九点,你那边没什么问题吧?”

“嗯,没问题。”

许青舟点点头。

“行,好好享受假期,你的毕业证和学位证书已经下来了,有时间的话可以过来取。”

罗伯茨教授笑着说道。

许青舟也接受了麻省理工学院的邀请,职位是正教授。

按照学校安排,6月20日会专门给他举办正式的授予仪式,同时有90分钟的就职演讲,准确来说,是学术报告。

当然,接下来又会有三天的分组研讨。

这东西,可以说是证明成果的“二次同行评审”,在一定程度上,重要性不亚于期刊发表。

就比如安德鲁·怀尔斯在证明费马大定理时,尽管论文已发表于《数学年刊》,仍通过多场学术报告回应质疑并修补漏洞。

另外,还能深化与各学派的交流。

还是那句话,学术在交流中进步。

至于毕业,一切从简,许青舟拒绝了毕业典礼,唯一的要求,就是要一套博士服。